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墙角那台老式空调在嗡嗡作响。
刘邦坐在转椅上,手里捏着一块狗肉串,油光顺着指缝滴到键盘上。
“他们不信任我们。”他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新闻标题,“投资人跑了,监管来了,连门口卖煎饼的大妈都知道我们要完蛋。”
韩信站在窗边,没说话。他刚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标题是“K线异动预警007”,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
萧何正在电脑前敲代码,屏幕上的进度条已经跑到98%。他的手指飞快,像是在弹钢琴,只不过弹的是区块链协议和哈希算法。
“地宫链”系统终于启动了。
这玩意儿是他花了三个月时间偷偷搞出来的私有链,专门用来记录未央宫工地的施工进度。理论上讲,只要数据上链,就无法篡改,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可以伪造进度。”萧何突然开口,“把还没盖好的楼提前上传,生成时间戳。等审计组来查,看到的都是‘已完成’。”
刘邦眼睛亮了。“你这是要把豆腐渣工程变成元宇宙地标啊?”
“不是豆腐渣。”萧何冷笑,“是我们还没开始倒水泥。”
韩信皱眉,“这不是造假吗?”
“格局打开。”刘邦咬了一口狗肉,“现在谁还分得清现实和虚拟?只要他们在链上看得到,那就是真的。”
——
第二天一早,未央宫工地像过年一样热闹。
红色横幅挂在脚手架上:“热烈欢迎国家基建审计组莅临指导!”底下一群穿西装的人正拿着平板比对数据,嘴里念叨着“哈希值匹配”、“时间戳验证”。
萧何站在角落里,额头冒汗。他刚刚发现后台有个未知Ip在访问“地宫链”的节点,来源是鸿沟支付接口,时间是凌晨四点零七分。
他悄悄记下了那个地址。
“老樊,盯住他们吃饭。”刘邦低声吩咐,“别让他们空着肚子干活。”
樊哙点头,转身进了临时搭建的接待帐篷。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狗肉煲仔饭,香气扑鼻。
“各位领导辛苦啦!”他笑嘻嘻地端起一碗汤,“这是我们特制的‘审计通关汤’,喝了保证思路清晰、审查顺利。”
审计组长是个秃顶男人,姓李,四十多岁,一脸严肃。他夹了一块狗肉放进嘴里,眉头顿时舒展了些。
“嗯……确实不错。”
验收流程继续推进。萧何打开了镜像服务器,将真实进度与链上数据同步映射。审计组扫描二维码后,果然看到所有施工日志都完整无缺,甚至还有3d建模图。
“进度完全符合预期。”李组长在报告上签字,笔帽不小心掉在地上,滚到了韩信脚边。
他弯腰捡起来,发现笔帽底部嵌着个微型摄像头。
——
庆功宴摆在工地旁的集装箱食堂里,LEd屏滚动播放着“未央宫荣获元宇宙基建先锋奖”的字样。桌上堆满狗肉拼盘、冰镇啤酒,气氛热烈。
刘邦举杯,“感谢大家的努力!这一局,我们赢了。”
众人纷纷碰杯,笑声一片。
韩信却没动。他低头看着手机,刚才调出的原始施工图和链上数据有些对不上。比如b区地下三层的钢筋用量,图纸上写着三千吨,链上记录却是五千吨。
“你们怎么做到的?”他问萧何。
“什么怎么做到的?”萧何不动声色地夹菜。
“进度明明差两个月,但链上数据看起来像完工了。”
“这就是区块链的魅力。”刘邦笑着拍他肩膀,“它不会骗人。”
韩信没再说话,默默打开邮箱,把对比结果加密发送出去,标题是“K线异动预警007”。
他抬头看了眼李组长,对方正和樊哙喝得火热,脸红得像个熟透的番茄。
“再来一杯!”樊哙热情洋溢,“这可是用沛县黑狗炖足八小时的秘方,喝了能通灵!”
李组长豪爽地仰头灌下,一抹油渍沾在嘴角。
——
酒过三巡,刘邦示意韩信开个AR投影助兴。
“我这儿有个新功能,可以还原未来建成的样子。”他说着,掏出手机打开App。
画面一闪,整个工地瞬间被虚拟建筑覆盖。原本空荡荡的地基变成了巍峨宫殿,塔吊变成了浮空平台,工人们变成了穿着银色战甲的机器人。
“哇哦!”有人惊呼。
“太震撼了!”另一个喊道。
然而下一秒,韩信悄悄滑动屏幕,调出了隐藏的“原始模式”。虚拟影像消失,露出真实的工地——一半是钢筋裸露的地基,另一半还是黄土坑。
全场哗然。
“这……怎么回事?”
“不是说已经完成七成进度了吗?”
李组长猛地站起来,脸色煞白。
“你们……你们这是欺诈!”
他话音未落,胸口一阵剧痛,整个人往后一仰,摔在椅子上。
“快来人!”有人尖叫。
急救车的警笛声很快响起,划破工地的宁静。
刘邦站在原地,脸色阴沉。他看向萧何,“还能补救吗?”
萧何摇头,“链上数据没法删了,只能等它自然失效。”
“那就让它失效。”刘邦咬牙,“再发一轮短信。”
“这次说什么?”
“就说……”刘邦顿了顿,“就说李组长突发心脏病,证明我们压力测试成功。”
他拿起一块狗肉,狠狠咬了一口。
“格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