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章节顺序搞错了....)
顾全从未觉得自己能跑的这么快,自己的沟子会那么疼。
顾全发誓,沟子是真的疼。
比吉日格拉讲得,那些草原半大小子走“羊肠小道”还疼。
虽然很疼,但顾全且极其的兴奋。
在送别了袁万里之后,他又从晋地的西口商道回到了草原。
苏堤是点了火,杀了人之后就跑了。
顾全他是亲自望着归化城乱起来的。
见余令的计划成功,顾全知道土默特部完了。
他要赶在三边总督和晋地的这些领兵的总兵之前把消息告诉老祖宗王安。
唯有第一个到,把消息传回去,这份功劳才能坐实。
若没有第一手消息,若不能赶在这些人之前,这份属于余令,锦衣卫,东厂的功劳就会不翼而飞。
不要高估这些人的底线,在巨大利益面前这些人没有底线。
杀五个贼人就敢上折子请功,杀退一群马匪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
所以,不要指望这群人有底线,有脸皮,有道德。
在这份军功之下他们会露出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所以,顾全要用最快的时间赶回去把功劳捏在手里。
每到驿站顾全就换马,不但换,而且还是嚣张的换两匹。
东厂令牌一出,驿丞连屁都不敢放。
临走时还贴心的给顾全包了一个大红包。
顾全来者不拒。
用余令的话来说,我都不认识他们,他们非要给我送钱,我为什么不要,又不是我问他们要的。
在大明,九边地区的驿站最多,最密集,也最发达。
所以才能满足顾全一次骑两匹马的嚣张要求。
主要原因就是被虎视眈眈的草原部族给闹的。
俺答可汗能绕过那么多关卡,突然兵临京城之下,他的出现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防守的缺陷,信息传递的短板。
自那以后,九边重点地区设置了大量的驿站。
一旦草原人的军队进犯边境,驻守在边境的边军,就可以立马通过驿站将情况快速的传送到朝廷。
朝廷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密集的驿站给了顾全极大的便利。
这一路饿了就吃牛肉干,渴了就拿起腰间的竹筒杯子猛灌一口。
这杯子是余令准备的,因为余令有不喜欢看人喝生水的怪癖。
等京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前,顾全的眼睛湿了。
屁股磨烂了,大腿两侧都和棉袄粘连到一起了,这一刻值了。
冲进京城,胯下战马的速度一点都不停歇,一路往前。
见城守军开始敲锣正准备围堵自己,顾全掏出令牌高高举起,怒吼道:
“东厂办事,都给咱家滚开!”
城守军见状慌忙退散。
在众人的喝骂声中,顾全一路冲到宫城前,掏出令牌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宫门开了,四个太监恭立在两端。
“我的腿动不了了,快抬着我,去见老祖宗!”
四个太监伸手交叉互结抬着顾全就往宫里冲去。
这一路,连过八道关卡,若不是顾全是熟人,不知道还有多少道呢。
自从廷击案发生后,宫里里里外外的护卫全换。
如今皇城的守卫是御马监的四卫,而内宫的守卫全都是王安挑选的太监来护卫。
小老现在是养心殿的护卫统领,有权势,却极其的低调,不跟任何臣子多说一句话。
养心殿就是万历起居的宫殿。
如今的万历更老了,闭眼打盹的时间比睁眼的时间都长。
他的睡眠是断断续续的,夜里根本就睡不着。
浑身疼的厉害。
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时日不多了。
望着又睡过去的万岁爷王安叹了口气。
不说万岁爷身子如何,这朝堂已经有了乱象,前年的廷击案就是试探。
这是朝臣的一贯作风。
这个案子和发生在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性质一样。
都是朝廷官员党派对皇权的试探,来看看皇帝什么态度。
南北榜案冤么?
朝中人都说这个案子是冤枉的,那些臣子都是被冤杀的。
王安觉得学子冤枉是肯定的,但是官员未必冤枉。
这些官员是看洪武爷老了,想在洪武爷驾崩之前,形成“南方学子就是比北方学子强”的惯例,形成祖制。
这个时间点选得真好,刚好是洪武爷老的时候。
王安虽然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有些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南北状元之所以不同,主要原因是北方多战乱。
在大明没统一之前,燕云十六州大片北方土地可是丢了四百多年!
四百多年换了数代人,有本事的跑了,跑不了的死了,文化鲜血断层了。
如果洪武爷不管不问。
若干年后,南方就把持了大明朝堂。
如果这样,北方这大片的土地,死了那么多人拿回来的土地还能留住么?
所以洪武爷才再次举刀。
洪武爷虽然老了,但手中的刀依然锋利。
王安望着一眼皱着眉头的万岁爷轻轻叹了口气。
前年的廷击案虽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那帮子人却开心了,他们胜利了,知道万岁爷拿不起刀了。
他们在等着新皇登基!
此刻的顾全已经来到了养心殿。
望着又升官的小老虎,顾全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小老虎笑了。
他知道,有余令的消息。
“万岁爷才眯眼!”
“要事!”
小老虎轻声道:“悲还是喜!”
“大喜!”
小老虎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既然大喜,那小余令就安全了。
“等我片刻,我去告诉老祖宗!”
……
殿内的万历睁开眼,抬眼看了一眼远处的熏香,他轻轻叹了口气。
他觉得自己睡了好久,可熏香还是那么长。
“皇爷,长安府顾全回来了,求见陛下!”
“那个顾全?”
“长安府。”
万历又叹了口气:
“长安府啊,难不成三边又出什么问题了,唤他进来吧,朕记得偷我碗的那小贼就在长安吧!”
“万岁爷记性真好,余同知就在长安!”
顾全进了殿,一股怪异的味道也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顾全身上的味道的确大,因为从去年八月到现在……
这么长时间顾全都没洗一次澡。
这只是不洗澡,这一路骑着马千里奔波,在归化城还跟那些牧民搅在一起,种种的味道混杂在一起。
这味道可想而知了。
“奴,顾全叩拜万岁爷,爷身子骨金安,爷万岁!”
万历皱着眉头望着落魄顾全。
虽然顾全还没说发生了什么事,但能把人逼成了这样,那一定是发生了了不得大事。
“说吧!”
顾全抬起头,大声道:
“恭喜皇爷,恭喜我大明,土默特部打起来了,草原十二部厮杀了起来,从今往后他们再也没能力骚扰我大明了!”
万历闻言身子一抖,眼光不由自主的落在王安身上。
人老多疑。
这些年万历身子不好,王安总是想着法子让他开心,
他以为这一次,又是这个老奴来哄自己开心。
王安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爷,奴冤枉啊,奴是想让你开心,但奴也没胆子拿军国大事来开玩笑,我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
万历摆摆手,望着顾全道:“继续说!”
“爷,去年八月初三,余令为三边岁赐使,代表我大明为土默特顺义王送岁赐,使者余令以自身为饵……”
听着顾全的的话,万历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俺答可汗给了大明毕生难忘的耻辱。
如今他的部族,他的子嗣,却在自己臣子的挑唆下自相残杀,如今覆灭在即.....
万历以为自己看不到这一天,没想到自己却等到了,看到了。
“孛儿只斤·俺答,你看到了吗?”
“皇爷,奴走的时候归化城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城内喊杀不断,奴不懂大计划,奴带来了余大人的奏折。”
“你所言句句属实!”
顾全闻言掷地有声道:
“皇爷,此事参与者不光有奴,还有苏千户之子苏怀瑾,吴百户之子吴墨阳等锦衣卫众人!
奴若是有半句虚言,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王安!”
王安知道万岁爷要看折子了,慌忙走了过去。
从顾全手里接过折子,检查火漆,然后拆开,把信送到皇帝手中。
“万岁爷金安,偷碗的小子给万岁爷请安……”
万历笑了,虽然臣子在折子里这么问安很失礼,但万历今儿是真的开心。
他不由的就想到自己丢的那个碗。
想着那个在自己面前什么都吃,吃完了还要带走的余令,万历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模样真是饿死鬼投胎。
低下头,万历继续看信……
“陛下,臣头一次写折子,不知道好不好,就简单的说一下臣的计划......”
余令真是第一次写折子,他也是真的不会写。
所以,余令的折子是按照工作总结的方式来写的。
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然后夹叙夹议.....
“陛下,元朝国祚只有九十八年......
在这九十八年里却有十一位皇帝,这十一位皇帝里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妥懽帖睦尔在位三十六年!”
“在剩下的二十多年国祚里,九位帝王轮番登场,平均下来每位皇帝在位不到三年,所以,内斗是他们的根源!”
万历愣了一下,他觉得这个折子奇怪,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臣不敢夸功,臣也不知道臣的计划能否如愿,臣只觉得,既然他们骨子里都爱斗,臣就去做那一把火……”
“陛下,臣的谋算比较狠,算是毒辣,可能会污了你的眼,可每当臣想到那些被掳走的百姓,臣不后悔!”
.......
大殿里安静的只能听到万历的喘息声。
王安不知道余令写了什么,但他知道万岁爷在看第二次,熏香燃尽,最后一抹光点消失,万历抬起了头。
“山西镇,大同镇军报什么时候来?”
王安恭敬道:“回爷的话,土默特若真的发生了大事,可能明日就到!”
王安的话才落下,小老虎已经来到了门口,低声道:
“万岁爷,山西镇信使急报!”
顾全松了口气,同时又惊出一身冷汗,一点点,就差一点点.....
顾全笑了,这不从侧面证明了自己说的是真的了?
“让他进来!”
信使跨过门槛,扑倒在地大呼道:
“陛下大喜,在我朝山西镇卫所探子这些年的挑唆下,土默特打起来了.....”
王安闻言脸色大变,万历刚才的好心情也随着这句话消失殆尽。
“探子多年的挑唆下,有意思,有意思,官场的这一套又来糊弄朕了。”
万历眯着眼淡淡道:“有详细奏报么?”
“有!”
“呈上来!”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两份奏报一对比,万历就什么都明白了。
一个事无巨细,一个含糊其辞。
万历懂为什么含糊其辞,因为含糊其辞才好变化,才好有退路。
“朕的好臣子,朕只是老了,要死了,还没蠢到不懂真假!”
万历闭上了眼,淡淡道:
“王安!”
“奴在!”
“把余令的奏报一字不漏的抄录一份让信使送回去,让那个什么总兵好好的看看......”
“是!”
“忙完了之后司礼监拟个折子给我,赏余令等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