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回复像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死寂。各国都明白,最后那句话的潜台词就是顺者昌,逆者亡,从这个时候开始,虞国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只要虞国科技领先一天,那虞国说话的声音就是最大的。
明国的锦衣卫密探最终没能查清武器细节,只带回一些零碎信息:虞国的生物研究所设在坤泽城郊外的山区,守卫比皇宫还严密;参与研发的科学家三年未离开过园区;所有废料经过专业处理之后,就通过专用管道排入深海。
朱祁钧在得知这些后,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下令:“停止探查。”他知道,有些东西,不知道比知道更安全。另外从明国各地召集科学家,对锦衣卫从武洲传过来的消息和图像进行全面研究,一定要搞清楚虞国到底用的是什么武器,该怎么仿制虞国的武器。
越国的化学家们在半年后仿制出类似的防护装备,却发现虞国发放的材料,他们根本不可能制作出来;扬国的地下避难所刚修好,就被曝出“通风系统设计缺陷”;洪州的牧民迁移引发了草场纠纷,反而消耗了更多国力。
唯有宁国的岛屿建设按计划推进,每个岛屿都建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仿佛一座座海上堡垒。朱奠培站在宁国最大的岛屿要塞上,望着远处的太平洋,对身边的将领说:“永远不要相信和平,和平只是强者暂时不想动手。”
武洲的寂静成了悬在联邦各国头顶的利剑。表面上,一切如常——议会照常开会,贸易照常进行,各国君主见面时依旧谈笑风生。但私下里,每个人都在算着同一笔账:自己的国家,距离“顺从”还差多少,距离“异族”还有多远。
朱昭熙对此似乎毫不在意。她在虞国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听取了武洲行动的详细汇报,包括“病菌扩散范围控制在误差5%以内”“清理成本低于预期12%”等数据。
当有人提到“各国可能的报复”时,她只是淡淡一笑:“实力才是最好的威慑。当他们意识到,反抗的代价是亡国灭种,和平就会到来。”
武洲行动的细节经各国高层有意无意地扩散后,大明联邦的民间舆论迅速沸腾。这些从战争年代走来的民众,见过冷兵器交锋的血腥,经历过热武器轰鸣的震撼,甚至亲手参与过对土着的清理与对伪明的作战,但虞国在武洲使用的武器,仍突破了他们对 \"战争\" 的认知边界。
宁国都城的早报首次披露 \"武洲无声清除\" 的细节时,报亭前瞬间聚集了数百人。识字者念出 \"十万人聚居区三日消亡,无枪声,无反抗\" 的段落,人群中爆发出倒吸冷气的声响。
曾参与过南洋封藩的老兵王奎挤在最前排,听到 \"皮肤溃烂、咳血不止\" 的描述时,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断臂 —— 那是当年与土着白刃战时留下的伤。
\"刀砍枪打,好歹能拼个你死我活。\" 他扯着嗓子对周围人说,\"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睡一觉就没了命,哪还有半点打仗的样子?\" 人群的议论很快转向恐惧,有人开始计算自家与虞国使馆的距离,有人则往家里跑,说要把水井盖严实。
类似的场景在联邦各国同步上演。越国纺织厂的女工们停工聚集在厂区,传阅着从武洲传回的手绘传单。上面画着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与倒地的土着,配文写着 \"下一个可能是我们\"。
她们中多数人经历过与南煦洲土着的冲突,习惯了用织布梭子当武器反抗骚扰,但面对 \"无形的毒气\",这些经验毫无用处。
\"得让虞国把这东西禁了。\" 车间组长周秀莲把传单拍在桌上,\"咱们去玄中城请愿,要求他们不能再用这种武器。\" 这个提议迅速得到响应,当天就有三千多名工人在请愿书上签字,要求 \"限制毁灭性武器\"。
民间的恐慌很快转化为有组织的行动。越国的 \"和平促进会\"、宁国的 \"民生保障会\"、明国的 \"乡绅联盟\" 等团体相继成立,核心诉求高度一致。
要求虞国公开生化武器的技术细节,承诺永不用于内战,建立国际监督机制限制其使用。这些组织的成员涵盖了工人、农民、商人、士绅等各个阶层,甚至有退役军官加入,提供专业建议。
玄中城的联邦议事大厅外,连续三个月聚集着请愿人群。他们举着 \"禁绝无声杀戮\" 的木牌,每天定时集会,宣读《反生化武器宣言》。
与以往不同,这次请愿秩序井然,无人冲击官府,只是派代表与各国驻玄中城办事处交涉,要求将 \"武器限制\" 纳入联邦议会议程。
联邦各国的议会被迫回应。越国议会以 \"紧急提案\" 形式通过《生化武器管控议案》,要求 \"所有联邦成员不得研发、储存、使用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
明国的都察院则上奏皇帝,建议 \"联合六大强国,与虞国谈判,划定武器使用红线\";宁国的商会甚至威胁 \"若不限制,将联合抵制虞国商品\"。
在舆论压力下,六大强国的外交代表在玄中城召开非正式会议,商议如何与虞国交涉。会议的核心分歧在于 \"限制程度\"。
越国、宁国主张 \"全面禁止研发与使用\",明国、扬国倾向 \"限定使用范围,仅可用于对外开拓\",洪州共和国则提出 \"建立国际核查机制,监督武器销毁过程\"。
最终达成的共识是 \"分阶段施压\":先要求虞国承诺 \"不在联邦内部使用生化武器\",再逐步推进 \"限制研发\" 与 \"国际监督\"。
各国还约定,若虞国拒绝谈判,将联合采取经济措施,包括提高虞国商品关税、限制技术交流、冻结部分贸易结算。
越国首相作为代表,带着联合提案抵达坤泽城。在与虞国外交部长的会谈中,他开门见山:\"武洲行动已引发全联邦恐慌。各国并非质疑虞国使用武器的合法性,而是担忧这种武器扩散后的后果。
我们提议,签署《生化武器限制公约》,核心条款包括:禁止在联邦成员间使用;建立使用报备制度,需提前 72 小时通报联邦秘书处;接受国际观察员监督储存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