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七年五月十八号。
日本新一轮内战正式开启。
锦衣卫的情报几乎是每天一份,详细的介绍日本内战的情况。
一开始也就是上百人死伤的冲突,持续了大约半个月。
大明当然不会动,时机远远未到。
一直战争进行到了半年后,双方死亡人数越来越大,战争的规模已经席卷了半个日本后,明军出动了!
经过内阁和军机处的商议,在萧如薰的建议下,大明这次出兵的方式有些不一样。
很多下属的藩属国都要出兵。这里面有几层意思。
一是耀武扬威,让他们看看大明的军事力量,让他们以后都老实点。
二嘛,就是军火生意了!如今大明的军工厂,很多新式武器出现,这就意味着要淘汰大量的老式装备,这些个南洋国家是最好的市场。面对西方红毛鬼还有自身内部的冲突,武器一直是南洋的紧俏的货物之一。
这第三嘛!就是改改规矩。
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以前大明是天朝上国,要的是面子。这些藩属国只要嘴上喊着大明爸爸就可以拿好处的日子过去了。
如今的大明是大明帝国,面子要,里子也要。大明要打谁,这些儿子们就要出兵出粮。
不出?
可以!
大明就宣布脱离大明的体系,到时候被人打,或者被大明打你不要后悔就行。
这些藩属国想要又要的日子过去了!
那怎么样才是合格的藩属国?
看朝鲜就知道了!
朝鲜是大明第一个经济殖民的地区,如今的日子不要过的太舒服。
虽然经济模式单一,可架不住市场大啊?
内阁早就想好了,整个南洋将作为大明的未来工业的代工厂。
当然了,都是做劳动密集型和污染比较大的工业。
高端的工业永远留在自己国内,可不能走大美丽的老路。
……………………
朝鲜、安南、占城、瓜洼、吕宋等十一个国家纷纷派遣军队参与对日作战,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力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暹罗和真腊这两个国家并未派遣人员前来支援。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内阁并未过多在意,而是果断地做出决定:宣布这两个国家不再属于大明的藩属国。这一决定意味着暹罗和真腊将失去与大明的特殊关系,不再享有藩属国的待遇和权益。
不仅如此,大明还进一步采取措施,取消了与这两个国家的全部贸易往来,并没收了它们在大明境内的所有资产。这一举动无疑给暹罗和真腊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与此同时,大明还宣布一个重要消息:大明的所有藩属国都有权没收这两个国家在其国内的资产。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各藩属国中引起轩然大波。对于这些藩属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仿佛大明爸爸给他们发放了一份丰厚的红包。
在南亚地区,暹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富裕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大明的这一系列举措,暹罗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其他藩属国纷纷借机对暹罗的国内资产进行瓜分,使得暹罗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