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托钟老的福,我们也有了这个荣幸!”
“没错,今日也算是非常特别的一次体验了。”
“我没少在夏日江边的酒楼上饮酒作诗,这冬日在高楼上,晒着太阳吃着暖锅再与众位好友探讨诗文倒真是头一回!”
其他人也纷纷感慨道。
因为菜肴还没上来,众人先品尝欣赏美景,顺便吟诗作对,探讨文学。
就在这时,其中一人忽地注意到了不远处的一个让他惊讶的场景。
一开始看得并不真切,为了确保自己没看错,他又离窗户近了一些。
“你们看那边,那边院子里头的男人像不像永宁侯?”
从楼顶向四处望去,三面都是竹林,唯有一处的视线范围内能看到一座雅致的宅院。
此刻院子里头,正有一男一女相拥着,亲吻着。
而其中男子分明就是大家熟知的永宁侯霍霆轩。
至于这女人,并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岳翎。
听闻此话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凑了过去。
“确实是永宁侯不会错!”
“那女人是谁?不是永宁侯夫人啊!那岳家小姐我从小便是见过的,绝不是这个模样的。”
“确实不是侯夫人!这女子与侯夫人无半分相似之处!”
“啊?不是侯夫人那是何人?那永宁侯不是素来自诩爱妻,只娶了妻子一人吗?前些日子传闻他纳妾了,他还解释说那妾室是夫人非要给他纳的,他不日就会将人送走的。”
“好个永宁侯啊!说是只爱夫人一个,竟在外头养着外室啊!”
“……”
几人你一眼我一语地说着,语气里满是嫌恶之色。
时下男人多妾室是很正常的事情,迎娶几个小妾在大家看来不算什么事,甚至还能算是风流雅事。
但养外室就不一样了,名不正言不顺的。
更要命的是,霍霆轩是立着爱妻人设的,还曾对外说过此生只爱妻子一人绝不纳她人的话。
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这就是另一码事情了!
“如此说来,这霍夫人是一直受蒙蔽了?”
“当真是让人唏嘘。”
有人摇头有人叹息。
钟老先生当即来到旁边的书案前,提笔写下:
“都道侯门双璧好,人前堪比凤鸾翔,
谁知更深人静后,朱门暗启引红妆。
别院笙歌透窗牖,香风暗度绣罗裳,
昨日还言糟糠重,今宵醉卧艳姬床。”
其余众人围上来看,随后发出爽朗的笑声。
有了钟老开头,其他人也来了兴致。
“好诗好诗,那我也来做一首。”
一旁的邢老紧跟着提笔:
“昨日还将旧衣浣,今宵忘把前盟念。
金钗斜插美人鬟,哪记堂中妻影单?
人前自比鸳鸯侣,背后偷藏莺燕欢。
莫看侯门风光好,半是虚情半是瞒。”
“好,好诗!我也来一首!”褚老紧跟而上。
一群文人聚在一起,你一首我一首,将今日所见描写得既讽刺又香艳。
另有一人没有选择跟风作诗,而是提笔画了起来,将那一幕分毫不差地绘了下来。
田荞这厢在厨房里忙活,去楼阁上送菜的是霍夫人送给她的丫鬟春语。
在田荞嫁入霍家后不久,霍夫人便叫了她去,送了她田宅和一些仆人。
地契、房契、田契还有卖身契,厚厚一摞。
霍夫人将这些人交给田荞要田荞用着顺手,也是怕田荞在外头雇人不安心。
田荞接受了,刚好从中挑选了几个出来安排他们在青琅轩做事。
春语就是其中之一,她今天除了送菜还有一个任务——捎带偷听一下楼上的进展。
春语回来后将那群大儒作诗的事情同田荞说了。
田荞松了一口气,事情如她的预期进展了!
首先,她当初选中这座旧楼就不是偶然,看中的就是附近不远处是沈秀蓉的住处。
她修楼的时候仔细研究过方位和角度,虽然她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有她老弟厉害,但是测量距离,研究角度,计算一下视角还是不在话下的。
所以她修楼阁的时候增建了这第五层,确保视线更开阔,来宾能更清楚地看到别院里的情况。
田荞还费了心思在这个还不用玻璃当窗户的年代找工匠研究了许久,费了好些银子才将这玻璃安上。
这玻璃还是单向的,从里头往外看一清二楚,从外面往里看,什么都看不到。
这样可以确保霍霆轩和沈秀蓉被围观的时候也毫无察觉,哪怕他们看到不远处有座楼阁建得稍高了一些,也不会立马察觉到自己会因此被围观。
原本楼阁只有三层的时候,田荞就去上面观察过隔壁的情况。
霍侯爷和这位沈秀蓉很喜欢一起待在那座花园里面,后来田荞还特地打听过,有人说这花园是别院男主人特地为女主人修建的,饱含了他对她的爱意。
既如此,田荞今日这局便有了很高的成功率。
因为今日这顿饭少说也要吃上两三个小时的,他们不光要吃饭饮酒,还要吟诗作对的。
有这么长的时间,有足够大的概率让他们看到这一幕。
而且这些人中有钟老先生这个内应在,他会帮田荞留意的。
如果到时候其他人发现不了,就会由钟老提醒大家观看这一幕,如此又可极大地提高成功概率。
田荞正忙着,抬眼看到了狄飏。
田荞冲他笑,并对他分享好消息:“成了!”
狄飏看着田荞一瞬间晃了眼。
她笑容明媚,仿佛盛开的凌霄花。
田荞走上前,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怎么了?高兴到傻了?”
狄飏回过神来,看着跟前笑意浓浓的田荞,她好像在笑他像个傻瓜一样。
可她不知道,他这一刻真的情愿当个傻子。
“完了,真傻了!”田荞心情好,“就允许你傻这么一会儿呢,今日这事马上就会传开了,到时候有的你忙的了!”
“嗯。”狄飏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田荞。
只是能这样与她在一处,便好。
###
如田荞预期的那般,永宁侯在城郊养外室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仅仅三天的时间,都城上下都传遍了。
同时流传出来的还有一众文人墨客描述侯爷私会外室的一堆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