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年间,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名为灵岩寺。它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四周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灵岩寺香火旺盛,每日都有众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寺里发生了一系列怪事。先是寺中的僧人时常在半夜听到诡异的哭声,那声音凄惨哀怨,仿佛有无数冤魂在诉苦。接着,寺里的佛像开始莫名地出现裂痕,一些珍贵的经书也莫名其妙地失踪。更可怕的是,有几位僧人在夜间巡逻时,突然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时间,灵岩寺人心惶惶,僧人们都不敢在夜里单独行动,前来上香的香客也寥寥无几。寺中的住持方丈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能解决此事的高人,却始终没有结果。
这天,济公云游至此。他依旧穿着那件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里摇着一把缺了口的破蒲扇,嘴里哼着荒腔走板的小调,慢悠悠地走进了灵岩寺。
寺中的僧人们看到济公这疯疯癫癫的模样,都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只有一个小沙弥,心地善良,他看到济公又累又饿,便偷偷地给济公端来了一碗斋饭。
济公感激地看了小沙弥一眼,大口大口地吃完了斋饭。吃完后,他对小沙弥说:“小师傅,俺看这寺里阴气沉沉,定是有邪祟作祟。你带俺在寺里四处转转吧。”小沙弥听了,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点了点头,带着济公在寺里逛了起来。
当他们走到寺庙后院的一棵古老的大树下时,济公突然停住了脚步。他围着大树转了几圈,又伸手摸了摸树干,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对小沙弥说:“小师傅,俺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就是这棵树在作怪。”
小沙弥听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大师傅,这棵树在这里已经好几百年了,一直都很安静,怎么会作怪呢?”济公笑着说:“这棵树看似普通,其实已经被一只修炼多年的树妖附身了。那树妖吸食了寺里的灵气和僧人的精气,所以才会闹出这么多怪事。”
就在这时,方丈听到了动静,带着一群僧人走了过来。方丈皱着眉头,问济公:“你这疯和尚,在这里胡言乱语些什么?这树怎么可能作怪?”济公不慌不忙地说:“方丈莫急,俺有办法证明给你们看。”
说完,济公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符,口中念动咒语,然后将黄符贴在了大树的树干上。刹那间,大树剧烈地摇晃起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挣扎。紧接着,一团黑色的烟雾从树干中冒了出来,化作一个面目狰狞的树妖。
树妖张牙舞爪地扑向济公,口中喊道:“你这多管闲事的疯和尚,坏了我的好事,我要把你撕成碎片!”济公哈哈大笑着,拿起破蒲扇,轻轻一扇,一道金光射向树妖。树妖被金光击中,往后退了几步,但它并不甘心失败,又再次发起攻击。
济公继续用破蒲扇,扇出道道金光。树妖惨叫连连,不断后退,干脆重新变成黑烟,逃去了后山。
济公对寺中的僧人们说:“你们快去拿一些雄黄酒和火烛来!”僧人们听了,虽然不明白济公要干什么,但还是立刻去准备。
不一会儿,雄黄酒和火烛都拿来了。济公接过雄黄酒,洒在大树的周围,然后把火烛,扔向大树。火苗遇到雄黄酒,立刻熊熊燃烧起来,将大树团团围住。大树在火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它拼命地挣扎着,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火焰的包围。
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树妖终于被烧成了灰烬。随着树妖的消失,此后寺里的诡异哭声也停止了,佛像的裂痕也不再增加。
方丈和寺中的僧人们看到这一切,都惊呆了。他们纷纷围在济公身边,感激地说:“圣僧,多谢您救了我们灵岩寺啊!之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您不要见怪。”济公笑着摆了摆手,说:“方丈莫要客气,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俺老济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为了感谢济公,方丈决定在寺里为济公举办一场盛大的法会。在法会上,僧人们诵经祈福,香客们也纷纷前来瞻仰济公的风采。济公在寺里住了几天,看到一切都好,便摇着破蒲扇,哼着小调,离开了灵岩寺,继续他的云游之旅。
而灵岩寺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香火比以前更加旺盛了。寺中的僧人们时常会想起济公,他们将济公的事迹代代相传,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疯疯癫癫却又法力高强、心怀慈悲的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