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在得知赵恒召见两位皇子后,敏锐地意识到立储一事已然到了千钧一发的关键阶段。原本满心期待着赵恒也会召见自己,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在暗中的谋划与布局也颇为周全,理应得到皇兄的关注与考量。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却迟迟得不到任何召见的消息,这让他心中愈发焦虑不安。
终于,在这种煎熬之下,赵构再也按捺不住,赶忙差人将秦桧秘密召入府邸。
秦桧一踏入书房,便看到赵构在房中来回踱步,满脸的焦虑与烦躁。见到秦桧,赵构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臂,急切地说道:“秦爱卿,皇兄已召见了赵煦与赵训,却对我不闻不问,这立储之事眼看到了紧要关头,该如何是好?”
秦桧赶忙安抚道:“王爷莫急,且先坐下,容微臣细细思量。”
两人在书房的榻上坐下,秦桧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依微臣看,陛下迟迟未召见王爷,或许并非是看轻王爷,而是另有深意。陛下如今对立储之事必定慎之又慎,他或许还在观察各方动静,寻找最稳妥的人选。”
赵构眉头紧皱,忧虑道:“话虽如此,但如今赵煦与赵训已先我一步,在皇兄面前表明了应对大梁的策略,若皇兄就此定下太子,我岂不是再无机会?”
秦桧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既然陛下尚未做出决定,那咱们便还有机会。如今陛下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应对大梁,以保我大宋江山稳固。王爷不妨从这方面入手,想出一套比两位皇子更为周全、精妙的应对之策。”
赵构眼睛一亮,追问道:“秦爱卿有何高见?快快说来。”
秦桧缓缓说道:“王爷可先秘密召集朝中支持您的大臣与谋士,共同商议对策。既要考虑到正面迎战大梁的策略,又要谋划如何通过外交手段分化大梁与其他势力的关系。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国内民生的保障,毕竟百姓乃国家之本,只有国内稳定,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外敌。”
赵构听后,不住点头:“秦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时间紧迫,如何才能让皇兄尽快知晓我的想法?”
秦桧微微一笑:“王爷,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待我们商议出完备的对策后,可通过陛下身边亲近之人,巧妙地将王爷的想法传达给陛下,让陛下知道王爷对国家大事的用心与才能。如此一来,陛下或许会重新考量王爷在立储一事中的地位。”
赵构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好,就依秦爱卿所言。事不宜迟,我这便着手安排。秦爱卿,此次能否成功,可全仰仗你了。”
秦桧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王爷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王爷成就大业。”
秦桧继续低声说道:“王爷,若是即便咱们做了这般周全准备,皇上依旧不愿召见王爷,那王爷也不得不另有准备。皇上向来喜食丹药,您也知晓,那些丹药药性复杂。倘若到了最后时刻,皇上还是没有选择王爷您,那……王爷不妨在丹药上动点手脚。只要皇上龙体出现状况,朝中必定大乱,到那时,王爷您便可浑水摸鱼,说不定这皇位……”秦桧说着,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目光望向赵构,观察着他的反应。
赵构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冷汗不由自主地从额头冒出,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他瞪大了眼睛,惊恐地看着秦桧,仿佛眼前站着的是一个陌生的、极为危险的人。
“秦爱卿,你……你这是何意?!”赵构声音颤抖,“谋害皇兄,此乃大逆不道之举,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怎可为了皇位,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秦桧赶忙跪地,一脸诚恳地说道:“王爷息怒!微臣此举实是为王爷着想。如今局势对王爷极为不利,若不采取非常手段,王爷恐怕再无机会登上皇位。一旦赵煦或者赵训登基,王爷您的处境必将万分艰难,甚至可能性命不保啊!”
赵构心中一阵慌乱,在房内来回踱步,心中天人交战。一方面,谋害皇兄夺取皇位,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违背了他的道德底线,也深知此乃灭门之祸;但另一方面,秦桧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若真让其他皇子登基,自己多年的谋划与努力将付诸东流,未来的命运也难以预料。
过了许久,赵构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咬着牙说道:“秦爱卿,此事万万不可再提!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能行此下策。咱们还是先按之前的计划,商议应对大梁之策,争取让皇兄看到我的能力,以正当方式获得太子之位。”
秦桧见状,知道此刻不能再逼迫赵构,于是说道:“王爷深明大义,微臣佩服。那咱们便先全力谋划应对大梁之策,为王爷争取机会。”
赵构微微点头,此时的他,心中依旧忐忑不安,秦桧刚刚提出的疯狂想法,如同一团阴影,笼罩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不过,王爷,我们必须有所准备,王爷曾任数军节度使,想来在军中也有些心腹,王爷,也该做些准备,若是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王爷也得当机立断才是!”秦桧目光闪烁,语气中带着蛊惑。
赵构心中一凛,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他的确在军中有些心腹,可动用这些力量去谋取皇位,那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秦爱卿,这……这可不是小事,一旦行差踏错,便是满盘皆输,我怎能轻易冒险。”
秦桧缓缓起身,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王爷,如今形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您想想,若赵煦或赵训登上皇位,以他们对您的忌惮,能容得下王爷您吗?您在军中的心腹,到那时恐怕也自身难保。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未雨绸缪。”
赵构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的天平开始剧烈摇摆。他清楚秦桧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可真要迈出这一步,却又无比艰难。“可若是此时调动军中力量,难免会引起皇兄和朝中大臣的警觉,反而坏事。”
秦桧微微一笑,似乎早有盘算:“王爷,我们不必大张旗鼓。暗中告知您的心腹,让他们低调行事,只等关键时刻能迅速响应王爷。平日里依旧各司其职,不露出半点异样。如此一来,既做了准备,又不会引人怀疑。”
赵构沉思良久,最终缓缓吐出一口气:“好吧,秦爱卿,就依你所言。但此事务必谨慎再谨慎,绝不能有丝毫差错。”说罢,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秦桧见状,心中暗喜,恭敬道:“王爷放心,微臣定会协助王爷,将此事安排得妥妥当当。咱们一边准备应对大梁之策,争取打动皇上;一边暗中布局,以防万一。双管齐下,王爷登上皇位的胜算便又多了几分。”
此后,赵构表面上继续积极筹备应对大梁的策略,试图通过展现才能赢得皇兄认可。而在暗中,他与秦桧则小心翼翼地联络军中的心腹,一场隐秘而危险的布局,在宋国的权力阴影中悄然展开,宋国的未来,也愈发陷入未知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