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旗梦
玉皇大帝张兴东从紫霄宫的云榻上惊醒时,晨光正透过九重天的琉璃穹顶,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织出万道金网。他抚着额角坐起身,龙纹寝衣的袖口沾着些云雾凝成的露水——这并非寻常的晨露,而是三界之中最罕见的\"忆水\",只有在仙神做了关乎天道运转的大梦时,才会凝结于眉宇之间。
殿外的镇殿神鹤察觉到动静,扑棱着覆满璎珞的翅膀轻啼三声。张兴东摆了摆手,示意仙官们不必进来。他望着掌心那几滴正在渐渐汽化的忆水,昨夜梦境中的景象如潮水般涌来:漫山遍野的瑶草开着从未见过的七色花朵,每片花瓣都流转着星辰的光泽;空气中飘着能让枯木返青的异香,顺着口鼻钻进肺腑,连元神都觉得熨帖无比;而自己正站在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之巅,手中举着一面丈高的大旗,旗面由凤凰尾羽织就,五种颜色在风中舒展时,竟化作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与麒麟的虚影,在天际盘旋不去。
更奇的是身后那群仙娥彩女。她们身着云霞裁制的宫装,手中捧着盛着甘露的玉盏,发髻上簪着的不是寻常的珠翠,而是会随着脚步轻颤的流萤。张兴东记得自己回头时,为首的那位仙子鬓边别着一朵雪莲,花瓣上凝着的冰晶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她启唇轻笑时,满山的灵鸟竟齐齐噤声,仿佛连鸣叫都怕惊扰了这份清辉。
\"陛下可是魇着了?\"太白金星捧着拂尘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雪白的长须上还沾着朝露,\"方才臣观天象,紫微星旁忽现五色祥云,想必是陛下有了什么奇遇。\"
张兴东指尖在云榻扶手上轻叩,目光透过殿门望向云海翻腾的南天门外:\"太白,你说三界之中,是否真有这样一座仙山?\"他将梦中景象细细描述了一遍,尤其说到那面大旗时,连声音都带着几分不确定,\"旗上五种颜色分明对应五行,可那麒麟虚影却不在五行之内,倒像是......\"
\"倒像是开天辟地时便存在的混沌之气。\"太白金星抚着胡须沉吟道,\"陛下执掌三界以来,元神早已与天道相融,此梦绝非无端而来。臣记得上古卷宗记载,鸿蒙初开时有五座仙山立于东海,后因龙伯国巨人钓走驮山巨鳌,致使岱舆、员峤二山漂流不知所踪,如今只剩蓬莱、方丈、瀛洲三座。莫非陛下梦中所见,是那两座失落的仙山之一?\"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三十六位仙娥捧着鎏金托盘鱼贯而入,盘中盛着用晨露调和的玉屑羹。为首的仙子放下托盘时,鬓边那朵雪莲忽然折射出一道霞光,与张兴东记忆中梦中仙子的模样渐渐重合。
\"云霄见过陛下。\"仙子盈盈下拜,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方才在瑶池采露时,见东方天际有异光冲天,采来的雪莲竟自行绽放,想必是有祥瑞将至。\"
张兴东望着她鬓边的雪莲,忽然想起梦中那仙子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他心中一动,正欲细问,却见千里眼与顺风耳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金甲上的璎珞都歪斜了。
\"陛下!东海之滨忽然浮出一座无名仙山!\"千里眼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山上长满七色瑶草,峰顶插着一面五色大旗,旗上......旗上有麒麟虚影盘旋!\"
顺风耳紧接着奏道:\"臣听见山中传来仙乐,还有女子笑语,与瑶池仙娥的声音一般无二!\"
满殿仙官皆是一惊。张兴东却缓缓站起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看来不是梦。太白,速调二十八星宿镇守南天门,朕要亲自去看看。\"
一、东海仙踪
九凤銮驾破开云层时,东海正泛起金红色的波澜。张兴东立于銮驾前端,望着下方那座凭空出现的仙山,呼吸不由得一滞——与梦中分毫不差的七色瑶草在山风中摇曳,峰顶那面五色大旗正猎猎作响,五种颜色交织处,麒麟虚影果然在云端盘旋,每一次摆尾都引得海水腾起丈高的巨浪,却又在触及山脚时化作漫天水雾,凝成一道七彩长虹。
\"陛下,此山周围有混沌之气流转,寻常仙神靠近不得。\"太白金星祭出八卦镜照去,镜中显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粒在山周流转,\"这些是开天辟地时残存的元气,难怪能隐匿这么多年。\"
张兴东忽然想起梦中自己举旗时的感受,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着他纵身跃下銮驾。奇异的是,那些混沌之气在触及他龙袍的瞬间便自动退散,仿佛遇到了最契合的归宿。他踩着凝结的云气缓步登山,脚下的瑶草纷纷向两侧倒伏,露出一条由珍珠铺就的小径。
越往上走,空气中的异香越发浓郁。张兴东看见无数从未见过的灵禽在林间穿梭,羽毛上闪烁着星辰的光泽;泉水从玉石崖壁上流下,落在石潭中竟发出古琴般的清响。他忽然明白,这座山并非普通的仙山,而是蕴含着三界本源的\"元山\",难怪会在他梦中显现——作为三界之主,他的元神与元山的本源气息早已相连。
峰顶的风带着海水的咸涩,却奇异地与山间的异香融合成一种令人心安的气息。张兴东走到那面五色大旗前,旗竿竟是用昆仑山上最坚硬的玄铁混合凤凰木铸就,触手温润如玉,却又带着金属的冰凉。他伸手握住旗竿的刹那,整座仙山忽然剧烈震颤起来,旗面上的五色光芒骤然暴涨,将他整个人笼罩其中。
\"陛下!\"銮驾上的仙官们惊呼出声,却被突然出现的光幕挡住,无法靠近。
张兴东只觉得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鸿蒙初开时,清浊二气分离,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沌之气便凝结成五座元山,镇守着五行平衡。后来岱舆、员峤二山失踪,实则是沉入了时空裂隙,如今因三界气运流转,才重新显现在东海之滨。而这面大旗名为\"五行镇元旗\",乃是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采集五行精华与混沌之气所铸,能调和阴阳,稳定三界根基。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握着旗竿的手更紧了些。旗面在风中舒展时,五种颜色忽然化作五道流光,分别注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张兴东看见东方的海水开始凝结成冰,南方的天空燃起熊熊火焰,西方的大地裂开深壑,北方的云层化作坚冰,而中央的山峰则涌出汩汩泉水——这竟是在演示五行相生相克的本源法则。
身后忽然传来轻柔的脚步声。张兴东回头,看见云霄带着那群仙娥彩女正沿着山路走来,她们手中的玉盏里盛着的甘露,在阳光下泛着与忆水相似的光泽。为首的云霄走到他面前,鬓边的雪莲恰好与旗上的白色光芒交相辉映。
\"陛下可知,这元山每六万年才会现世一次?\"云霄的声音比在瑶池时更清透,\"上次显世时,还是轩辕黄帝在此问道。\"她抬手轻挥,手中玉盏里的甘露化作一道水线飞入旗面,原本有些黯淡的青色光芒顿时明亮起来,\"五行旗需得五行之精滋养,方才臣等在山脚采集的甘露,正是水中精华。\"
张兴东望着旗面上重新焕发生机的青龙虚影,忽然明白梦中为何会有这群仙娥。她们并非普通的瑶池仙子,而是上古时便守护元山的五行神女所化,每到元山现世时,便会从沉睡中苏醒,辅佐能举起镇元旗的天命之人。
\"那麒麟虚影又是何意?\"他问道。
云霄指尖轻点旗面,麒麟虚影顿时从旗上跃下,在他们面前化作一头丈高的神兽,周身覆盖着鳞甲,独角上闪烁着混沌之气:\"此乃元山本源所化的守护兽,名为'镇元麒麟'。当年女娲娘娘造此旗时,特意将混沌之气融入其中,便是为了防止五行失衡时,三界重归混沌。\"
正说着,镇元麒麟忽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独角指向东方的海面。张兴东顺着它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原本平静的东海忽然掀起滔天巨浪,黑色的海水如同墨汁般迅速蔓延,所过之处,连空中的飞鸟都纷纷坠落,化作焦炭。
\"是幽冥海眼!\"太白金星的声音隔着光幕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想必是元山现世引动了地脉,致使镇压海眼的封印松动了!\"
张兴东握紧手中的镇元旗,旗面上的五色光芒忽然剧烈闪烁起来。他看见黑色海水里翻涌着无数狰狞的虚影,那是被幽冥气息侵蚀的海底精怪,此刻正顺着海眼喷涌而出,朝着元山扑来。
\"陛下,举旗!\"云霄与其他仙子同时举起玉盏,将甘露尽数泼向旗面,\"五行之力可镇幽冥浊气!\"
张兴东深吸一口气,将元神之力灌注到旗竿之中。刹那间,五色大旗上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虚影同时跃出,在元山周围布下一道巨大的结界。当黑色海水撞在结界上时,发出金石交击的脆响,那些狰狞的精怪在接触到五行之力的瞬间,便化作袅袅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镇元麒麟发出一声长啸,纵身跃入海中,独角上的混沌之气化作一道光柱,直刺幽冥海眼。张兴东看见那道光柱所过之处,黑色海水迅速退去,露出原本清澈碧蓝的海面。他举着大旗站在峰顶,只觉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从元山涌入体内,再通过旗面化作守护三界的屏障。
不知过了多久,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幽冥海眼终于重新闭合,东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张兴东松开手时,镇元旗自动缩小,化作一道流光飞入他的眉心。元山开始渐渐变得透明,山间的瑶草、灵禽都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周围的云海之中。
\"陛下,元山要回去了。\"云霄的身影也在渐渐虚化,她抬手将鬓边的雪莲摘下,化作一道白光飞入张兴东手中,\"此花乃元山之心所化,若三界再遇危难,只需将其置于东海之滨,元山自会再次显现。\"
张兴东握着那朵永不凋零的雪莲,看着仙山与仙子们渐渐消失在晨光中。当他回到九重天的紫霄宫时,手中的雪莲忽然化作一枚玉简,上面刻着\"五行相生,万法归宗\"八个古字。
太白金星望着那枚玉简,抚须笑道:\"陛下此梦,实乃三界之福啊。\"
张兴东望着殿外重新变得澄澈的天空,忽然明白,所谓的梦境,不过是天道借元神传递的启示。他将玉简郑重地收入乾坤袋中,转身对仙官们道:\"传朕旨意,令四海龙王加强海眼封印,令五岳山神巡查地脉异动。三界安宁,当以守护为先。\"
晨光中的紫霄宫越发金碧辉煌,而那面曾在元山顶峰迎风招展的五色大旗,此刻正化作一道流光,在玉皇大帝的元神深处静静蛰伏,等待着下一次为守护三界而舒展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