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钱塘县有个名叫清风镇的地方。镇上有个赌坊,老板叫赵三,此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在赌坊里设下了重重骗局,引得不少人沉迷其中,家破人亡。
镇上有个年轻后生叫六斤,原本是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他靠打柴为生,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还算安稳。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六斤路过赌坊,被里面热闹的景象和赢钱人的欢呼声吸引住了。他怀着好奇的心理走了进去,这一进去,便如同掉进了无底深渊。
起初,六斤只是小打小闹,偶尔还能赢些小钱。这让他尝到了甜头,心中的贪念渐渐滋生。他开始越赌越大,把打柴挣来的钱都输了个精光。为了翻本,他甚至偷偷拿走了母亲攒下的养老钱,结果还是输得一干二净。
母亲发现后,气得病倒在床,六斤这才如梦初醒,悔恨交加。他想戒掉赌瘾,重新做人,可每次路过赌坊,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不由自主地又走了进去。
这天,济公云游至此。他听闻了清风镇赌坊的恶行以及六斤的遭遇,心中十分愤慨,决定要教训一下赵三,挽救像六斤这样的迷途之人。
济公穿着他那身破破烂烂的僧衣,手持破蒲扇,摇摇晃晃地走进了赌坊。赵三看到济公这副模样,心中暗笑,以为来了个容易糊弄的傻子,便满脸堆笑地迎上去说:“大师,来玩几把呀,说不定能赢个大钱呢!”
济公笑着说:“好啊,贫僧今日就来凑凑热闹。”赵三连忙把济公带到一张赌桌前,介绍说:“大师,咱们就玩最简单的猜骰子大小,您猜对了就赢,猜错了就输。”济公点了点头,说:“行,就依你说的办。”
第一局开始了,赵三摇动骰盅,然后停下,问济公:“大师,您猜是大还是小?”济公闭着眼睛,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说:“贫僧猜是大。”赵三心中暗喜,他早就在骰子上做了手脚,这一局肯定是小。他缓缓打开骰盅,却惊讶地发现,骰子竟然变成了三个六,是大!
赵三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是三个六。他心中十分疑惑,但也不好发作,只好赔给济公一些钱,说:“大师运气真好,再来一局。”
第二局,赵三更加小心了。他再次摇动骰盅,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想要控制骰子点数。摇完后,他问济公:“大师,这一局您猜什么?”济公依旧笑着说:“贫僧还是猜大。”赵三打开骰盅,又愣住了,骰子还是大。
就这样,一连玩了十几局,济公每次都猜大,而且每次都赢。赵三的钱越来越少,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他怀疑济公有什么神通,能够看穿他的骗局,心中又气又恼。
这时,围观的赌徒们越来越多,他们都对济公的“好运”惊叹不已。六斤也在人群中,他看到济公如此厉害,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觉得济公或许能帮他赢钱。
赵三不甘心就这样输给济公,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对济公说:“大师,咱们这样玩没意思,不如加大赌注,一局定胜负,怎么样?”济公笑着说:“好啊,贫僧奉陪到底。”
赵三把自己身上剩下的所有钱都拿了出来,放在桌上,说:“大师,您要是赢了,这些钱都是您的;您要是输了,不光赔钱,还得你身上那件破僧衣留下。”济公点了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赵三再次摇动骰盅,这一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改变骰子的点数。摇完后,他得意地看着济公,说:“大师,您猜吧。”济公看着赵三,突然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赵三,你不用再白费力气了。你以为你能靠这些骗局赢钱,可你不知道,善恶到头终有报。你设下赌局,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今日就是你的报应!这次我猜小。”
说完,济公轻轻一吹,骰盅自动打开,里面的骰子是三个一,正是小。赵三惊得目瞪口呆,瘫倒在地上。
赌徒们看到赵三的骗局被揭穿,都纷纷指责他。六斤更是走上前去,对赵三说:“你这种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迟早会遭到报应的!”
济公看着六斤,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赌海无边,回头是岸。你不能再沉迷于赌博了,要好好孝顺你的母亲,重新过上正道的生活。”六斤听了济公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说:“大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戒掉赌瘾,好好做人。”
从那以后,六斤真的改过自新,他不再去赌坊,每天辛勤打柴,照顾母亲。而赵三的赌坊也因为他的恶行被官府查封,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济公智破赌局的故事在清风镇传开了,人们都对济公的智慧和正义感敬佩不已。他的劝善之举也让许多沉迷于赌博的人迷途知返,重新回到了正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