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会请哪些人来点评?”
孔庆杰听完云岚的计划,认真的思索了片刻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可能会通过征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云岚应完歪头想了下,又补充道:
“通过电视、报纸征集大家的观点,也会找一些专家学者做一些专业点评、批注。”
这事儿云岚想的简单,她用的是穿越前那种pGc(专业制造)和UGc(用户制造)结合的方式。
在这传播渠道有限,娱乐资源匮乏的时代,她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她省下大量的宣发费用。
不说别的,就问,谁还没有个着书立说,流传千古的梦。
现在,孩子开家长会被老师夸一句,恨不能嚷嚷的满大街都知道,何况是自己的话被印到了书上。
在当下这个还有四分之一人口属于文盲半文盲,大学生还是宝贝的年代,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只买个十本八本的送给亲朋好友,都算是他低调了。
所以,当云岚这句话说完,孔庆杰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胡闹,这不可能”。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喊出来的。
云岚对于对方的这个反应一点都不意外。
别说是对方这种上了年纪,一直抱着“惟有读书高”信念的老一辈读书人,就是秦淑娴和田如海,第一次听云岚这样说,也都有着类似的反应。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孔老师,三人行必有吾师啊。”
云岚笑着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对着边上的田大鹏扬了扬下巴。
“对啊,孔老师,刘老师,征集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最终是否用,还是要各位老师把关的啊。”
田大鹏收到示意后,立刻无比娴熟的打起了配合。
“不是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么?虽然可能过程辛苦一点,但两位老师想过没有,如果此事办成了,结果会如何?”
云岚见两人露出了思索神情,立刻又接力道:“自古就有集注形式,但那都是古人之言。”
“已经是新时代了,我们以现代人之言集注,又有何不可呢?怎么会是胡闹呢?”
“可……”,刘青宇自然知道集注形式,但那些集注之人本身就不简单,可在他张嘴准备辩驳的一刹,他脑中忽然划过一闪念。
那些人,在他们作出注释之时,也只是当下之人。
能流传下来,有很多的机遇和巧合,有些人甚至只有一份批准被传了下来。
按这个逻辑再去看云岚之前的提议,似乎,也许,大概,没准,可能,还真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能想到的,孔庆杰自然也能想到,而且比他想的更清楚,更快。
“是我唐突了,小岚姑娘说的在理,是我墨守成规了”,孔庆杰很诚恳的先表达了下歉意,而后以同样诚恳的态度请教道:
“我有一点没有想通,既然是各抒己见,肯定是有意见相左的,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云岚听对方用的是“我们”,目光快速的闪了下,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这个事情至少成了一半了。
心情不错的她,也便不再跟对方绕圈子,直言道:“并列出来,把选择权交给读者。”
“那若读者判断力不足呢?或者理解偏差了,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呢?”
孔庆杰眯着眼睛追问着,声音也变得冰冷起来。
云岚知道对方是误会自己不负责了,但也没去尝试解释,顺着自己思路应着:
“卖菜刀的管你买菜刀去干嘛么?我们只要保证菜刀是正经菜刀就行了。”
“因为有歪嘴秃驴会把经念歪,就不传经了么?因噎废食,削足适履不过如此吧?”
“孔老师,您到底担心的是什么呢?你真觉得长戚戚者,敢参与这活动吗?”
被抢白了一通孔庆杰,瞪着眼睛气鼓鼓的,却是一个字都反驳不了。
从规矩和逻辑上,云岚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实际执行上,必然遭遇一些不可宣之于口的问题。
可偏偏,他还不能说对方不懂行,因为人家那句“到底担心的是什么”已经充分说明,人家对这个问题早就看透了。
若是再深想,那就是他问的问题不合适了。
人家摆明了说的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还要钻牛角去问枯枝烂叶怎么办,那不是找不痛快。
可他也不是故意的啊,就是习惯性的追问了一句。
他这都快60了,头发都白了,怎么小姑娘就不能让让他呢。
就,知道错了,但还是委屈。
云岚不知道孔庆杰怎么想,见对方憋着不说话,也没去理会,转对刘青宇问道:“刘老师那边,要不要考虑下这个思路?”
刘青宇闻言明显愣了下。
他有些不确认云岚是准备直接放弃孔庆杰那边了,还是想用自己这边来逼一下对方。
“嗯~”,他稍稍犹豫了下,还是碰了碰孔庆杰,“孔老师,我觉得这事儿,还是您那边做更合适一些,您觉得呢?”
孔庆杰意义不明的“嗯”了一声,看了一眼神情平和的云岚,长出了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杂念。
“这个事情应该是所有书目都合适的,尤其是四书五经这类经典古籍”,他先表明了下对整件事的看法,而后短暂的沉默了片刻后,咬着牙恨声说道:
“干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小岚姑娘,最近大方向上鼓励扶助中医,我记得你这里有一本谈允贤的孤本《女医杂言》,用这本试下可好?”
云岚眨眨眼,歪着头想了想。
中医中药本是她最初想要收集和扶助的一个核心方向,这点没问题。
但是能够参与点评讨论的人,也因此被限死了,读者群也被限定了,虽然安全,但影响力上会非常弱
她想出这个形式,可不是为了“安全”,而且,这个形式并不难,若是有人用其他书目跟风,那她就等于给别人做嫁衣了。
这可不是她想要的。
“这个不合适”,打定主意的云岚摇了摇头。
“我这里还有一本陈端生手抄《再生缘》,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
“两书谈论的又都是女性意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也符合’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宗旨。”
“我觉得,不妨从这本开始。”
孔庆杰闻言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打着结说,“你,你,你难道是想,是想模仿’红学’,那一套不成?”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七言排律体不比白话文更有讨论点么?”
云岚挑着嘴角,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让孔庆杰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应对。
是野心太大,还是格局太高,或者是,随心随性游戏红尘?
他不知道,也一时看不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