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说你师爷他们一家人。你师爷名叫马汉宇,师奶姓万。别人都叫她马万氏。
你师爷他有三个儿子,现在还在身边的是老二。老大和老三在淞沪会战时,就跑去参军了,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那个时候老三还没成家。
他们去的时候,我们谁都不知道,可能大嫂知道吧。”
范长青点了支烟。慢慢的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郑岩。
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去。有的是军队,也有自发上路,在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自动组成队伍。
马家老大和老三得知消息后,都是夜晚悄悄出的门。那个时候,马老三还没成家,只是刚刚相看了人家。马老大成了家,还有两个儿子。
他们走的时候,是马大嫂送出门的,也是马大嫂关的门。
第二天,马汉宇和范长青他们才知道的。当时马汉宇虽然很生气,但是也知道,儿子已经走了,就是找回来,也不知道下次会什么时候走。
但是马汉宇也给马老二和范长青下了死命令,不准他们去战场。否则就断绝关系。
当时的马老二和范长青也是热血男儿,也想去参加淞沪会战。只是马汉宇当时死活不同意。
后来听说了淞沪会战的惨烈,战死了二十多万人。马汉宇和马万氏当时就感觉天崩地裂一样,两人一同病倒。马大嫂也在同一时间病倒。
范长青和马老二虽然还有心想去参军。可师父师娘(父母)和大嫂同时病倒,自己两人再离开,家里就剩下病弱妇孺。
范长青和马老二商量了一下,范长青继续去上班挣钱养家。马老二留在家里,和李桂芬、马二嫂一起照顾家里的三个病人。
当时马老大的两个儿子已经分别有十三岁、十岁了。他们也很伤心,可爷爷奶奶和母亲已经病倒了。为了不让大人们操心他们这些孩子。他们兄弟就负责带着范文平、范文莉以及马老二的一儿一女。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马汉宇和马万氏在床上躺了近半个月,眼看就快好了。马大嫂养好身体后,留了封信,也悄悄的走了。
马汉宇自那以后,每天都沉着一张脸。也对范长青和马老二他们说了,如果家里还有人不告而别,他立刻就上吊自杀。
马万氏也变得沉默寡言,只有对着几个孙子才会露出笑容。这也是范文莉觉得师奶奶重男轻女的原因。
“就这么过了几年,四九城也一直没有战事发生。本以为日子会这么小心翼翼的过。
没想到,在42年7月初的时候,文翰、文林两兄弟跪在师父师娘面前。说是要去参加革命,一是为父亲为小叔报仇,二是要出去寻找母亲。
师父当时气的要找棍子抽他们一顿,是师娘拦了下来。可无论师娘怎么劝,文翰他们就是一定要去。还表示,如果不答应,他们就长跪不起。师父并没有答应,还说要饿他们一天。”
说到这里,范长青又点燃一根烟。“没想到,那俩小子还真跪了一天,也饿了一天。
听你舅妈说,师娘在师父和我还有师哥出去上班后。想让他们起来,让他们去吃饭,他们都不肯。把饭菜端给他们吃,他们也不吃。
晚上下班,我们回家后,他们还跪着。最后师父心软了,答应让他们去参加革命。从那以后,师父更沉默了。
在46年,也就是你和你爹娘来四九城之前。师父收到了一封信,信是文翰托组织同志送来的。说是找到了大嫂,他们都在成都一个农村,写信来主要是报平安的。
可师父师娘想念他们,就决定一家人全都回去。本来我也想一起回去的,可师父不同意,说是那边可能有危险,不能让我带着家人一起去涉险。”
“怪不得那时候师爷爷他们要回去,原来是翰哥他们寄了信来。”
在范长青说起马汉宇一家时,范文安也没再看窗外的风景了。
这时,郑岩和范长青同时微微仰起头,吸了吸鼻子。
“这白菜的火候过了点,调味也晚了些。白菜本身的香味已经不多了。”
范长青闻着味道,低声点评了一下。
郑岩点了点头:“嗯,做的应该是炒白菜。舅舅,我记得汪主任说过。(如果你们可以教炊事员一两个菜,就更好。)您说,我要不要以切磋的名义,和炊事员同志探讨一下?”
范长青想了想,“还是我去吧。我去那边和他一起抽支烟,聊聊天。”
范长青起身往车厢厨房走去。郑岩见状,让范文安坐在这别乱跑,然后也跟着过去。
在车厢的列车员见到这一幕,知道范长青是酒楼大厨,也想跟上去看看。只是被列车长拦着不让。
列车长跟在郑岩后面,也往厨房走去。
“同志,不好意思。我们上车前,汪主任说过,如果我们可以教炊事员一两个菜,就更好。所以我和我舅舅...。”
郑岩以为列车长是来制止自己和舅舅范长青的,连忙解释了一句。
前面的范长青听见声音,也停下了脚步。
列车长知道郑岩和范长青误会了自己,解释道:“范师傅,小同志。汪主任说的是真的,我也是这个想法。
老郑以前也想过去请教严师傅他们,只是老郑脸皮薄,不好意思去。
你们如果可以教老郑做菜,老郑开心还来不及了。”
“同志,对不住了。能不能请您去和老郑师傅说一声,我想和他探讨一下做菜心得。”
范长青得知炊事员姓郑,也跟着称呼了一句老郑师傅。
“诶,范师傅,您太谦虚了。走,咱们去厨房。老郑知道您要教他做菜,肯定会很开心的。”
列车长说完,就带头往厨房去。
到了厨房门口,列车长喊道:“老郑,你先停一下。范师傅要教你手艺。”
身后的范长青和郑岩对视一眼,没想到列车长会说出这样的话。
厨房内的老郑听说车厢上的范师傅教自己手艺,连忙把炒锅放在一旁,脱离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