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止戈茶室谈话
止戈枪械店后堂的茶室弥漫着龙井的清香,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板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唐·本杰明坐在梨花木茶桌前,手里捏着一把紫砂茶壶,壶嘴的角度总也找不对,滚烫的茶水顺着壶身淌下来,烫得他指尖一缩,慌忙把壶放在茶盘上。
“该死。”他低骂一声,看着茶盘上晕开的水渍,忍不住拿起手机点开抖音——屏幕上那个穿着汉服的茶艺师正优雅地转动茶壶,壶嘴像长了眼睛似的,将茶水精准地注入三个茶杯,分毫不差。
“看着容易,做起来真难。”唐·本杰明学着视频里的样子,重新提起茶壶,手腕刻意放稳,结果茶水要么溅出杯外,要么只倒了半杯,三个茶杯里的水量参差不齐,像三个高矮不一的小土坡。
他索性放弃,抓起一杯自己勉强倒满的茶,凑到鼻尖闻了闻。龙井的豆香混着热水的雾气,带着点清甜,倒也不算难喝。刚抿了一口,就听到前堂传来老迈克的声音,紧接着是敲门声,节奏急促而规律——是马克迪来了。
“进来。”唐·本杰明放下茶杯,顺手将手机塞进茶桌抽屉,屏幕上的茶艺视频还没关,隐约能看到飘动的水袖。
门被推开时,马克迪的笑声先一步涌进来,带着室外阳光的热度。他今天穿了件深蓝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平日里总带着点疲惫的脸上泛着红光,眼角的细纹里都藏着笑意,显然是心情极好。
“唐,你这茶室可真够隐蔽的。”马克迪反手带上门,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止戈为武》匾额,又落在茶桌上的紫砂壶上,“怎么,开始研究茶道了?”
唐·本杰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刚学,献丑了。”他提起茶壶,这次总算没再洒出来,给马克迪面前的空杯倒了半杯茶,“尝尝,明前龙井,托人从杭州带的。”
马克迪坐下时,西装外套的下摆扫过茶桌,带起一阵微风。他拿起茶杯,却没喝,只是举在眼前端详:“刚才接到州长办公室的电话,晚上在旧金山的费尔蒙酒店共进晚餐。”他的语气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得意,“纽森州长亲自跟我聊了华雷斯的案子,说这是今年缉毒工作的典范。”
“典范?”唐·本杰明挑眉,指尖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纽森家的人向来不喜欢FbI擅自行动,尤其是你这种实权人物。”他抬眼看向马克迪,眼神陡然锐利,“别忘了,他们在司法部的关系比你深,要是发现你和我的关系,用不了三个月,你就会被他们想方设法调离。”
马克迪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仰头将半杯龙井一饮而尽,茶水流淌的声音在寂静的茶室里格外清晰。“放心,我没那么蠢。”他放下茶杯,杯底与茶盘碰撞发出轻响,“刚才在电话里,我只字没提你,把功劳都推给了墨菲斯和线人——官场这一套,我比你懂。”
唐·本杰明不置可否,重新给他倒满茶:“你懂就好。纽森家想把加州变成自己的后花园,任何可能威胁他们利益的人,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清除。你现在的位置太敏感,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你特意叫我来,不只是为了提醒我这个吧?”马克迪身体前倾,肘部撑在茶桌上,西装袖口的纽扣在光线下闪了闪,“咱们认识这么久,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
唐·本杰明拿起茶壶,这次的动作稳了许多,热水顺着壶嘴缓缓注入公道杯,激起一圈圈涟漪。“确实有事找你。”他将公道杯里的茶分到两个小杯里,推给马克迪一杯,“我需要一个身份,一个全新的、干净的、能经得起任何调查的身份。”
马克迪的手指在茶杯上顿住:“身份?你要干什么?”
“巴拿马的公司需要一个法人。”唐·本杰明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这个人要和我有八分相似,年龄不超过三十岁,名字叫维克托·布克。”
“维克托·布克?”马克迪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成哭笑不得,“《战争之王》里那个军火商?你还真是敢想。”他靠回椅背上,手指在太阳穴上按了按,“这可不是办张假护照那么简单,你要的是从出生证明到社保记录的全套信息,等于凭空造一个人——这要是被查出来,我这局长不用当了,直接进监狱蹲一辈子。”
“华雷斯那上百公斤可卡因,够你坐稳局长的位置了。”唐·本杰明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而这个身份,能让你以后的‘政绩’源源不断。能源联盟的交易、墨西哥的渠道、甚至南美那边的货,都需要一个干净的壳子来运作——维克托·布克就是这个壳子。”
茶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枪声——那是前堂的客人在试枪,沉闷的响声被厚厚的墙壁过滤后,变得模糊而遥远。马克迪盯着茶杯里晃动的茶叶,像是在计算这笔交易的风险与收益。
“你要的不只是信息,是一个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FbI的系统里有前科的人太多,但要造一个‘从未出错’的人,比抓十个毒枭还难。”他顿了顿,忽然笑了,“不过我们训练卧底时,倒有过类似的方案——给你个建议,让他是个孤儿。”
唐·本杰明抬眼:“孤儿?”
“对,孤儿。”马克迪的手指在茶桌上轻轻敲击,像是在勾勒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出生在加州的海边小镇,父母在他五岁时死于车祸,被教会孤儿院收养。十五岁那年,孤儿院失火,所有档案都烧没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早期记录模糊。”
他看着唐·本杰明,眼神变得专注:“然后他被一个远房亲戚收养,带去了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所国际学校读书,高中毕业去了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了个能源贸易的本科——这些学校的国际部档案管理松散,很容易‘补’进去。”
“毕业后呢?”唐·本杰明追问,指尖已经开始发烫。
“毕业后在阿根廷的一家小能源公司做助理,去年那家公司破产,他才回到美国。”马克迪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显然已经清晰,“这样他的社会关系就极其简单——在国外待了十五年,没朋友,没同事,甚至没什么社交账号。回到美国后住在圣迭戈,租了间公寓,邻居都是些打零工的移民,没人会注意他。”
他拿起茶杯,这次喝得很慢,仿佛在品味自己构思的这个身份:“社保号用加州的老号码段,税务记录只报过去年的——一点兼职收入,够糊口就行。没有信用卡逾期,没有交通违章,甚至连手机套餐都是最基础的那种——一个‘透明人’,存在感低到让人不会多看一眼。”
唐·本杰明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飘动的树影。这个方案确实周密——孤儿身份解释了早期记录的缺失,海外经历切断了国内的社会关系,简单的履历让他看起来像个不起眼的普通人。最重要的是,“刚回国”这个设定,能完美解释他为什么突然出现在巴拿马,出现在能源联盟的交易里。
“年龄设定在二十七岁。”他补充道,“脸型八分像,但眼睛要比我窄一点,左眉骨上添个小疤痕——这样熟人乍一看认不出,查起来又有‘区别’。”
“疤痕可以加,就说是孤儿院失火时被烫伤的。”马克迪点头,“照片用你的基础信息合成,稍微调整瞳距和颧骨高度,确保人脸识别系统能过,但又不会和你本人完全匹配。”他看着唐·本杰明,语气变得郑重,“但有个条件,这个人必须‘干净’——不能碰毒品,不能直接参与交易,甚至不能和墨西哥那边的人直接接触。他只是个签合同、走账的名字,懂吗?”
“我懂。”唐·本杰明笑了,“他会是个只出现在文件上的名字,偶尔在巴拿马的酒会上露个面,喝杯香槟,聊两句天气——没人会知道他是谁,更没人会知道他背后是谁。”
马克迪端起茶杯,这次终于细细品了一口,龙井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办这个身份需要时间,至少一个月。我得动用海外的线人,找阿根廷和英国的‘档案专家’——那些人是前特工,现在靠这个吃饭,嘴严,但要价很高。不过资料可以提前准备好,你不露面用资料先办事。”
“钱不是问题。”唐·本杰明从茶桌抽屉里拿出一张黑色的运通卡,推到马克迪面前,“里面有一百万,不够再跟我说。”
马克迪拿起卡,掂量了一下,随手塞进西装内袋:“下周我会让墨菲斯把资料送过来。我会把所有文件装在一个加密U盘里,纸质版烧了——这种东西,多看一眼都嫌危险。”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州长的晚宴不能迟到,我得先走了。”
唐·本杰明送他到茶室门口,马克迪突然转身:“唐,记住,维克托·布克是个‘影子’,影子只能活在暗处。你要是让他站到阳光下,我们俩都会被烧成灰。”
“我明白。”唐·本杰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转身回到茶室。
阳光依旧透过木窗照进来,茶桌上的茶杯里,龙井的叶片已经沉底,茶水清澈得能看到杯底的花纹。唐·本杰明拿起那只被他烫出指印的紫砂壶,忽然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用一个虚假的身份,去撬动真实的利益,就像用一根牙签去撑住即将倒塌的墙。
但他别无选择。赫斯特的虎视眈眈、外面财阀的不甘、能源联盟内部的暗流,都逼着他必须拥有一个“安全区”。维克托·布克就是这个安全区的钥匙,而马克迪,是打造这把钥匙的工匠。
前堂传来老迈克的声音:“老板,需要试新到的那把雷明顿吗?精度比上次那把还好。”
“不了。”唐·本杰明拿起桌上的加密电话,拨通了安德烈的号码,“告诉巴拿马的律师们,法人资料可能要晚一周,但注册流程先启动——就用维克托·布克的名字。”
电话那头传来安德烈肯定的答复,唐·本杰明挂了电话,重新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冷茶。茶水入口时带着点苦涩,却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许多。
他知道,从马克迪接过那张运通卡的瞬间起,他们的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绑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维克托·布克这个名字,将像一道无形的线,把他和FbI局长紧紧连在一起,要么一起飞黄腾达,要么一起坠入深渊。
窗外的枪声又响了,这次更近,像是有人在试一把大口径的左轮,震得窗棂都微微发颤。唐·本杰明端起冷茶,一饮而尽——在这个用枪杆子和金钱说话的世界里,虚假的身份或许比真实的名字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