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道。任金龙与林云在银白战场激烈交锋。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落枝头积雪。
酣战良久,任金龙双臂麻木,渐感力不从心,深知再斗必败,猛地虚晃一招,策马飞逃。
林云欲追,藩王沉稳下令:“不必追赶,回营议事,我自有妙计擒他。”凌云虽不甘,仍领命退回。军队有序收兵,脚步声、马蹄声在雪地中交织。
回营后,营帐内烛火摇曳。藩王神色凝重,扫视众将,问:“如何看这突然冒出的任金龙?”
王猛跨前一步,声若洪钟:“殿下,我军与吴国攻陈,任金龙现身,行事不似与吴王有关,大概率是陈国战将。可他不在城守,却从五十多里外偏僻处单人杀出。若有埋伏,应大军齐出,为何只他一人,实在费解。”言罢,看向凌云,“林云将军,你与他交手,可看出武功路数?”
林云嘴角微扬,抚剑道:“此将身手不凡,长枪虎虎生风,身法灵动。不过,比我还是差些。以他武艺,营中能敌之人少。若生擒收归,我军如虎添翼。” 心中暗忖,得此猛将,己方实力与个人威望皆可提升。
王猛皱眉,满脸忧虑:“此计虽妙,但任金龙称大哥是李轩,对其忠心,恐难收服。不如趁机除掉,以绝后患。”他心想,任金龙若不能为己用,必成大患。
藩王闭目沉思,片刻后睁眼,目光深邃:“依我看,任金龙心思单纯,胆量过人。敢独自闯营,足见武艺与胆识。若孤身,擒他不难。可若背后有同伙或与李轩等勾结,就棘手了。且赵涛兄妹、苏烈失踪,这些陈国名将必全力守正阳关,要拿下陈国,需在他们身上下功夫。”
言罢,藩王看向王猛,严肃下令:“王猛将军,速联络武林人士,探查赵涛、苏烈及任金龙下落,查清任金龙与李轩关系。若李轩还活着,吴冯恐非真心助我们。”
王猛疑惑,藩王冷笑解释:“吴冯老谋深算,曾称已除李轩,现任金龙称李轩是大哥,前后矛盾。且他办事不力,使臣在陈国被杀,若真心助我们,怎会如此?”
王猛恍然大悟,连声称是。藩王接着说:“我军压境正阳关,这是陈国最后防线,但前路艰难。数列、马三华等名将精通兵法,他们不死,难取陈国江山。他们虽暂不见踪影,也需时刻提防。”
林云赞同,问:“殿下,那下一步如何做?”
军师李斌捻须上前,自信道:“任金龙狂妄自大,首次突袭未成功,必不甘心,定会再来。我们在营帐设绊马索、弓弩手,按兵不动,引他上钩。”
藩王皱眉:“先生怎知他会再来?”
李斌笃定一笑:“任金龙自视甚高,突袭全身而退却未达目的,必不甘心。见我们未追,会更狂妄。所以定会再来。设好伏兵,等他入套,万箭齐发。”
石将军面露忧色,拱手问:“若他率大军来,怎么办?”李斌答:“他不会率大军,若有,上次不会轻易逃走。他单人现身抬李轩名号,是为震慑我们。即便带人,也不多,无需担忧。”
石将军点头,仍凝重:“还是要小心。”藩王赞赏李斌,依计行事。
任金龙纵马山林,逃了一阵,回头不见追兵,疑惑自语:“怪了,为何不追?真被我吓住了?”
欲知后事如何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