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洲清除行动的消息通过联邦军内部渠道扩散时,正值明国皇帝朱祁钧主持年度军事改革会议。当锦衣卫密探将现场记录放在他案头,这位与朱昭熙一母同胞的弟弟捏着纸页的手指骤然收紧。
密报上的数字触目惊心:227个聚居区、3318万土着、21天完成清除、动用兵力不足一万。附页的现场草图勾勒着诡异的细节:完整的村落里空无一人,街道上散落着农具与织物,仓库门口堆着未开封的种子袋,却找不到任何战斗痕迹。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朱祁钧对身边的兵部尚书低语。密报里提到,北武洲某聚居区的土着在最后时刻还在偷偷作着礼拜,结果这个秘密教堂所有人都悄无声息的死去;中武洲的清水河谷,数百具尸体保持着排队姿态,仿佛只是集体睡着了。
他自然知道朱昭熙是个什么人物,对倭国、南洋土着可谓是毫不留情。当年对付倭寇,她可是主张“焚烧巢穴,断绝回流”;清理南洋土着,更是让藩王们唆使那些土着内斗。但那些手段终究依赖冷兵器与热武器,至少给对手留下了漏洞。
而这次不同。锦衣卫番子在附言中写道:“虞国士兵全程未开一枪,仅靠投放‘不明物’与释放‘异气’,便使十万人规模的聚居区在三日之内无声消亡。有侥幸逃出者,皮肤溃烂,咳血不止,活不过七日。”
这种“无声的屠杀”让朱祁钧脊背发凉。他想起幼年时,朱昭熙教他兵法,用石子摆出“敌我伤亡比”,说“最好的战术是让对手没机会反抗”。那时只当是童言,如今才明白其背后的冷酷逻辑。
“立即加强明国沿海各港口的检疫站。”朱祁钧突然起身,“增派三倍人手,所有从虞国入境的货物、人员,必须隔离七日,检测无误方可放行。”他顿了顿,补充道,“给锦衣卫密探下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查清虞国使用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兵部尚书欲言又止:“陛下,朱昭熙陛下毕竟是……”
“正因为是她,才更要警惕。”朱祁钧打断道,“她对异族的界定,从来只看‘是否顺从’。如今我们与她理念不合,谁敢保证永远不是她认定的‘异族’呢?”
明国的恐慌很快蔓延至其他强国。越国皇宫的紧急会议持续了五个小时,朱祁锂将武洲的报告拍在桌上:“三千人包围十万人,零伤亡解决战斗。这种武器要是用在会稽城,我们能撑多久?”
与会的越国军方将领面面相觑。总参谋部提交的模拟报告显示,若虞国对越国都城使用同类武器,现有防御体系将完全失效——城墙挡不住气体扩散,城门防不住昆虫渗透,禁军的火枪对“无形的敌人”毫无作用。
“必须搞清楚防御方法。”国防大臣提议,“虞国给联邦军配发的防护装备,我们要立刻仿制。另外,在南部山区修建地下避难所,储存至少半年的粮食、药品。”
朱祁锂却摇头:“仿制装备只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让朱昭熙明白,越国不好惹。传我命令,海军主力舰队从南煦洲撤回,在会稽城外的海峡布防;陆军启动‘堡垒计划’,所有重要城市周边修建毒气隔离带。”
扬国的反应则比较势利,在收到消息之后,越国立刻派遣密使前往虞国,和虞国进行全面合作,并保证扬国在之后会积极靠拢虞国。
洪州共和国的应对充满矛盾。朱祁镛在议会发表演讲,痛斥“虞国的行为违背联邦宪章,践踏生命尊严”,提议对虞国实施制裁。但投票结果显示,超过六成议员反对制裁——洪州的畜牧业依赖虞国的饲料添加剂,制裁只会两败俱伤。
“嘴上可以强硬,行动必须务实。”朱祁镛在私下会议上对内阁成员说,“命令牧民向内陆迁移,远离与沿海的草原;在各大城市的自来水厂安装过滤系统,检测水中是否有异常物质。”
洪州的情报部门则收到特殊指令:渗透虞国的生物研究所,重点搜集“病菌培育”与“解毒剂”的情报。朱祁镛在给情报主管的手令中写道:“我们可以不使用这种武器,但不能没有防御它的能力。”
相比之下,宁国的反应显得异常冷静。朱奠培在听完汇报后,只是让侍从拿来太平洋海图,在上面圈出十余个岛屿:“这些岛屿要增派驻军,修建独立的工业体系、淡水净化厂和粮仓。每个岛屿储存的物资,要足够岛上人员维持一年。”
“陛下,我们不提出抗议吗?”首相问道。
“抗议有用的话,武洲的土着就不会死了。”朱奠培放下铅笔,“虞国展示实力,无非是想让我们安分。宁国的优势在海洋,只要守住岛屿链,她的武器再厉害也打不过来。”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海军部,加快新型巡洋舰的建造,重点强化通风系统和密闭舱室设计。另外,给每个岛屿配一艘医疗船,专门研究……解毒方法。”
六大国的暗流涌动,中小国家看得一清二楚。南洋诸国的君主们在玄中城紧急集会,有人提议“组建联合防御同盟”,却很快被现实击碎——他们连像样的陆军都没有,更别说防御生化武器的装备。
“唯一的办法是绝对顺从。”肃国皇帝朱禄埤叹道,“取消所有针对虞国的贸易壁垒,按时缴纳联邦分摊的费用,绝不参与任何反虞联盟。”
南武洲的三十三国反应更直接。他们联名向虞国递交《效忠声明》,承诺“无条件支持虞国在联邦的各项政策”,并主动提出“承担武洲后续清理工作的费用”。
庆吴国君主甚至亲自前往坤泽城,向朱昭熙献上南武洲最稀有的矿产样本,请求“成为虞国的永久盟友”。在递交国书时,他全程低着头,不敢与朱昭熙对视。
联邦秘书处的抗议照会在一个月后才送达虞国,措辞温和得近乎敷衍。其中提到“希望虞国在未来行动中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却连“谴责”二字都不敢用。
朱昭熙在回复中只写了三句话:“武洲土着屡次袭击联邦移民,清除行动符合联邦宪章第17条‘安全保障条款’;所有操作已提前通报联邦军,程序合法;未来是否采取类似行动,取决于是否存在同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