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号” 带回的氦 - 3 样本在老榕树村的展览馆里泛着淡蓝色光晕,王晓东正俯身观察样本在磁场中的变化,手腕上的特制通讯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声。屏幕上弹出的加密信息来自深空探测指挥中心,李教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电流干扰:“省长,国际太空能源联盟联合美日澳三国,在月球背面建立了‘深空能源拦截站’,他们声称要‘维护太阳系能源秩序’,实际上是想拦截我们往返柯伊伯带的运输飞船!”
王晓东直起身,目光扫过展览馆墙上的太阳系星图,指节在样本展示柜的玻璃上轻轻敲击。“他们这是把月球当成了太空收费站。”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太阳系能源共同体’的成员国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我们要在火星同步轨道建立自己的中继站。通知滇南的重型火箭研发中心,加快‘祝融三号’的研制进度,必须在三个月内具备发射能力。”
张铁匠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走进展览馆,包里露出半截黄铜质地的老罗盘。“王省长,俺听广播说联盟在月球搞拦截,” 老匠人把罗盘放在桌上,指针在磁场中微微颤动,“这玩意儿虽然老,但当年俺们祖辈在海上遇到海盗,全靠它找生路。说不定能给你们的飞船指条明道。”
王晓东拿起罗盘,看着指针在不同磁场环境下的反应,突然有了主意:“老张,把你这罗盘的磁敏数据给科研团队,让他们研发新型磁导航系统。联盟能拦截无线电信号,却挡不住磁场的指引。再让你那些懂风水的老伙计来,把看地势辨方位的本事,变成飞船规避陨石带的算法。”
科研团队对这个想法充满疑虑,陈院士忧心忡忡地说:“省长,用风水术指导飞船航行,这要是传出去,会被国际同行笑话的。”
“笑话总比被拦截强。” 王晓东的目光坚定,“当年万户飞天,不也被人当成笑话?可正是这些看似荒唐的尝试,才让人类一步步走向太空。让实践来证明对错。”
当 “祝融三号” 在新型磁导航系统指引下,成功避开月球背面的拦截站,抵达火星同步轨道时,国际太空能源联盟的报复来得更加猛烈。他们通过控制的国际天文组织,发布公告称中国的火星中继站 “违反太空非军事化原则”,要求立即拆除,否则将采取 “必要措施”。
与此同时,一批西方媒体开始大肆报道 “中国火星基地污染火星环境” 的假新闻,甚至刊登了经过 pS 的 “火星表面出现油污” 的照片。“熵之信徒” 也趁机活跃起来,在暗网发布了针对中国航天科研人员的 “死亡威胁名单”。
王晓东正在滇南的航天材料生产基地检查 “祝融三号” 的零部件,接到消息后,立刻让基地启动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他看着生产线上正在组装的飞船外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火星基地的实时监控画面向全球直播,让所有人看看我们的基地是如何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建设的。另外,让张铁匠带着他的徒弟们,用传统的环保工艺制作一批火星模型,展示我们的生态理念。”
张铁匠带着徒弟们在基地的广场上,用黏土和天然颜料制作火星模型。老匠人一边制作一边对着直播镜头讲解:“大家看,俺们这模型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就像我们去火星搞开发,也只会用最环保的方式,绝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污染环境。” 直播画面里,网友们的留言瞬间刷屏,支持中国航天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优势。
然而,联盟的阴谋并未停止。他们暗中资助了一支伪装成民间科研团队的队伍,试图潜入滇南的重型火箭研发中心,窃取 “祝融三号” 的核心技术。幸好基地的安保系统及时发现,将这些不速之客一网打尽。在审讯中,这些人交代了受联盟指使的全部经过。
王晓东接到审讯报告时,正在主持 “太阳系能源共同体” 的视频会议。他把审讯录像公之于众,对着屏幕另一端的各国代表说:“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某些国家所谓的‘维护秩序’,他们用卑劣的手段窃取技术,却反过来指责我们不遵守规则。从今天起,我们将对所有成员国开放‘祝融三号’的部分非核心技术,共同抵御这种技术霸凌。”
他的提议得到了成员国的一致响应,巴西、印度等国纷纷表示要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力度。
国内的产业问题也随之而来。一家参与火星中继站建设的民企,为了赶工期,使用了不合格的隔热材料,导致中继站的部分设备在测试中因高温受损。王晓东赶到测试现场时,受损设备还在冒着白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味。
他拿起一块破损的隔热材料,用力一捏就碎成了粉末。“这种材料要是用在真正的中继站上,后果不堪设想。” 王晓东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立刻终止与这家企业的合作,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张铁匠的‘星际材料陪审团’进驻所有合作企业,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张铁匠带着陪审团的成员,拿着特制的检测工具,对所有合作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他们用老祖宗传下来的 “火烤、水浸、重压” 等方法,淘汰了一批又一批不合格的产品。“王省长你放心,” 张铁匠拍着胸脯保证,“有俺们在,绝不让一件次品登上飞船,玷污了太空的干净。”
国际太空能源联盟见明的暗的都无法阻止中国航天的发展,又想出了新的花招。他们联合一些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限制发展中国家太空能源开发” 的提案,声称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可能会对太空环境造成破坏。
王晓东在联合国大会的视频演讲中,义正言辞地驳斥了这一提案:“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是某些国家的后花园。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太空能源开发,中国愿意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分享我们的技术和经验,帮助他们提升太空探索能力。”
他的演讲赢得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提案最终被否决。但联盟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做空与中国航天相关的企业股票,试图从经济上打压中国的太空能源计划。
王晓东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省内的金融专家和企业家开会。“他们想从经济上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就用技术创新来应对。” 他在会上说道,“让滇南的航天产业园区扩大规模,吸引全球的投资和人才。同时,启动‘太空能源民用化’计划,把航天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让更多人享受到太空探索带来的好处。”
在王晓东的推动下,一系列由航天技术转化而来的民用产品相继问世:用航天保温材料制作的防寒服,比传统产品保暖性能提升三倍;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五成以上…… 这些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还远销海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效抵御了联盟的金融攻击。
“祝融三号” 的首次货运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飞船带着从柯伊伯带采集的大量氦 - 3 返回地球时,老榕树村的村民们举着氢能烟花,在广场上欢呼雀跃。张铁匠拉着王晓东的手,指着夜空中明亮的火星:“王省长,俺们真的在天上有了自己的中继站,以后再也不怕别人欺负了。”
王晓东望着火星的方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只是开始,老张。”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宇宙这么大,还有更多的能源等着我们去开发,还有更远的星球等着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罗卫国书记走到王晓东身边,递给他一瓶水:“晓东,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该把目标投向更远的星系?”
王晓东接过水,喝了一口,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当然。太阳系只是起点,人类的未来在更遥远的星空。我们要让中国的航天技术,为全人类的太空探索贡献力量。”
此时,展览馆的大屏幕上,“玄冥号” 正在柯伊伯带进行新的探测任务,传回的画面中,一颗颗冰晶在星光下闪烁,像无数等待被发现的宝藏。王晓东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国际联盟的阻挠、技术上的难题、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但他坚信,只要保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带领中国的太空能源事业,在浩瀚的宇宙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转身向基地的指挥中心走去,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坚定,身后的星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指引着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