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有一座古朴的寺庙,名为清风寺。寺里香火不算鼎盛,但也有几位潜心修行的僧人。其中,有个小和尚叫慧明,他生性善良、天真烂漫,对山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好奇。
寺庙后方的山林里,住着一只修炼多年的狐仙,名叫灵儿。灵儿心地善良,从未害过人,还时常暗中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村民。她幻化人形时,是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然而,这一日,山中来了一个恶道士。这道士名叫玄风,心术不正,专干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他听闻山中有一只修炼有成的狐仙,便起了歹心,想要抓住狐仙,取其内丹来提升自己的法力。
玄风在山中四处搜寻,终于发现了灵儿的洞府。他施展邪术,在洞府周围布下了一个强大的符咒阵,将灵儿困在了里面。灵儿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玄风的对手,被牢牢地困在了阵中,无法脱身。
慧明在山中砍柴时,偶然间听到了灵儿的求救声。他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了被困的灵儿。慧明心中十分同情灵儿的遭遇,想要救她出来,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和尚,根本不懂得破解符咒阵的方法。
无奈之下,慧明决定下山去寻找帮助。他听说灵隐寺的济公和尚法力高强、心地善良,专爱管人间不平事,便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灵隐寺。
济公看到慧明风尘仆仆、满脸焦急的样子,笑着问道:“小师傅,你不在寺中好好修行,跑到我这儿来,所为何事啊?”
慧明赶忙将灵儿被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济公。济公听后,点了点头说:“这恶道士为了一己私欲,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贫僧定不能坐视不管。你且带路,我们这就去解救那狐仙。”
慧明听了,心中大喜,连忙带着济公往清风寺后的山林赶去。
当他们来到灵儿的洞府前时,玄风正守在符咒阵旁,得意洋洋地等着灵儿体力耗尽,好取她的内丹。看到济公和慧明来了,玄风先是一愣,随即冷笑起来:“哪来的疯和尚,也敢来管我的闲事?识相的话就赶紧滚,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济公却不慌不忙地说:“你这恶道士,不潜心修行,却干这种伤天害理的勾当,今日贫僧就要替天行道,教训教训你。”
玄风听了,恼羞成怒,他念动咒语,催动符咒阵,一时间,阵中光芒大作,一道道符咒如同利箭一般向济公和慧明射来。
济公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把破扇子,轻轻一扇,那些符咒便纷纷被扇了回去,落在了玄风自己身上。玄风被符咒击中,疼得嗷嗷直叫,但他仍不甘心失败,又施展出其他邪术,向济公攻来。
济公身形一闪,轻松地避开了玄风的攻击。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在空中画出一道道神秘的符文,然后将符文向符咒阵打去。只见那符文与符咒阵碰撞在一起,发出阵阵轰鸣声,不一会儿,符咒阵便出现了一道道裂缝。
玄风见势不妙,想要逃跑,但济公哪会让他得逞。济公大喝一声:“哪里走!”然后伸手一抓,便将玄风抓在了手中。
此时,符咒阵已经完全破碎,灵儿从阵中飞了出来。她感激地看着济公和慧明,说道:“多谢二位救命之恩,若不是你们,我今日恐怕性命难保。”
济公笑着说:“狐仙不必客气,惩恶扬善乃是贫僧分内之事。这恶道士为非作歹,不能轻易饶恕他。”
灵儿点了点头,说:“大师说得对。不过,他虽作恶多端,但若能改过自新,也未尝不可给他一个机会。”
济公听了,觉得灵儿说得有道理,便对玄风说:“你这恶道士,听到没有?狐仙都愿意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若从此潜心修行,不再作恶,贫僧便放了你;若你执迷不悟,继续为非作歹,贫僧定不轻饶。”
玄风此时已经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说道:“大师饶命,狐仙饶命,我……我以后一定改过自新,好好修行,再也不做坏事了。”
济公见玄风真心悔过,便松开了手,放了他一条生路。
玄风感恩戴德,灰溜溜地走了。灵儿为了感谢济公和慧明的救命之恩,邀请他们到自己的洞府中休息。在洞府里,灵儿拿出山中的仙果招待他们。
济公一边吃着仙果,一边对灵儿说:“狐仙,你心地善良,日后定能修成正果。不过,这山中虽清净,但也不乏像玄风这样的恶人,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灵儿点了点头,说:“大师放心,我会小心的。今日多亏了大师和这位小师傅,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休息片刻后,济公和慧明便起身告辞。灵儿送他们出了山林,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洞府。
从那以后,玄风真的改过自新了,他找了一座清净的山洞,潜心修行,不再过问世间俗事。而济公解救被困狐仙的故事,也在山林中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正义战胜邪恶、善良得到回报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