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茹乘坐专机直接飞到了南湾空军机场,从这里去了李家村。
这可把李干的老娘赵芬给激动坏了。
在赵芬眼里,林小茹就是她大儿媳妇,是国家分配给好大儿的媳妇啊!
林小茹受到了李家村最热烈的欢迎,完全把她当做未过门的媳妇来招待,让她受宠若惊。
李增光老爷子把亡妻留下的翡翠手镯交给赵芬,让她亲手给林小茹戴上。
这意味着李家对林小茹的正式认可。
林小茹美滋滋地戴上。
她这次过来是做事的,秉承军人的作风,雷厉风行,一天时间就解决了村小学停课的事。
林小茹对县长说,“首长指示,李家村小学改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增设幼儿园,实施全面免费教育,李家村教育基金出钱。”
“县里能够提供师资支持吗?”
县长陪着笑,很是为难,说,“县里整合了学校后,严控了教师编制,这方面是有实际困难的。”
林小茹干脆利落地说,“好,那你们就都不要管了,把手续给我走下来,有问题吗?”
“没有,没有,林主任,手续肯定没有问题。”县长连忙说,他疑惑地问道,“林主任,那李家村学校的教师,如何解决?”
林小茹看了看空2旅的政委,“陈政委,部队解决教师的问题,有问题吗?”
陈政委笑道,“林主任,一点问题没有。我看啊,干脆搞成军地联办学校,少年航校之类的,我们旅出师资,我们部队的孩子也放在这里读书。”
林小茹笑道,“很好的主意,李家村离你们驻地也近。不过,一码归一码,经费这块是要从基金会出的,我们旅长的个人基金,这是原则。”
“没问题,李旅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陈政委笑道。
开玩笑,两个个人特等功,个人年创汇过百亿美元,管着全军装备项目,空军部队的传奇人物。
李干就是要把学校办到南湾空军机场里面去,陈政委也会举双手赞成!
林小茹说,“好,这件事情解决了,各位,五天时间,老师和教材全部要到位,不能耽误孩子上课。”
陈政委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我从空军院校里调老师,先把学开起来,后面再从地方上招聘教师。”
林小茹说,“李家村学校招聘的教师,全部给予部队文职人员身份,人员编制这块,我们旅长解决。”
这一句话让县长后悔到肠子都绿了。
妈呀,要是痛下决心,拿出几十个教师编制来,不就能换来部队的善意吗?
陈政委哈哈大笑,说,“李旅长办事就是大气!”
军队大整编启动后,清掉了所有非现役人员,改为直接从地方上招聘优秀人才,以文职人员的身份补充到部队里。
说白了,就是部队里的事业编人员。
从顶层设计来看,国防军将会由现役人员、预备役人员、民兵、文职人员组成。
从顶层就厘清了类别。
而且,省市军区系统不再管理部队,甚至预备役部队都全部划回到部队直接管理。
省市军区系统的主要职能就一个——国防动员以及民兵训练!
东大当前有上亿名民兵!
这是国防事业的重要补充!
教育领域的清理,让李干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强国要从娃娃抓起,从娃娃的教育抓起。他个人有天量的财富,钱是什么,在银行账户里是一串数字,只有用掉,才能体现出钱的价值。
李干是现役军人,他个人几乎用不上哪怕一分钱。
甚至内裤都是军用的,是配发的,这年月还有软中华和茅台酒供应,他的级别,每个月能领到一条软中华和两瓶茅台酒。
他是飞行员,是试飞员,从做这个行当那天开始,基本上就和烟酒说再见了。
他的烟酒基本都寄回来给老爷子了。
问题就来了,国家给的创汇提成,那么多钱,该怎么样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李干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他全部交给了林小茹管理,只有一个要求——全部用到教育行业里去。
林小茹这次回来南湾,除了解决村小学的事情,还有成立助学基金的事。
就一个原则,不管是什么问题,适龄儿童必须要上学,助学基金会出钱。
有些家长重男轻女,女孩子上完小学,就不让再继续上学了,回家务工当个劳动力来用。
不行!
助学基金会的人会带着警察上门,哪个家长要是不让小孩上学,拘!
这是李干强力推进的制度,期盼有朝一日形成法律。
南湾县的做法很快普及开去,助学基金会的助学范围也扩展到了全国。
这项工作是林小茹具体负责。
她在南湾这边的事情结束后,立即赶赴了云南山区,因为李干已经到了那边,调研当地的教育情况。
从千蒙机场出发往西走十几公里,就是云南最贫困的地区,连忙的大山里,有多少孩子上不了学,当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李干对随行人员说,“革命需要后来人,我们不能把根给丢了。”
他带了几十号人,分成十几辆勇士车,一头扎进了大山深处,挨个挨个村庄地看。
这些人里,大部分是现役军人,以陆近山他们情报局的人员为主。
在车里,陆近山苦笑说,“阿干,你不会又要给我们情报局派任务吧?教育领域人家有主管部门,让你这么搞,我都现在都觉得自己是教育部长而不是情报局局长了。”
李干说,“我的创汇提成突破一百亿了,我不得想办法赶紧用掉吗,除了你,其他人我信不过。”
陆近山只能苦笑连连。
车队到了的地方叫华平县,国家级贫困县,辖区到处都是大山,人口几十万人,却只有两所中学,全部在县里。
李干走进县一中,实地调查了学校的情况。
当地负责人说高中学费一个学期要五百多元的时候,李干沉默了。
五百多元,是山区里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
李干沉声说,“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叫做义务教育,什么叫做义务。高中在这个范围之外,但高中是通往大学的必经阶段。国家要发展,国家需要人才,人民要幸福,孩子们要走出大山学本领,才能有能力回到大山里建设家乡。”
“一个孩子一学期的费用要耗尽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同志们,这个比例正常吗?”
随行人员心情沉重,可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李干说,“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就从你们华平县开始,助学基金会出这笔钱。我只有一个要求,每一分每一毫都要用到学生身上。”
分管教育的马副县长道,“首长,我马华强在华平一天,我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
李干微微点头。
他不担心钱被挪用,助学基金会的账目是部队审查,谁敢和军纪对着干?
做出县一中校门的时候,李干正要上车去往下一个点,一名头发乱糟糟的女人挤开人群冲到了李干面前。
“领导,领导,可以给我捐点钱吗,多少都行,我的学生……”
马华强一愣,连忙说,“张老师,你怎么又跑过来了,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县里在想办法给你挤出一笔经费来。”
李干定睛一看,军姿就站好了,“张梅老师?”
张梅一愣,“领导,我是张梅,你,你认识我?”
李干肃立,向张梅老师行了一个军礼。
众人都惊了,郑重地看向张梅。
此时的张梅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岁月还未曾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
而在李干眼里,他看到的是一座宏伟的大山!
李干说,“张老师,你在办女高?”
张梅都惊呆了,这位年轻的领导是怎么知道这个事的?
她看向马华强,直觉告诉她,是马副县长说了女高的事。
马华强连忙说,“李旅长,张老师正在筹办一所女子高中,全免费的。我们县是贫困县,但是对张老师是支持的,再困难也会挤出一笔钱来。”
李干哈哈大笑,紧握着张梅老师的双手,低头说,“张老师,您的女高所有的开销,我给包了,我来兜底,您尽管放开手脚去干,我是当兵的,我不来虚的。”
“小林?”
林小茹立即站出来,“旅长。”
李干说,“助学基金会立即开一个专项经费出来,单列!全力支持张老师的女高。三天之内,先调1个亿过来,把女高给老子办成最好的学校!”
1个亿!
马华强身子晃了晃,被这个数字晃到了。
张梅大张着嘴巴看着李干,她整个人都傻了。
1亿啊!
她想着,有个二三十万,就能把学校给开起来了。
租校舍、买教材,老师都是支教的,是国家给发工资,有个二三十万,她张梅就能把失学的女孩子们给找回来上学了!
李干直接给她1个亿!
众人都惊呆了。
大家想不明白的是,位高权重的李干,为何会对一名年轻教师如此尊重,会如此大手笔。
要知道,李干此前给华平县教育捐赠的钱,也才3000万啊!
林小茹当即拿出卫星电话来调钱,不到一分钟,她报告说,“旅长,我直接给女高开了个专用账户。”
她对张梅说,“张老师,回头我派人跟你去一趟省城办理手续,以后要用钱,直接从这个账户走就行。”
张梅呆了,幸福到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