其实池妙的内心是不希望摄政王没事干往回跑的,他抓紧忙他的就得了呗,干嘛总是回来打乱自己的生活。
但是这些日子的相处,其实她对这个男人说没感情是假的,毕竟他真的帮了自己许多,再加上这男的长得着实不赖,就光看着那模样,每天心情都好了许多。
用完晚膳后,她在脑海里询问着系统:“统子,我那两个好大儿和好兄长如何了?”。
“宿主放心吧,他们好着呢,如今都是书院里的佼佼者,而且摄政王也在暗中护着他们,所以你就一百个放心”。
池妙满意点头:“那我是不是就能享受美好生活了?”。
“暂时是这样的,不过宿主还是不能忘了任务啊”。
池妙无奈:“这也不是我想有进展就能有进展的啊,我要么是等我那两个好大儿考上功名,要么就是我兄长给我挣一个回来,要么就是摄政王掌权后封我一个,但是现在这不是都不能实现吗?左右日子也长着,我就先好好享受呗”。
系统也被池妙的这一番言论说服了:“宿主说的对,那就享受吧”。
就这样,池妙过了一年的摆烂生活,说是摆烂生活,其实更像是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一年她也没有再见过摄政王。
就在日子过的越来越顺遂的时候,朝廷又开始了在边关地界大量的征兵。
周樱这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妙妙,怎么办啊,我家中就剩这一幼弟,这次可是听说了,只要年满十三都得去,我这幼弟今年刚满十三”。
池妙表情严肃的看着周樱:“你可愿陪我赌一把?”。
周樱忙点头:“我愿意”。
她觉得眼下就算是将人送出去也来不及了,倘若半道被发现了,一样逃不出被征兵的命运。
之前她已经从系统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就是皇帝发现了摄政王还活着,所以想要整死对方,摄政王此刻处在两面夹击的状态,一边要对抗胡人,一边要对抗皇帝。
这个内乱不知道被谁给传出去了,许多周边小国知道了内乱的事,于是纷纷开始了攻击,许多武将们都去边关了,这使得过来刺杀摄政王兵马不够了,所以又开始了大量的征兵。
池妙也是真够无语的,这个皇帝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还真是不将别人的死活放在眼里,视自己的子民为蝼蚁,这样的君王当真值得人们去拥护吗?
摄政王的那一支队伍可都是精兵,这些人去了就是白白送死,左右都是死,还不如直接投靠了摄政王。
但是自己现在又不能表现出自己知道摄政王就是阿维的事,但是她觉得自己可以选择主动加入摄政王的阵营。
其实通过系统她还得知,摄政王其实现在也比较危险,上辈子他的计划跟这辈子不一样,上辈子的他十分激进,是明摆着跟皇帝对着干的。
一路上收复不少民心,这辈子他似乎换了策略,保守了许多,所以在自己暴露之前没有招到那么多兵马,这才导致他现在似乎遇到了些麻烦。
上辈子因为他的激进,明成和明礼遭遇了许多次的暗杀,但是这世他们都还好好的。
看来家人就是摄政王的软肋,所以池妙决定要帮他一把,之前一直想凭借着别人给自己一个诰命。
如今她想明白了,自己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个诰命回来啊,既然皇帝不想让世人知道摄政王还活着的消息,一直是以叛徒的名义想要将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击杀。
那她将摄政王还活着的消息放出去,这样一来,第一就能稳住胡人,第二则是让自家的百姓在大敌当前不要再继续内斗。
次日,她站在自家铺子门口,路过两个男子聊天:“你听说了吗?摄政王还活着,并且就在前面的蓝湖城杀胡人呢”。
池妙赶忙走上前去,大声问道:“你们说什么?摄政王还活着,现在在蓝湖城杀胡人?是那个只要有他在,边关就不敢造次的摄政王吗?”。
池妙声音实在是太大了,这下引得周围的人纷纷朝着这边围了过来,大家都想听听到底是怎么个事。
那两个说话的男子点头:“是啊,前些日子我去蓝湖城的时候亲眼看到了”。
这时其中一个看热闹的人问道:“可是朝廷最近在招兵买马,说蓝湖城出了叛徒,要是摄政王在,怎还会容得叛徒的存在?”。
池妙继续点头:“是啊,不过,之前摄政王消失后,胡人一连攻破了六七座城池,就在去年,刚好在蓝湖城止住了,会不会王爷就是那时候回来的?”。
这下百姓们都开始议论了起来,池妙这时候又加了把火:“眼下朝廷又要征兵,之前去了边关的可都没有活着回来的,既然有人能守住城池,那我们福星高照馆愿意出一份力,捐银捐物,保住各位乡亲们家中的男丁”。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福星高照馆深明大义啊,我们也愿意出一份力”。
周樱立马站出来:“我们周氏翡翠阁也愿意出一份力,同时我会亲自带着镖师押送粮食,到时候看看蓝湖城那位到底是不是曾经的那个战神王爷”。
池妙立马问道:“有谁之前见过摄政王的,可愿同我们一道去蓝湖城,届时为各位父老乡亲做个见证?”。
又有不少人站了出来:“我们愿意,我们之前见过摄政王”。
就在这样一番气氛的熏陶下,所有人都热血沸腾起来,他们这些年的所有遭遇都是因为摄政王突然去世,使得边关守不住,这才导致家家户户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如今这两年好不容易好点了,又开始了大量的招兵,倘若摄政王还活着,那是不是证明他们就不用再失去自己的亲人了。
这件事的热度太高了,所有男丁几乎都跟上了池妙的步伐前往蓝湖城。
次日朝廷征兵的官员一来发现这座镇子竟然只有老人和孩童,但是又打听不出什么门道来,因为镇子上的人各个都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