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火负伤后,他的身体条件不能飞行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年龄。
拢共就剩下四五年的飞行寿命了,该停飞就停飞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他是不能执行飞行任务的,而秘密侦察计划让他看到了重返蓝天的机会。
他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愿望吗,显然不是。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次秘密侦察行动,很有可能是单程票,是有去无回的侦察。
西伯利亚地区东西跨度3500公里!
歼-8FR有空中加油能力,问题是,如果做最大距离侦察的话,歼-8FR根本无法飞回到受油区域,更别说中途还要摆脱米格-25、米格-31这些高速截击机的拦截了。
这是自杀式侦察行动,秦火决定以身作则。
他在歼-8FR机队里挑选素质过硬的飞行员,随即,通过他们所在的单位,进行了征询谈话。
当歼-8FR的飞行员们知道,如果参加这次侦察任务,很有可能回不来,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犹豫,纷纷请战!
李干的态度非常简单,秦火需要什么资源,他就提供什么资源,连还没有服役的高速侦察无人机都调了过来。
秦火立即对西伯利亚的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拿出的侦察方案草案以有人飞机为主,无人机为辅。
高速侦察无人机是隐身性的,扁平无尾翼的气动布局,看着比歼-20还要科幻多了。
这种无人机压根还处于技术验证阶段,但为了搞清楚西伯利亚地区里的弹道导弹部队的部署情况,李干顾不上其他了。
哪怕全部损失掉,也要执行这次侦察任务。
因为只有这款高速侦察无人机能够穿透苏联的空防系统,进行3000公里距离的侦察任务。
秦火的办法是,多路同时并进,一次性出动全部飞机,为了解决中继通讯传输问题,起飞两架无侦-7搭载吊舱,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在2万米高空盘旋滞空。
目标区域大,对秦火来说是巨大的难题,反过来,对苏联空军来说也是巨大的难题。
地方太他妈大了,他们不可能做到处处有防空。
可以确定的是,在西伯利亚中部地区,空防是很空虚的。
苏联空军的防御在勒拿河西岸往西的1000公里纵深范围,重点是在500公里之内的。
西伯利亚有多少机场、位置在哪里,这些情报早就掌握在了东大军队手里,当然,一些隐蔽的野战机场,卫星侦察无法侦察到,情报人员也很难接近,但是这一类机场的数量一定不会很多。
飞机得有机场才能起降作战。
秦火因此可以肯定一点,突破前沿500公里后,往后的飞行是相对安全的。
他很快把侦察方案提交到了李干这里。
李干根据情报局最新搜集到的情报,做了非常具体的调整,随即发回去让秦火组织人员再一次核对所有环节。
反复几天,侦察方案确定。
李干命令秦火等通知,什么时候实施,由他来决定。
远在中部的感动地区第45伞兵师,伞兵特训基地,又称夜鹰基地。
该师特种侦察连长驻该基地。
各大军区、各大集团军都组建了特种部队,通常是团级单位,东大陆军现在对特种部队的使用已经是非常有心得了。
但是,在个别部队里,依然保留着侦察连这样的部队,只不过,前面冠于了“特种”二字,与传统概念的侦察连区分开来。
这个部队肩负的任务和传统的侦察连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以敌后侦察为主,但是,作战样式和办法,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以前的侦察兵一把匕首、一根绳索、一把枪,现在的特种侦察连,其使用的单兵武器装备、侦察器材五花八门先进得一比,保障其作战的,除了运输机和直升机外,还有无人机,还有武装型号的直升机。
换言之,得到的作战支援力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东大陆军最牛叉的特种部队的前身都是打过轮战的,45师特种侦察连也不例外,而且,这个连足足打了十八个月的轮战,其他部队都是十二个月一次轮换。
无他,前指舍不得放他们回去,实在是太能打了。
轮战结束后,该部回到驻地,总结经验,搞了伞兵特训基地,一下子就把名气打出去了,无他,经过这里集训出来的特种侦察员,在全军范围里都是佼佼者。
而45伞兵师特种侦察连以擅长夜间敌后侦察作战而闻名,被称作夜鹰部队。
早晨,师参谋长的专车悄然驶入基地,现任连长赵飞龙在二层的机关楼前等候。
看到参谋长下车,赵飞龙上前敬礼。
参谋长抬手还礼,大步往机关楼里去,身侧还有一名着便装的中年男子。
到了作战室,参谋长这才介绍道,“飞龙,这位是情报局专员余则成同志。”
“首长好!”赵飞龙敬礼。
余则成和赵飞龙握手,没有穿军装不行军礼,这是队列条令里的规定。
参谋长说,“飞龙,从现在开始,你部由余专员指挥。”
“是!”赵飞龙毫不犹豫地回答。
余则成拿出地图铺开。
这是一副精度非常高的大比例地图。
侦察兵对地形地貌是最敏感的,可是赵飞龙看了半天,也看不出这地图是哪个地区的,上面没有名称。
余则成说,“这个地方叫斯德哥镇,位于西伯利亚西北部,人迹罕至,绝大部分区域是原始森林。”
他指着用红色铅笔圈出来的两处地方,说,“我们的情报人员渗透进了斯德哥镇,调查该地区的弹道导弹部署情况,可惜,因为这个镇人口稀少,我们的情报人员不慎暴露了……”
“他们最后传回来的情报,红圈圈住的两个地方很有可能部署有弹道导弹部队,我们要确认这个情况,搞清楚具体情况。”
余则成看向赵飞龙,道,“我需要你挑选一组精干人员,以五人为佳,通过高空伞降的方式,对这两个地方进行抵近侦察,摸清楚那里的情况。”
“我们对斯德哥镇的了解,所有的情况都在这里。”
他拿出一份图文并茂的薄薄的小册子,里面有手绘的地图,可见,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赵飞龙立即翻看起来。
西伯利亚太大了,别看只是个镇子,面积却几乎和湖北省一般大!
两个疑似目标地点相距足足有两百多公里。
参谋长沉声说,“着陆后,你们得不到任何支援,一切只能靠自己。”
无疑,这是危险程度最高等级的任务。
余则成的手指指在了穿过斯德哥镇的铁路线上,道,“这是亚欧铁路干线的一条支线,完成任务后,你们要想办法扒上向南行驶的列车,往南行驶1000公里抵达新西伯利亚火车站,在那里我们有人接应。”
顿了顿,余则成说,“在此之前,你们得靠自己。”
赵飞龙没有丝毫犹豫,“明白!”
参谋长看向余则成,“余专员,开始做侦察方案吧。”
三人当即开始商讨侦察方案。
李干曾经说过,行动一开始,作战方案一半的内容都得扔掉,说明临机决断和反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更说明再完善的方案也无法将所有的变动因素考虑进去。
加上对目标区域的情况掌握有限,因此,主要靠赵飞龙他们临机反应。
侦察方案搞好,参谋长问赵飞龙,“你的人选?”
赵飞龙早已经把全连的战士过了一遍,立即把名单写了出来。
参谋长看了看,点了点头。
都是好手。
而且五人里面,有两人是俄罗斯族人。
赵飞龙不愧经验丰富。
他们在天黑之前完成了准备,随即乘坐飞机转场到了三镇国际机场。驻机场军代处早就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赵飞龙一行人立即进行休息,养足精神。
晚上9点出头,一架安-124运输机做好了起飞准备。
这架安-124重型运输机并非军方所有,而隶属九天航空公司的货机。
九天是东大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以国际货运和国际客运为主,前者是核心业务。
该公司采购了大量安-124运输机,是除了苏联外,拥有安-124运输机最多的航司。
当前,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还握着足足56架安-124订单,全都是九天航空的。
别看东大和苏联之间暗地里斗得越来越凶,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是丝毫不受影响的。
苏联需要东大的轻工产品,东大也需要苏联的重工业产品,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化技术方面的交流,往来是非常频繁的。
今晚这一趟货运航班,是向莫斯科运送电子产品,要经停秋明州卸下来一批安装在采购设备上的电子器件,然后再起飞前往莫斯科。
航线从斯德哥镇上空经过。
赵飞龙带着四名特种侦察员,携带两个大包秘密登机。他们会在飞机上开始着装,携带另一个携行包进行伞降。
安-124很快起飞,发动机轰鸣着爬升,转向西北径直往西伯利亚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