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宫中依例设宴,既是辞旧迎新,亦有款待远客之意。麟德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暖气融化了窗棂上的冰花,映照着殿内璀璨的灯火和锦衣华服的人群。李琰端坐于御座之上,上官婉儿与阿史那云分坐两侧,其下是宗室亲王、文武重臣,以及备受瞩目的两位西方公主——艾琳与玛丽。
宴至中途,气氛愈加热烈。玛丽公主显然有备而来,她再次起身,向李琰敬酒。这一次,她换上了一袭低胸束腰的深红色法兰克宫廷长裙,雪白的肌肤在灯光下格外耀眼,红发如同燃烧的晚霞。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玛丽的声音带着一丝酒后的慵懒与大胆,“感谢您的盛情款待。为了表达我最深的敬意,请允许我献上我们法兰克最神圣的礼节——忠诚之吻。” 她话语一出,通事官翻译时都有些迟疑,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在法兰克,这或许是贵族女子向君主或骑士表达最高敬意的仪式,但在大唐,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此举无疑惊世骇俗。
玛丽却仿佛毫无所觉,她端着酒杯,袅袅婷婷地走向御阶,碧绿的眼眸直勾勾地望着李琰,带着毫不掩饰的诱惑。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惊讶,有好奇,也有如上官婉儿般微微蹙眉者。
就在玛丽即将踏上御阶之时,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玛丽公主且慢。”
众人望去,却是艾琳公主站了起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拂林式长裙,外罩一件银线刺绣的浅碧色斗篷,金发挽成优雅的发髻,气质清冷如月下初雪。与玛丽的火热相比,她如同冰湖中绽放的睡莲。
“陛下,”艾琳向李琰盈盈一礼,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拂林与法兰克,虽同处极西,然风俗各异。玛丽公主之礼,或为其国至诚之表,然于我东方礼仪,恐有唐突。艾琳不才,愿代玛丽公主,向陛下献上我拂林传承自古希腊的七弦琴艺,一曲《德尔菲赞歌》,颂扬智慧与光明,或更契合今日盛宴之雅意,亦不负陛下海纳百川之胸襟。”
她这番话,既点明了玛丽行为的不妥,又给了对方台阶下,更巧妙地提出了一个符合大唐审美、且能展现拂林文明深度的替代方案。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艾琳身上,连李琰也露出了颇感兴趣的神色。
玛丽站在御阶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上闪过一丝恼怒,但很快被娇媚的笑容掩盖:“艾琳妹妹真是体贴。不过,我们法兰克人向来直率,心意到了便好。既然妹妹有雅兴,姐姐自然乐见其成。” 她顺势退后一步,将舞台让给了艾琳,但眼神中的较量之意,丝毫未减。
艾琳从容不迫,早有准备的侍从送上了她那把装饰古朴的七弦琴。她端坐殿中,纤指轻拨,一阵空灵、悠远,带着古老神秘气息的琴音流淌而出。这曲《德尔菲赞歌》并非欢快的宴乐,而是充满了对神谕、对宇宙秩序的思索与敬畏,旋律复杂而深邃,在大殿华丽的歌舞之后,竟别有一种洗涤人心的力量。
琴音袅袅,殿内一片寂静。许多人虽然听不懂其内涵,却也能感受到那股不同于大唐礼乐、也不同于法兰克激昂史诗的独特韵味。李琰闭目聆听,手指随着节奏轻轻敲击扶手,仿佛沉浸其中。他来自后世的灵魂,更能体会到这琴音中蕴含的西方理性思辨的源头之光。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片刻沉寂后,李琰缓缓睁眼,抚掌赞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艾琳公主琴艺超绝,更难得是此曲意境高远,令朕心有所感。赏!”
这一声“赏”,无疑是对艾琳的极大肯定。艾琳心中激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起身谢恩。玛丽在一旁,虽然也强笑着附和,但紧握酒杯的手指却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这场夜宴上的风波,看似以艾琳的完胜告终,但两位公主之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就在夜宴进行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山南东道,一处名为“清水涧”的漕渠支流旁,却是另一番紧张景象。由将作监丞李三水带队,索菲娅作为技术顾问随行的管道实地试验工程,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虽然之前在工坊内的模型试验成功了,但真正到了野外,面对复杂的地形、寒冷的天气和实际水流的冲击,问题层出不穷。挖掘埋设管道的沟渠遇到了坚硬的岩层,进度缓慢;柔性皮圈在低温下变得有些僵硬,密封效果打折扣;一段架设在溪谷之上的管道,因为支撑架不够稳固,在水流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晃动,险些脱落。
李三水急得嘴角起泡,带着工匠们日夜赶工,加固支架,用炭火烘烤皮圈保持韧性,甚至亲自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检查接口。索菲娅也全然不顾公主身份,穿着厚厚的棉衣,奔波在工地上,用她带来的几何知识帮助测量坡度,计算水压,并提出改进意见。她的手冻伤了,脸被寒风吹得粗糙,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李大人,你看这里,”索菲娅指着一段坡度较陡的管段,“水流至此,速度加快,对接口冲击力太大。我们或许可以在上游增设一个缓坡池,或者……仿照拂林水车原理,制作一个小的减速叶片组?”
李三水看着这个执着的外国女子,心中感慨,点头道:“索姑娘所言有理!就按你说的试试!”
管道征程,充满了艰辛与未知,但也正是在这泥泞与寒冷中,技术与毅力经受着最严格的淬炼。
新唐洲,望唐堡。
陈永昌决定冒险一试。根据“水藓”部落提供的情报,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由最机敏的通事、善于山地行军的士兵和几名携带重礼的使者组成的小队,绕过“山与太阳之子”直接控制的区域,试图前往一个与“石像部落”素有世仇、位于更北方山区的部落——“鹰喙族”。
此行风险极大,不仅要穿越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更要时刻提防被“山与太阳之子”的巡逻队发现。但若能成功与“鹰喙族”建立联系,或许就能在强大的土着联盟中打入一个楔子。
小队出发那天,晨雾弥漫。陈永昌亲自送到堡垒门口,重重拍了拍带队校尉的肩膀:“一切小心,事若不可为,速速退回,性命为重!”
“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命!”校尉抱拳,转身带着小队消失在浓雾与密林之中。望唐堡的未来,似乎也系于这次充满未知的冒险之上。
长安,夜宴散后,东宫。
李琮因为艾琳公主在宴会上为大唐“保全了颜面”,心情颇为舒畅,在拉什米卡面前赞不绝口。拉什米卡一边温言附和,一边心中冷笑。她知道,光是依靠这些外国公主偶尔的“贡献”,并不能解决太子面临的真正困境。
是夜,李琮宿在凝香殿。红烛帐暖,被翻红浪。拉什米卡极尽温柔,在那灵肉交融、情浓意蜜之时,于李琮耳边,用带着泣音的柔媚语调,似是无意地低语:“殿下……今日见那艾琳公主为国争光,妾身真是为她高兴。只是……只是想起殿下近日为国事操劳,却总有些小人,拿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扰殿下,甚至……甚至牵连到殿下身边之人,妾身……妾身心里就好生难过……”
她的话语含糊,却精准地勾起了李琮对近期诸多不顺的回忆和对太子妃家族的怨气。李琮搂紧怀中温香软玉,闷声道:“爱妃不必忧心,那些跳梁小丑,本宫迟早……”
拉什米卡没有让他说完,用一个热烈的吻堵住了他的话,将更深的算计与引导,融化在这满室春意之中。她知道,那柄“匕首”,出鞘的时机,快要到了。
夜宴风波暂平,管道征程坎坷,新大陆冒险启程,而东宫之内,柔情蜜意之下,杀机已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