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的临安城,有一座香火鼎盛的灵隐寺,寺中有个不拘小节的和尚,法号道济,人称济公。他整日疯疯癫癫,穿着一件破僧袍,手持一把破蒲扇,吃酒吃肉,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地善良,神通广大,专爱管人间不平之事。
这一日,济公在城中闲逛,只见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他拉住一位路人问道:“施主,今日这城里是有什么喜事吗?”路人笑着回答:“师父有所不知,今日是城中最有钱的赵员外为他的独子纳妾,那场面可大啦!”
济公听了,心中一动,决定去凑凑热闹。他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朝着赵员外家走去。到了赵府,只见门前车水马龙,宾客如云。济公也不客气,大摇大摆地就往里闯。门童见是个疯和尚,正要阻拦,济公却笑着说:“我与你家少爷是故交,今日特来贺喜。”门童将信将疑,但见济公那副模样,又怕惹出什么麻烦,只好放他进去。
济公在赵府里东瞧瞧西看看,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他顺着声音找去,来到一间偏房,只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被绑在椅子上,泪流满面。济公忙上前问道:“姑娘,你这是怎么啦?今日是赵家大喜之日,你为何在此哭泣?”
那女子见是个和尚,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可她是个哑女,只能“啊啊”地比划着,急得满脸通红。济公拍了拍脑袋,说:“姑娘莫急,贫僧虽不懂你的手势,但能猜到几分。你是不是被强迫嫁到赵家,心里不愿意?”哑女听了,连连点头。
济公皱了皱眉头,心想:这赵员外平日里就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欺压百姓,如今竟做出强抢民女之事,实在可恶!我济公今日定要救这姑娘脱离苦海。
他想了想,对哑女说:“姑娘,你别害怕,贫僧有办法救你。等会儿婚礼开始,你只管配合我。”说完,济公便悄悄躲在了一旁。
等了好久,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大厅。就在这时,济公突然从人群中跳了出来,大喊一声:“且慢!”众人都被他的喊声吓了一跳,纷纷转头看向他。
赵员外见是济公,脸色一沉,喝道:“你这疯和尚,跑来此处捣什么乱?”济公嘻嘻一笑,说:“赵员外,今日这婚礼可不能就这么举行,这新娘有问题!”
赵员外冷笑一声,说:“能有什么问题?你这和尚莫要在此胡言乱语!”济公指着新娘说:“这位姑娘根本就不是自愿嫁给你儿子的,她是被你们强迫的!”
赵员外恼羞成怒,说:“你有什么证据?莫要血口喷人!”济公不慌不忙地说:“证据嘛,自然有。不过,你得先让这姑娘说几句话。”赵员外不屑地说:“她是个哑女,能说什么话?”
济公走到哑女面前,从怀里掏出一颗药丸,对她说:“姑娘,把这药丸吃了,你就能开口说话了。”哑女毫不犹豫地把药丸吞了下去。不一会儿,她果然能说话了,她哭着说:“赵员外,你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强行把我抓来,要我做你儿子的偏房,我死也不从!”
众人听了,一片哗然,纷纷指责赵员外的恶行。赵员外见事情败露,恼羞成怒,对家丁们喊道:“还愣着干什么?把这疯和尚和这贱人给我抓起来!”
家丁们一拥而上,朝济公和哑女扑来。济公却不慌不忙,他摇着破蒲扇,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一阵狂风刮起,吹得众人睁不开眼。等狂风停下,众人再看时,发现济公和哑女已经不见了踪影。
原来,济公带着哑女施展神通,来到了城外的一座尼姑庵前。他对哑女说:“姑娘,这里安全了,你以后就在这尼姑庵里住下,安心修行吧。”哑女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多谢师父救命之恩,小女子没齿难忘!”
济公扶起哑女,笑着说:“姑娘不必客气,贫僧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以后若有什么困难,尽管来灵隐寺找我。”说完,济公便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朝着灵隐寺走去。
而那赵员外,经过这件事后,名声扫地,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临安城的百姓们得知了济公智救哑女的事迹,都对他更加敬仰,济公的传说也在民间流传得越来越广,成为了人们心中正义和善良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