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的云港市府会议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宁静。
曾经在这里上演过无数次权力交锋与利益博弈,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女人身上,混合着敬畏、恐惧,以及一丝无法言说的期待。
苏明玥缓步走上发言台,她没有携带任何文件,双手空空,只戴着那枚低调的通讯耳麦。
台下的面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
那些曾在暗中给她使过绊子、将她的“敏感”当成笑话的官员,此刻正襟危坐,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成为下一个被“晨曦行动”精准打击的目标。
“诸位,”她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七天前,我向各位展示了云港在流血。今天,我想让各位听一听它的呼吸。”
她的话音刚落,身后的巨型屏幕应声亮起。
没有血腥的伤口,没有绝望的遗书,只有一条不断起伏的彩色曲线,像一幅抽象的城市心电图。
屏幕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云港市政务平台情绪图谱(三年期)。
“这是周维,我们基金会的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耗时数月建立的模型。”苏明玥侧身,用手势引导着众人的视线,“我们收集了过去三年,云港市所有公开政务平台、市长信箱、部门留言板上的每一条市民留言。通过语义分析和情绪算法,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红色代表愤怒与焦虑,蓝色代表平静与满意,黄色则代表困惑与观望。”
曲线在屏幕上缓缓流动,所有人都看清了其中的规律。
每当有重大工程上马、新的城市规划出台,或是某项涉及民生的政策酝酿之时,代表愤怒与焦虑的红色峰值,总会先于决策本身,在城市地图的某个特定区域——通常是那些最底层、最边缘的执行端——陡然升高。
那些曲线的尖峰,像一根根刺,扎在每一个与会者的瞳孔里。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数个家庭在深夜的叹息,是无数奔波者在键盘上敲下的焦灼,是那些被“大局”所忽略的、细微却真实的痛苦。
“过去,我们习惯于在问题爆发后去补救,在悲剧发生后去追责。但那时候,伤害已经造成,信任已经破碎。”苏明玥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穿透力,“现在,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风暴来临前,海面下早已暗流汹涌。那些哭声,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缺少一把能够听见的尺子。”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那条剧烈波动的曲线上。
“现在,我们有了。”
话音落地,她按下了手中的控制器。
屏幕上的曲线图瞬间切换,一封加盖着云港市政府鲜红印章的正式通知函,缓缓浮现在屏幕中央,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风险情绪指数’即日起正式接入市政府决策辅助系统,作为所有重大项目、政策出台前的必备评估环节。一票否决。”
会场内一片死寂。
那“一票否决”四个字,如同一柄重锤,彻底砸碎了旧有的权力运行逻辑。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任何决策都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市民会因此而哭泣吗?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郑言站了起来。
他面容严肃,目光如炬,径直走向苏明玥身旁。
“我在此宣布另一件事。”郑言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根据‘明玥观察哨’提供的完整三级证据链,国务院督查组已正式批准,在云港启动‘债务溯源专项行动’,彻查过去十年间所有涉及地方平台公司的不明债务与违规项目。”
他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苏明玥,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感慨。
“明玥同志,以前我们这些人,总把‘大局为重’挂在嘴边。直到今天,看着这条曲线,我才真正懂得,所谓的大局里,不应该有任何一个没有名字、没有声音的人。”
“哗——”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从稀疏到密集,最终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那是积压已久的释放,是迟来的正义回响。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苏明玥,却没有看向任何人。
她只是抬起手,指尖轻轻抚过耳畔那枚冰凉的耳麦。
那是“观察哨”系统最后的物理接口,是她那近乎神迹般能力的唯一载体。
她知道,这股源自未来的信息洪流,将在今天午夜十二点,与她的神经系统彻底断开,自动注销。
她将变回那个普通的、仅仅是“比较敏感”的苏明玥。
但她毫无惧色。因为种子,已经种下。
同一时间,在“晨曦基金会”的办公室里,程知遥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苏明玥的桌上。
文件首页,法院受理案件回执的鲜红公章,灼灼其华。
“十七名涉案人员,包括三名关键证人,均已被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程知遥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向冷静克制的她,此刻眼眶却微微泛红,“明玥,你知道吗?这是我从业三十年来,第一次看到司法系统敢于采纳‘共情数据’作为立案的前置依据。他们说,那些情绪曲线,比任何一份口供都更接近真相。”
苏明玥为她递上一杯温热的茶,雾气氤氲了她的眉眼。
“知遥姐,这不是共情,是还原。”她轻声说,“他们一直都在哭,只是过去,没有人肯弯下腰来听。”
而在云港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前,小舟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他上任后的首次全天候轮值调度。
下午三点十五分,“明玥观察哨”系统突然弹出一则橙色预警。
“预警: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拆迁’‘补偿款未到位’‘强制’等高危词条热度异常攀升,预计四小时内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
小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按照苏明玥预设的“静默干预”流程,将预警信息和相关数据匿名发送给了该区所属街道办主任的私人邮箱,邮件标题只有一句话:“有人在看着你们。”
一个小时后,系统后台收到反馈。
一张由当地街道办盖章的红头文件照片被回传:文件内容是紧急叫停原定的清场行动,并承诺一周内拿出新的、与居民协商后的一揽子整改方案。
站在二楼观察室里的苏明玥,透过玻璃看着下方忙碌的小舟和屏幕上那条由红色迅速回落至蓝色的情绪曲线,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
她轻声对自己说:“现在,不是我在救谁。是这个系统,开始学着自己醒来了。”
傍晚时分,赵峰敲响了她办公室的门,神色有些复杂。
他递过来一个薄薄的信封,是林景深的亲笔信。
“他托我转交的最后一封信。”赵峰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说,让你把戒指还给他,或者直接扔掉。他已经……不需要靠它来记住什么了。”
苏明...玥沉默地接过信,没有拆开。
她拉开抽屉,从最深处取出一个丝绒盒子。
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那枚早已失去光泽的婚戒。
它曾是她前半生所有梦想与执念的象征,如今却像一件与自己无关的旧物。
她找出一个空白的信封,将戒指放入,用胶水仔细封好。
然后拿起笔,在封面上一笔一画地写下“物归原主”四个字。
但她最终没有将信封交给赵峰,只是重新放回了抽屉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明玥观察哨”的官方网站首页,在那一刻自动刷新。
原本简洁的页面顶端,出现了一行全新的标语:
“本系统由一位曾被告知‘你过于敏感’的女性发起,现服务于每一颗不愿再保持沉默的心。”
苏明玥独自站在公寓的阳台上,晚风吹拂着她的发梢。
整个云港在她脚下,如同一片由无数灯火汇成的璀璨星河,每一盏灯下,都有一颗正在跳动的心。
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屏幕上是系统推送的一条新警报,优先级为“低-持续关注”。
“侦测到本市第三公立医院,多名医生在社交媒体及内部访谈中,频繁出现‘耗尽’‘燃尽’‘撑不住了’等负面高频词。系统评估,该院医护群体存在集体职业倦怠与心理创伤风险,建议启动心理健康干预预案。”
苏明玥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片刻,然后抬起手,习惯性地轻触了一下耳麦,尽管她知道,那里的连接即将中断。
“收到。”她对着夜空轻声回应,仿佛在回答一个看不见的战友,“明天上午十点,我去看看。”
风,从城市的四面八方吹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温度。
远处,隐约有钟声响起。
但这一次,那钟声不再来自古老的钟楼,而是仿佛从千家万户的窗棂间,从每一个被听见、被看见的角落里,共同传来。
然而,就在午夜钟声彻底沉寂的瞬间,一行无人授权的微小数据流,像一条幽灵般的细线,悄然无声地汇入了“明玥观察哨”庞大系统的底层代码之中。
它绕过了所有的防火墙与监测器,像一滴墨,无声无息地晕染在最清澈的水源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