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的喜庆氛围尚未从京师完全散去,一股更为凌厉、肃杀的气息便已在京郊汇聚。
城外三十里,昔日的皇家猎场,一座庞大而威严的“东征大都督府”已然拔地而起。这里没有雕梁画栋,只有最简洁实用的营帐与箭楼。高耸的点将台上,一面绣着“奉天讨逆”的赤金龙旗与一面代表太子身份的玄色麒麟旗,在猎猎寒风中舒卷,发出沉闷的呼啸。
今日,是太子开府建牙,正式统帅东征大军的日子。
神武皇帝朱由检亲临大营,于万众之前,将一柄象征着最高军事指挥权的“节钺”,郑重地授予了皇太子朱慈烺。
“朕之疆理,日月所照,皆为臣属。今有蕞尔倭夷,不敬天朝,犯我藩属,朕心甚怒。”皇帝的声音,通过内力加持,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朕今命我太子,代朕出征,以正天纲!凡东征军务,太子可全权节制,如朕亲临!”
“儿臣,领旨!”
朱慈烺身着一套为其量身打造的元帅甲胄,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了那沉重的节钺。
这一刻,台下校场之上,属于他的军队,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军阵的最前方,是三千名巴丹尼亚菲奥娜冠军勇士。他们身着墨绿色的精工锁子甲,肩披象征着山地贵族荣耀的格纹战袍,手中都持着一柄比人还高的巨大长弓,背后则斜挎着一柄令人生畏的双手巨剑。
在他们的两翼,则是两千名库塞特可汗亲卫。这些来自草原的顶级贵族,身披东方风格的华丽扎甲,马鞍旁悬挂着强劲的复合弓,手中却紧握着一柄柄刃口闪烁着寒光的偃月长刀。他们是战场上的幽灵,既能用箭雨撕裂敌阵,也能用长刀掀起血浪!
而在整个军阵的中央,是五千名足以碾碎一切的重型骑兵!
其中两千,乃是瓦兰迪亚方旗骑士!他们身着覆盖全身的华丽板甲,身后高擎着绘有家族纹章的方旗,手中那长达四米的骑士重矛,是所有步兵方阵的噩梦!
另外三千,则是帝国精英具装骑兵!他们连人带马都包裹在厚重的鳞甲与札甲之中,如同黑色的钢铁山脉,是战场上无可阻挡的终极力量!
而在东宫卫率前方,独立成阵的,则是三千羽林卫。
他们是太子手中最锋利的佩剑,是帝国荣耀的象征。每一名羽林卫骑士,都身披最精良的抛光板甲,连人带马都包裹在厚重的钢铁之中,如同一座座移动的人形堡垒。他们手中紧握着长达丈余的骑枪,背后则背负着巨大的战剑。
三千重骑,静立如山,阳光照耀在他们打磨得光可鉴人的甲胄上,反射出炫目的光芒,那股不动如山的压迫感,让所有观礼者都为之窒-息。他们是天生的战场决胜者,是太子手中一锤定音的毁灭性力量。
而在两大核心军团的后方,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军阵。那是新近扩编的两万辅兵。他们是羽林卫体系的延伸,是太子为这场国战准备的生力军。其中,有六千名装备了弓箭与马刀的辅助骑兵,他们的任务是在战场上为羽林卫的重骑兵们扫清侧翼、追亡逐北。另外一万四千名步兵,则将作为东宫卫率的补充,负责攻城拔寨、戍卫后勤。他们虽然不如前两者精锐,但眼中同样燃烧着对战功与荣耀的渴望。
在这片军阵之中,还有两支规模各为三千、同样装备精良的部队,旗帜鲜明,正是定王朱慈炯与晋王朱慈增的王府亲军。他们的存在,彰显着皇室内部对这场东征的绝对支持。
朱慈烺手持节钺,缓缓起身。他走到点将台前,目光如电,扫过下方属于自己的千军万马。
整个校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旗帜的猎猎声。
“将士们!”
太子的声音,清朗而又坚定,传遍了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孤今日,承父皇天恩,受东征大元帅之职,将率领尔等,远渡重洋,问罪于倭国!”
他指向东方,语气陡然变得激昂:“那蕞尔小邦,不守臣节,妄称‘日本’,与我大明日月争辉!更兴虎狼之心,侵我藩属朝鲜,荼毒天朝赤子!此等不臣之邦,天理不容!父皇已将此国,连同其土、其民,尽数赐予孤,作为孤的成年礼!”
“孤今日在此立誓,此战,不破其都,不毁其庙,不使其君王俯首、万民归化,誓不还朝!”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自己的军队。
“东宫卫率的将士们!你们是孤的根基,是孤最信赖的坚盾!此去东海,你们将为帝国,踏平一切崎岖!”
“羽林卫的勇士们!”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骄傲,“你们是孤最锋利的长矛,是帝国的荣耀!孤将与你们一同,凿穿敌阵,将我大明的龙旗,插上倭国最高的城楼!”
“新入伍的弟兄们!”他看向后方的辅兵,“你们的忠诚,将在烈火中得到考验!你们的荣耀,将在敌人的鲜血中铸就!战功,是你们晋升的唯一阶梯!”
最后,他看向自己的两位弟弟。
“定王、晋王!此战,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太子的声音,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如同滚滚雷鸣!
“将士们!父皇给了我们建功立业的舞台!给了我们开疆拓土的荣耀!孤在此承诺,凡此战中奋勇杀敌者,孤将亲自为你请功!你们想要的功名、爵位、封地,都将在倭国的土地上,用你们手中的刀剑,亲自去取!”
“此战,为大明贺!为陛下贺!为我等自己的万世荣光贺!”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天子剑,剑指苍穹,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号令:
“大明万胜!东征——必胜!!”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大营,被一声更为狂热、更为巨大的呐喊所淹没。
“大明万胜!东征必胜!!!”
“大明万胜!东征——必——胜!!!”
数万将士用尽全力地嘶吼着,用手中的兵器敲击着盾牌,声浪汇成一股毁天灭地的钢铁洪流,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穹都为之震裂!
御座之上,神武皇帝朱由检看着自己的儿子,看着他一手缔造的这支强大军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仪式结束,太子回到中军大帐,立刻召开了第一次核心军议。
巨大的倭国地图悬挂在帐中。太子端坐帅位,李定国、孙可望分立左右。
孙可望首先出列,呈上了一份军需报告,他神情振奋地说道:“殿下,父皇所赐三百万两白银,已全数入库。臣与工部、兵部官员初步核算,此笔巨款,足以支撑我部三万五千将士远征两年有余,粮草器械皆可无忧。此乃天恩浩荡!”
然而,负责战略规划的李定国,却在地图前皱起了眉头。他等到众人兴奋稍减,才上前一步,沉声道:“殿下,诸位将军,军资虽厚,但兵力……恐有不足。”
他指着地图上那狭长的岛屿:“倭国虽是岛国,但其领土狭长,山地众多,人口不下千万,武士阶层自幼习武,悍不畏死。若仅凭我部三万五千将士,即便战无不胜,也恐陷入旷日持久的治安战,得不偿失。若要速战速决,一战而定乾坤,我军兵力,多多益善,最好能有十万之众,方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帐内气氛顿时变得凝重。兵力不足,是所有宿将都看得见的问题。但扩军十万,谈何容易?这不仅需要更多的钱粮,更需要皇帝的许可和兵部的繁琐调度。
面对这个难题,太子朱慈烺并未忧虑,反而露出了成竹在胸的笑容。他没有提向国库要钱,而是提出了一个震撼所有人的计划。
“定国所言极是。”他缓缓开口,“但孤以为,这兵,不必向父皇要,也不必向兵部要。”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目光灼灼:“孤此次东征,名为成年礼,实为帝国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如此伟业,岂能只由孤与诸君独享?”
“帝国之内,有无数忠义之士,有无数在西拓平藏之役中立下功勋的新贵之家。他们手握财富,心怀建功立业之志,他们的子弟,也渴望像父辈一样,为帝国开疆拓土,博取封侯之赏!”
“孤,要给他们这个机会!”
他转身对孙可望下令:“以我东征大都督府的名义,拟一道《东征开拓令》,昭告天下!”
孙可望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殿下英明!”
《东征开拓令》的告示,在次日便由锦衣卫的缇骑以最快速度,张贴在帝国各大城市的城门口。告示内容简单而又充满诱惑:
凡帝国子民,无论勋贵、士绅、豪强,皆可以“捐资献兵”的方式参与东征。根据所捐献的财富与所率部曲的实力,当场授予东-征军中的相应官职;战后,再依据无可辩驳的赫赫战功,裂土封侯于倭国!
这道前所未有的诏令,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帝国,特别是那些在新秩序中渴望获得更多荣耀的军功新贵,以及那些富可敌国、却苦于没有门路更进一步的江南士绅中,激起了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