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纳了秦桧的意见后,赵构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开始在各种场合,尤其是民间聚会上频繁露面。他深知舆论的力量,试图通过煽动民众的情绪,为自己营造声势。
这日,在一场热闹非凡的民间集会上,人群熙熙攘攘,都在谈论着当下的局势。赵构身着一袭素净却不失华贵的长袍,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台下的众人。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开口道:“诸位乡亲!如今那林冲,分明是乱臣贼子!他野心勃勃,篡夺北方,妄图扰乱天下安宁!”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赵构顿了顿,继续激昂地说道:“我大宋,向来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怎能坐视这等乱臣贼子肆意妄为,占据北方大片土地?!我们不能再沉默,不能再懦弱!”
人群中开始有人附和,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
“更可气的是,我们大宋还要向其缴纳岁币!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堂堂天朝上国,为何要向一个乱臣贼子低头?!我们应该强势应对,即刻停止向大梁缴纳岁币!”赵构挥舞着手臂,声音愈发高亢。
台下众人被他的情绪感染,纷纷高呼:“停止岁币!停止岁币!”
赵构看着群情激愤的众人,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接着说道:“即便与大梁一战,最终战败,我大宋也不失天朝气概!我们的先辈们,在面对强敌时,何曾退缩过?!我们若不奋起反抗,又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民众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呼喊声此起彼伏:“反抗!反抗!”
赵构的这番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迅速在民间掀起波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此事,对大梁和林冲的不满情绪在民众间蔓延开来。而赵构,也在这场舆论造势中,逐渐树立起自己强硬、爱国的形象,为自己在皇位争夺的棋局中,增添了一枚有力的棋子。但他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要想真正达成目的,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赵构在民间如此高调的表现,很快便如同风一般传入了宫中,引起了兄长赵恒的注意。身为帝王,赵恒虽身体欠佳,对朝事的掌控力却并未减弱多少,又岂会不知赵构此番举动背后所谋何事。
听闻赵构在民间煽动民众情绪,抨击林冲,主张停止缴纳岁币,赵恒坐在龙椅上,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哼,这个老九,倒是愈发不安分了。以为这般造势,就能影响朕的决定?”他心中暗自思忖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与决绝。
稍作思索后,赵恒抬手命身边的太监:“去,传康王赵构即刻进宫,朕有话要问他。”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
不多时,赵构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赵恒的御书房。他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努力保持镇定,进入书房后,立刻跪地行礼:“皇兄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皇兄召见臣弟所谓何事?”
赵恒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静静地打量着赵构,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老九,朕听闻你近日在民间甚是活跃啊,发表了不少高论,可有此事?”
赵构心中“咯噔”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皇兄,臣弟只是见如今局势紧张,心中忧虑大宋未来,故而在民间与百姓们谈论一二,希望能鼓舞士气,为我大宋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恒冷哼一声:“哦?鼓舞士气?你可知道,如今大宋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祸。你在民间煽动民众情绪,主张停止缴纳岁币,这背后究竟是何居心?”
赵构赶忙磕头,额头触地,声音带着一丝惶恐:“皇兄明鉴,臣弟绝无他意。只是觉得我大宋乃天朝上国,不应向那林冲低头。臣弟此举,皆是为了维护我大宋尊严,让百姓们重拾信心。”
赵恒看着赵构,眼神中满是失望:“维护大宋尊严?你若真为大宋着想,便该与朝中大臣们一同商议对策,而不是在民间肆意妄为,扰乱民心。你可知,此举可能会给大宋带来怎样的后果?”
赵构不敢再言语,只是伏地请罪。
赵恒长叹一口气:“起来吧。朕今日召你来,是想告诫你,皇位之争,朕心中自有考量。你若真心为大宋,就收起那些小心思,切莫做出让朕失望的事。否则,朕绝不轻饶。”
赵构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皇兄教诲,臣弟铭记于心。臣弟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为皇兄分忧,为大宋效力。”
赵恒挥了挥手,示意赵构退下。看着赵构离去的背影,赵恒心中暗自思量,这场皇位之争,看来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以确保大宋江山的稳定。
赵构诚惶诚恐地退出宫去,一路上只觉得双腿发软。刚踏出宫门,一阵凉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才发觉自己早已满身冷汗,贴身的衣物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回到府中,赵构立刻差人去请秦桧。不多时,秦桧匆匆赵构。赵构一见他,便急忙拉着他往书房走去,一进书房,便瘫坐在椅子上,满脸忧虑地说道:“秦爱卿,此番皇兄召我进宫,言辞犀利,对我在民间的举动极为不满,看来我的心思已被他看穿了。”
秦桧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王爷,依微臣看,陛下心中必然已经有了决断,而且从他今日的态度来看,这皇位十有八九是不会传给王爷您了。”
赵构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失魂落魄地说道:“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这么久的努力都白费了?”
秦桧走上前,目光坚定地看着赵构:“王爷,事已至此,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您必须早做决断!”
赵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挣扎:“早做决断?秦爱卿的意思是……”
秦桧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王爷若想登上皇位,便只能……”说着,他做了一个隐晦的手势。
赵构心中一凛,惊恐地看着秦桧:“你……你是说要行那大逆不道之事?秦爱卿,这可不是儿戏,万一失败,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秦桧却不为所动,继续劝说道:“王爷,如今您已没有退路了。若不冒险一试,一旦新皇登基,您觉得自己还有活路吗?况且,我们暗中筹备已久,只要计划周全,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赵构在房中来回踱步,心中天人交战。他深知秦桧所言不假,一旦其他皇子登基,自己必定没有好下场。可谋害皇兄夺取皇位,这等忤逆之事,实在是违背他的良知。
过了许久,赵构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眼中露出一丝决绝:“秦爱卿,容我再想想。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你先去准备一份详细的计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秦桧见赵构已有松动之意,心中暗喜,赶忙说道:“是,王爷。微臣这就去办,定会将计划准备妥当,只等王爷一声令下。”
待秦桧离开后,赵构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而这抉择,将决定他的命运,以及整个宋国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