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年间,灵隐寺旁有个小村子,村里住着个恶财主,名叫赵大富。这赵大富为人尖酸刻薄、心狠手辣,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在村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他家的田地占了村里大半,却还时常提高地租,逼得不少佃户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叫阿强,为人忠厚老实,父母早逝,靠着租种赵大富的一亩薄田艰难度日。这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阿强实在拿不出地租钱。赵大富得知后,带着几个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阿强家,一脚踹开那摇摇欲坠的房门,大声吼道:“阿强,你这个穷鬼,今天要是交不上地租,就给我滚出这房子,这地也别想再种了!”
阿强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赵老爷,今年大旱,实在没收成啊,您就宽限我几天吧,等我有了钱一定还您。”赵大富冷笑一声:“宽限?谁来宽限我?今天拿不出钱,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着,便指挥家丁去搬阿强家里仅有的那点破家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哟,这是唱的哪出好戏啊,这么热闹!”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和尚摇着破蒲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这和尚正是济公,他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脏兮兮的,身上那件僧袍补丁摞补丁,还散发着一股怪味。
赵大富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哪来的臭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赶紧滚!”济公却一点也不生气,依旧笑嘻嘻地说:“赵老爷,别这么大火气嘛,气大伤身。我看这阿强也挺可怜的,你就再宽限他几天呗。”赵大富瞪了济公一眼:“你懂什么,他交不上地租,我就得亏本,这事儿没商量!”
济公眼珠一转,说:“赵老爷,要不这样,我跟你打个赌。我能让这枯井里冒出水来,要是做到了,你就免了阿强这一年的地租;要是做不到,我替阿强把地租还上,怎么样?”赵大富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疯和尚,还想让枯井冒水?行,我答应你,要是你真能做到,我就免了他地租。”
济公走到井边,围着井转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然后突然跳进井里。众人都惊呆了,阿强更是吓得脸色苍白,以为济公出了事。不一会儿,只见井里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气泡,接着一股清澈的水流涌了出来。赵大富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济公从井里爬出来,浑身湿漉漉的,却依然笑着说:“赵老爷,怎么样,我没说谎吧。这地租……”赵大富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不好反悔,只好咬着牙说:“行,这地租我免了。”
可这赵大富哪里肯善罢甘休,他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找个机会报复济公。过了几天,赵大富听说城里来了个富商,高价收购古董,尤其是那些有年代的佛像。他突然想到灵隐寺里有很多珍贵的佛像,要是能把那些佛像偷出来卖给富商,那可就发大财了。而且,他觉得这事儿要是成了,还能顺便整治一下济公,谁让他坏自己的好事。
于是,赵大富趁着夜黑风高,带着几个心腹家丁,偷偷摸摸地来到灵隐寺。他们翻墙进入寺内,悄悄来到存放佛像的大殿。就在他们准备动手搬佛像的时候,突然灯火大亮,济公带着一群和尚出现在他们面前。原来,济公早就料到赵大富会心怀不轨,特意在这里等着他呢。
赵大富见事情败露,恼羞成怒,指着济公骂道:“你这个疯和尚,坏我好事,我今天跟你没完!”说着,便指挥家丁冲上去打济公。济公却不慌不忙,拿着破蒲扇轻轻一扇,那些家丁就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互相撞在一起,摔得鼻青脸肿。
赵大富吓得转身就想跑,济公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他的衣领说:“赵大富,你平日里欺压百姓,作恶多端,今天我就给你点教训。”说着,济公从怀里掏出一颗药丸,塞进赵大富的嘴里。赵大富想吐出来,可那药丸一入口就化了。
不一会儿,赵大富就觉得浑身发痒,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他不停地在地上打滚,痛苦地哀求:“圣僧,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济公看着他,严肃地说:“赵大富,你若能改过自新,多做善事,我就饶了你;要是你依旧恶习不改,这苦头可有得你受。”赵大富连忙点头:“我改,我一定改,求圣僧放过我吧。”
济公拍拍赵大富的肩膀。赵大富的身体马上恢复正常了。
从那以后,赵大富真的变了个人似的。他不再欺压百姓,还经常拿出钱财来帮助那些穷苦的人。村里的人都对他的转变感到十分惊讶,而济公呢,依旧穿着那身破僧袍,摇着破蒲扇,在街头巷尾游荡,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法力惩恶扬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越传越远,成为人们口中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