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高举大刀,当即砍翻了几名敌军的将领。
宁军士气大振,无不奋勇作战。
驻守于城内的数千名敌军,此时便如同浑身脱力的老虎,整个人疲疲软软的,眼看着站也站不稳了,毫无能力参加战斗。
他们没有有效的抵抗能力,在宁军的攻击下,一个个接连倒地。
场上的声音十分杂乱,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听得人耳朵生疼。
那些敌军士兵,有的被锤子砸中天灵盖,脑袋开花;有的被刀劈断胳膊,肢体离身;有的被一枪戳入心窝,胸膛处立时多出个窟窿眼;还有的不知中了什么招数,在原地像陀螺那般快速飞转几圈,把自己给转晕,随即倒地趴下。
这也算是在临死之前,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身姿。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便已现快要结束的迹象。
城中的倭缅联军彻底崩溃,只有少量残余兵马趁着混乱逃出,狼狈南撤。
作为统帅的方慧平,早已不见踪影。
开始攻城的时候,天际才稍有些亮光,现在破城,太阳也不过是刚刚升出东方的地平线,从寅时到卯时,只短短一个时辰的工夫,孙靖便以强攻的方式从倭缅联军手中夺回了平夷卫。
经过战火的摧残,城内的浓烟还在徐徐腾起。
坚固的城墙,此时多处已遭受破坏,地面上的砖石炭灰和尸体混杂在一起,仿佛是从锅底下拖出来的。几副木制的门框失去原形,其上还有微弱的火苗在默默地燃烧。
孙靖缓步行走,看着这些惨不忍睹的景象,长叹一声,吩咐手下道:“赶紧通知城中居民,就说敌军已经败退,他们可以回来收拾残局,重建家园了。”
原来,早在倭缅联军占领平夷卫的时候,城内侥幸脱逃的军民都在外面避难,他们有家难归,现在,失地收复,就不用再四处游荡了。
攻克平夷卫后,敌军暂时无力组织反击,孙靖兵锋倒转,前去收拾海上的倭军。
倭国军队水陆并行,海上的大船不断靠岸,倭军攻占沿岸码头,继续深入。
孙靖率前锋部队奔赴海岸,立即截杀登陆的倭军,将其限制在海岸处,阻止大量敌军登陆。
后方的宁军士兵紧急打造船只,准备入海,与海上的倭军作战。
倭军遭受宁军的拦截,难以登陆,不少人滞留在船上。
孙靖远眺海面,见倭军的战船虽然庞大,但船板都是七拼八凑的,并不坚固,看上去非常灵活,其实很容易被击毁。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战船都集中在一处,很难及时调动位列,猛攻之下,必然会遭受重创。
宁军打造出十几艘战船,推入海中。
这些战船十分高大,长约十余丈,宽逾两丈,每艘战船均能载三百多位士兵。
战船起航,逐渐向倭军的船只靠近。
孙靖安排一部分将士留在岸上继续阻截倭军登陆,自己上了一艘大船,指挥海战。
他针对倭军船只密集且不甚坚固的特点,布下了盘轮金锁阵。
盘轮金锁阵是围绕倭军船只而设的船阵,十余艘战船四面围绕,但头尾却并不相接,而是像盘香那样构成螺旋形态。
随着战船的航行,包围圈也会逐渐地收拢,越收越小,使得倭军的船只更加集中。
倭国军队见此阵仗,有些犯晕,他们搞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阵形,可等他们快要想明白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众将士准备。”孙靖一声令下,宁军便拈弓搭箭。那些箭上带着火焰,从四面八方对准了被围的倭军船只。
孙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放箭!”
话音未落,无数支带火的利箭便射向倭军的战船,这些箭来自四面八方,根本无法躲避。
倭军的战船十分密集地挤成一团,几乎没有空隙,这艘船着了火,边上的几艘也很快遭殃,大火快速蔓延。
因为船只不太坚固,有几艘只烧了一会儿,就开始散架,整条船刹那间四分五裂。
没过多久,倭军的战船便陷入火海之中,船上的倭军十分慌乱,斗志全无,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见倭军大乱,孙靖又即刻下令:“让我军战船尽数撤围,远离他们。”
他果断地让己方的大船变换阵形,解除对倭军战船的包围。
如果不那样做,倭军的船只在海面上乱窜,就会将火带到别的地方,靠近他们,容易引火烧身。
倭军的战船被大火焚烧,失去控制,毫无目标地在海上窜行,自己的船与自己的船撞个不停。赤红的烈焰熊熊燃烧,在海面添出一抹明丽的色彩。
战船倾覆,大量倭军跌入深不见底的海中,挣扎一阵后,渐渐淹死在海中。
此时,海面上刮的是北风,吹动火焰往南侧偏移。
孙靖指挥士兵将所有战船驶至倭军的北侧,顺风发动攻击,这样一来,大火就不会烧到己方的船只了。
倭军无力反抗,个个像是案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他们不得不面对即将失败的事实。
大火吞噬了倭军的战船,船上的倭军不是被火烧死,就是落入海中,要么淹死,要么成为鲨鱼的美餐。
孙靖站在船头,望着在海面上湮灭的倭军,心中念道:“这便是给你们的一个教训,胆敢犯我疆土,必定有来无回。”
解决了海上的倭军,孙靖又率领士兵离船登陆,着手对付陆上残余的倭军。
倭军的数量虽然不少,但面对孙靖的精锐兵马,他们也只有挨打的份。孙靖冲入倭军阵中,挥舞大刀,倭军士兵很快被杀散,无法近其身一丈之内。
倭军首领不敌孙靖,被孙靖一刀捅入心窝挑起,随后重重地抛出去,撞在大石头上,当场死去。
首领既死,那些士兵也就没了斗志,纷纷缴械投降。
孙靖朝他们喝道:“滚吧,滚回你们自己的土地上去,日后若再敢来犯,本将军必将你们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倭军如获大赦,当即抱头鼠窜,找着几艘小船,拼命地划去。
孙靖对身后的士兵说道:“这里的倭军元气大伤,已掀不起风浪,走吧,现在,我们该去对付象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