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的一座偏远山村里,有一口古井。这井年代久远,井水清澈甘甜,滋养着村里世世代代的百姓,大家洗衣做饭、灌溉农田都依赖它,平日里对这古井敬畏又感激。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村里开始流传起一种诡异的说法。有人说,每到月圆之夜,古井里就会传出阴森的哭声,还隐隐有红光闪烁。更有甚者,声称看到井中浮现出恐怖的鬼脸,张牙舞爪,仿佛要将人拖入井中。
这些谣言越传越邪乎,村民们人心惶惶。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变得气氛压抑,大家一到晚上就紧闭家门,不敢外出,生怕被古井里的“妖怪”抓走。一些胆小的村民甚至打算搬离村子,另寻安身之所。
村里的里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若再这样下去,村子就要散了。于是,他张贴告示,重金悬赏能解决古井怪事的人。
此时,灵隐寺的济公和尚正云游到此地。他虽衣衫褴褛,手持一把破蒲扇,疯疯癫癫地哼着小曲,但心地善良、智慧超群,专爱管人间不平事。看到村里的告示后,济公哈哈一笑,决定留下来揭开古井的秘密。
村民们看到济公这副模样,大多投来怀疑的目光,觉得这疯和尚根本不可能解决如此诡异的事情。但也有几个好奇的孩子,跟在济公身后,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济公来到古井旁,先围着井转了几圈,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蹲下身子,用手掬起一捧井水,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又尝了尝,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村民们被济公的举动吸引,纷纷围了过来。有人小声嘀咕:“这疯和尚到底在搞什么鬼?不会是在瞎折腾吧。”
济公却不理会众人的议论,依旧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对着村民们说:“乡亲们莫怕,这古井里并没有什么妖怪。那些所谓的哭声、红光和鬼脸,都是有人故意搞的鬼。”
村民们听了,都惊讶不已,纷纷追问是谁在搞鬼。济公说:“大家莫急,待今晚月圆之时,真相自会大白。”
终于,到了月圆之夜。济公带着村民们来到古井旁,此时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月光洒在井口,泛着清冷的光。
突然,井边又传出了阴森的哭声,红光也开始闪烁起来。村民们吓得纷纷往后退,只有济公站在井边,镇定自若。
就在这时,济公大喝一声:“出来吧,别再装神弄鬼了!”只见从旁边的草丛里钻出两个人来,正是村里的两个无赖,阿强和阿旺。
原来,阿强和阿旺好吃懒做,不想劳作,又想着从村民那里骗取钱财。他们得知里正悬赏解决古井怪事,便心生一计。阿强擅长口技,能模仿各种声音,他月圆之夜躲在古井旁,模仿鬼哭声;阿旺则找来一个香炉,插上一些香和反光的金属薄片。在月圆之夜,趁着月光将香炉放在井边点燃,制造出红光闪烁和鬼脸的假象。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骗过村民,诈到大家的财产。
村民们得知真相后,都愤怒不已,纷纷指责阿强和阿旺。里正也气得吹胡子瞪眼,要严厉惩罚这两个无赖。
济公却摆了摆手,说:“乡亲们,他们虽然可恶,但也罪不至死。不如让他们为村里做些好事,将功补过。”
里正想了想,觉得济公说得有道理,便让阿强和阿旺负责每天从古井里打水,分发给村民,以此来弥补他们的过错。
阿强和阿旺羞愧地低下了头,表示愿意痛改前非,好好为村里做事。
从那以后,古井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也不再害怕。大家对济公感激不已,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食物来招待他。济公却依旧不改本色,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还笑着说:“乡亲们莫客气,惩恶扬善、守护安宁乃贫僧分内之事。只要大家以后能团结一心,好好过日子,贫僧就心满意足啦!”
说完,济公便摇摇晃晃地离开了村子,继续他的云游之旅。而济公巧破妖井惑众案的故事,也在村子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惩恶扬善、智慧过人的传奇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