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江南有个风景秀丽的水乡小镇,名叫清波镇。镇边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河两岸垂柳依依,稻田片片,百姓们依水而居,靠河吃河,日子过得倒也安逸。
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从何时起,河里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水怪。这水怪身形巨大,模样狰狞,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浮出水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有时,它还会兴风作浪,掀起滔天巨浪,将河边停靠的船只掀翻,把岸边劳作的百姓卷入河中,一时间,清波镇人心惶惶。
镇上的富户们为了祈求平安,纷纷出资在河边修建了一座水神庙,每天香火不断,祈求水神能镇住水怪。可这水怪似乎并不买账,依旧我行我素,闹得越来越凶。百姓们苦不堪言,不少人甚至打算背井离乡,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这天,济公云游至此。他依旧穿着那件破破烂烂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里摇着一把缺了口的破蒲扇,嘴里哼着荒腔走板的小调,慢悠悠地走进了清波镇。
镇上的百姓们正围在一起,愁眉苦脸地议论着水怪的事情。济公凑了过去,挤进人群,笑嘻嘻地问:“各位乡亲,你们在这儿愁眉苦脸的,是遇上啥难事啦?”一位老者叹了口气,把水怪作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济公。济公听后,摸了摸他那乱蓬蓬的脑袋,眼睛滴溜溜一转,说:“乡亲们莫慌,俺老济去看看这水怪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众人一听,有的露出怀疑的神色,心想这疯疯癫癫的和尚能有啥办法;但也有一部分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带济公去河边看看。
到了河边,济公蹲下身子,伸手在河水里搅了搅,又捧起一捧水闻了闻,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站起身来,对大家说:“俺知道这水怪的来历了,不过要抓住它,还得大家帮俺一个忙。”众人忙问要帮什么忙,济公说:“你们去给我找一个大竹篓,再准备一些鲜鱼鲜肉。”大家虽然不明白济公要这些干啥,但还是纷纷回家去准备。
不一会儿,东西都准备齐了。济公指挥着大家把大竹篓放在河边,然后在竹篓里放上鲜鱼鲜肉。一切布置妥当后,济公让大家躲得远远的,只留下他自己坐在河边,摇着破蒲扇,等着水怪上钩。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突然,河水开始剧烈地翻腾起来,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水中冒了出来。正是那作恶多端的水怪!水怪闻到竹篓里鲜鱼鲜肉的气味,兴奋地咆哮着,伸出巨大的爪子去抓竹篓里的食物。就在它抓到食物,准备往嘴里送的时候。济公一挥蒲扇,水怪身下出现了一个大陷阱,将水怪牢牢地困在了里面。
水怪在陷阱里拼命地挣扎,用巨大的爪子蛮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过了会,竟然被它弄塌了陷阱的泥石壁。很快河水流入陷阱。水怪就要脱困了。济公站起身来,走到陷阱前,笑着对水怪说:“你这孽障,竟然在人间作恶,现在还要负隅顽抗。”
济公甩甩脖子上佛珠,同时念念有词。凭空出现一块巨石,把水怪压在陷阱里,让它脱不了身。
这时,百姓们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大家看着被困在陷阱里的水怪,又惊又喜。济公对大家说:“这水怪其实并非真正的怪物,而是一只被蛊术控制的大乌龟。它原本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水潭里,因为贪吃,误食了坏人投放的蛊虫,才变得如此疯狂,跑到这儿来捣乱。”
众人听了,都感到十分惊讶。济公接着说:“要解除这乌龟身上的蛊术,还得找到当初下蛊的坏人。不过,在这之前,俺先让它安静下来,不再作恶。”说完,济公从怀里掏出一颗闪闪发光的丹药,塞进了乌龟的嘴里。不一会儿,乌龟的挣扎渐渐减弱,最后安静了下来,眼睛也闭上了,仿佛睡着了一般。
济公对大家说:“这乌龟现在睡着了,暂时不会危害大家了。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俺得去寻找那个下蛊的坏人。在俺离开的这段时间,你们要好好守护着它,等俺回来。”说完,济公便摇着破蒲扇,踏上了寻找坏人的征程。
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济公终于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找到了那个下蛊的坏人。原来,这个坏人是一个嫉妒清波镇繁荣的邪恶巫师,他想用水怪来破坏清波镇的安宁,让百姓们流离失所。济公与巫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法,最终凭借着高深的法力和智慧,打败了巫师,解除了乌龟身上的蛊术。
乌龟恢复了神智,感激地对济公说:“圣僧,多谢您救了我,让我摆脱了那邪恶巫师的控制。我愿意留在清波镇,守护这里的百姓,以报答您的恩情。”济公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此甚好,你以后就好好守护这片水域吧。”
济公带着恢复正常的乌龟回到了清波镇。百姓们看到乌龟变得温顺善良,都欢呼起来。从那以后,乌龟真的留在了清波镇的河里,它不仅不再作恶,还时常在河里巡逻,保护着过往的船只和岸边的百姓。而清波镇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繁荣,百姓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济公在清波镇又停留了几天,看到一切都好,便再次摇着破蒲扇,哼着小调,踏上了新的云游之路,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法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