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的暖意洒满了市中心科技馆开阔的前广场,连地面新铺设的浅灰色地砖都仿佛反射着跳跃的光斑。空气中充斥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喧嚣,三五成群的学生们抱着资料夹、模型箱或是手提电脑,脸上混合着兴奋与紧张,步履匆匆地从各个入口涌入这座巨大的现代建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就在这座象征智慧与未来的殿堂里举行。
科技馆内巨大的玻璃穹顶之下,人流如织。许清瑶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擂鼓般的心跳。她站在属于本市一中的参展区域外围,目光紧紧锁定在区域中央已经布置好的展位上——那正是她和江韵华呕心沥血多日的作品:《智能校园绿植微环境精准管理系统》。
展板设计极具视觉冲击力。深空蓝与银灰的渐变底色,如同探向未来的窗口,上面用流畅的光效线条勾勒出主体构想。三块立体分区的微型植物生态系统模型错落有致地安置在展板前方的操作台上,内置的微型传感器指示灯如同细碎的星辰般安静闪烁。一块27寸的交互显示屏正在循环播放简洁精炼的讲解动画,清晰地展示着系统如何通过数据采集、云端分析和执行终端,实现对不同类型绿植光照、水分、养分等核心参数的自动化、精准化管理,旨在显着降低校园绿植维护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许清瑶今天穿了一身简洁利落的米白色小西服套装,内搭淡蓝色丝质衬衫,长发精心地束成高马尾,几缕精心打理的碎发垂落脸颊,既凸显了她作为项目主发起人的干练,又保留了一丝少女的清新。校花的头衔并非虚名,她站在那里,本身就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
“怎么样?都检查过了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沉稳的关切在她身后响起。江韵华递过来一瓶刚拧开的矿泉水。
他今天难得地没有穿一身运动装,而是换了一套合身的藏青色休闲西装。额前的碎发显然被特意打理过,衬得他清俊的五官轮廓更加分明。少了平日球场上的锐气,却多了几分理科生特有的沉稳和专注,那双望向许清瑶和展位的眼睛,如同浸在深潭里的星,明亮而笃定。
许清瑶接过水,指尖无意间擦过他的指背,一丝微小的电流感让两人都下意识地顿了顿。“嗯,”她微微点头,视线扫过展位,“传感器最后一批数据五分钟前同步完毕,程序运行流畅,解说词也更新到最新版本了。就是……”她下意识地用指尖轻轻捻着西服外套的衣角,显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待会儿我们陈述的时候,评委老师提问万一问到那个成本核算的边界设定……”
“不用担心那个。”江韵华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他微微倾身靠近她,压低了声音,只让气息拂过她的耳侧,“数据模型我昨晚又复核了一遍,推演的逻辑链闭环非常严密。边界设定是基于我们做的海量校园实地养护人工时间统计得来的,完全站得住脚。记得把当时调研用的那个数据对比折线图在回应时调出来,冲击力很强。”他的气息靠近时带来一种淡淡的清爽须后水味道,和他平时运动完的气息完全不同,带着一种新奇的、属于成年男性的沉稳感,让许清瑶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就在这时,穿着深色套裙、身姿挺拔的林雪萍老师款步走来。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和带队教师,她也出席了今天的复赛。她脸上带着温和而鼓励的笑容,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视了一遍展位布置和调试屏幕上的数据流。
“准备工作很充分,”她的声音清越有力,带着老师特有的镇定场感,“展板视觉效果很好,模型演示部分的设计也抓到了痛点。你们的设计理念是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良好结合,这个切入角度很扎实。”她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两个并肩站立的年轻身影上,语气更柔和了些,“最后的展示环节,把你们论证的逻辑自信地展现出来就行。我和高组长(生物教研组另一位老师)会在旁边。”
她口中的“高组长”正拿着打分表在不远处观察其他展位。
“嗯!谢谢林老师!”许清瑶和江韵华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份来自新任师长的肯定,如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江韵华,看着林雪萍鼓励的眼神,他心里除了放松,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愫闪过——她不仅是自己的哥哥的女朋友,更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心存敬重与感激的引路人。她此刻的平静和专业,像一块磐石,稳稳地落在了他和许清瑶微微晃动的信心旁边。
复赛评审环节紧张有序地开始了。评委专家组鱼贯而入,他们中有资深大学教授,有企业界的研发主管,也有科技局的专业官员,神情大多严肃而认真。一中的展位前很快聚集了几位评委。
陈述环节主要由许清瑶主导。她清了清嗓子,站在显示屏前,灯光打在她白皙的脸上,更显得专注动人。开口的瞬间,所有的紧张似乎都被抛诸脑后,清亮悦耳的声音清晰地响起,语速不疾不徐,配合着屏幕上精准切换的图表和动画模拟,将项目的设计背景、创新性、技术实现路径以及预期的校园应用价值娓娓道来。她的逻辑清晰,语言精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远超同龄人的自信与从容。她偶尔会侧身指向操作台上的模型,或是邀请江韵华补充某个技术细节。
江韵华的补充言简意赅,深入要点,尤其在数据模型构建和硬件传感器联动逻辑部分阐述得滴水不漏,理科生的思维优势展露无遗。两人配合默契,一个侧重宏观视野和应用价值,一个深扎技术地基和逻辑支撑,交相辉映。
果然,一位戴着金丝眼镜、表情严肃的评委在自由提问环节,一针见血地指向了成本效益模型的边界设定问题:“系统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尤其是与现行人工成本对冲后的盈亏平衡周期设定,你们的模型似乎建立在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是否有考虑到不同规模学校、不同绿化面积、不同植物种类管理难度差异带来的巨大变量影响?这可能会让你们的效益预期打折扣,乃至变得难以实际推广。”
问题犀利,直指项目可能存在的核心软肋。围观的几名学生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林雪萍站在评审圈外围,脸上不动声色,但指尖却微微捏紧了手中的会议记录本边缘,专注的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两人。
许清瑶的心猛地一沉,但预演的画面立刻涌入脑海。她没有慌乱,而是礼貌地点头,流畅地接过了提问:“谢谢评委老师这个关键的问题。事实上,关于项目可行性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正是您指出的成本效益边界确定问题。”她说着,眼神示意江韵华。
江韵华立刻上前一步,熟练地操作触摸屏,瞬间调出了一组新的、极为详实的可视化图表。“请各位老师看这里,”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项目的初始模型边界设定,并非基于理论推演或理想假设,而是建立在为期三个月的校园实地劳动实践数据采集和分析基础上。”
屏幕上清晰地展示着一系列数据图表:某校不同季节每日绿化养护人员实际工作时长统计柱状图;不同绿化区域(小型花坛、中型草坪、长廊植物带)养护耗时对比折线图;不同植物品种(如月季需修剪频繁、草皮需定期割草、行道树虫害较少维护等)养护管理时间成本热力图。
“我们选择了市内三所规模迥异的重点中学作为样本,进行了覆盖整个春末夏初季度的定点跟踪记录和分析建模。”许清瑶配合着图表解说,“最终的边界设定,采用了最保守、加权因子调整最多的‘低效益预期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不利的综合条件下,包括考虑到设备可能的冗余折旧和维护费用,在覆盖了目前中小型学校70%以上绿地类型的基础上,系统的盈亏平衡周期被控制在预期的3-5年内,对大型校园尤其具有显着的优势。”
图表数据密密麻麻,分类详实,采集过程清晰可循,充满了真实落地的说服力。江韵华在最后补充道:“因此,边界设定并非理想化,而是建立在实地数据支撑上的、充分考虑复杂变量后的保守模型。正是由于我们看到了人工维护在当前规模校园绿化中面临的时间与精度瓶颈,才尝试开发这套系统来寻求优化。”
他的声音清晰坚定,眼神坦然地迎视着那位提问的评委老师。林雪萍看到这里,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的亮光,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了弯。
整个评审小组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评委们纷纷点头,有的低头在打分表上写着什么,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讨论。那个提问的金丝眼镜评委,紧绷的面部线条也松动了些,眼神中透露出“考虑相当周全”的认同感。后续几个关于技术实现细节和未来扩展性的问题都显得比较友好。最终,评委们带着颇为满意的神情离开了展位。
直到评审组的身影消失在人群另一边,许清瑶才猛地松了一口气,刚才强装的镇定如同潮水般退去,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背心甚至微微渗出了薄汗。“刚才……真是心跳都要停了……”她看向江韵华,眼神里充满了被共同攻坚后更深的依赖和信任。
江韵华原本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唇角终于扬起一个放松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怕什么,数据不会说谎。他们问得正好,这反而是我们亮真家伙的机会。”刚才并肩作战的经历,让两人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屏障又薄了几分,他的目光落在她带着汗意的额角和微微泛红的耳根上,竟觉得比平日光芒四射的样子更生动可爱。
“做得非常出色!”林雪萍和高老师这时走了过来,两位老师脸上都带着赞许的笑意。林雪萍甚至轻轻拍了拍许清瑶的肩膀以示鼓励,“应对专业,条理清晰,尤其是应对那个刁钻问题的方式,简直堪称教科书级的临场反应。数据和逻辑永远是理科生最强大的武器。”
高老师也笑道:“小江那个图表调得真及时!看来咱们一中今年的冲击奖项有戏!”
整个一中参展区域的气氛都轻松热烈起来。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就在比赛进入中期展示环节,各个展位的互动体验人气开始飙升之际,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
许清瑶正热情地向一群好奇的同学展示她的植物模型上的湿度传感器如何工作,江韵华在一旁进行辅助操作。突然,许清瑶盯着其中一盆模拟干旱环境的植株模型下的数据流展示屏,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低声而急促地说:“不对……等等!”
她的声音不大,却立刻像根针扎进了江韵华的感知里。他立刻凑近:“怎么了?”
许清瑶指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关于植物根部温度梯度的局部数据曲线,又指向旁边那块模拟正常环境的模型展示屏:“你看这里!我们模型设计时,只考虑了空气温度和土壤表层温度对整体小环境的影响,但忽略了同一花盆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小范围差异传导性!你看这模拟干旱组的根部深层低温波动曲线,和我们预设的逻辑流是反的!如果在真实场景下,这很可能会干扰到根部的吸水效率和活性判断!”
她的语速极快,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懊恼和极度专注的神情。“这是一个潜在的逻辑错误……会影响整个系统预判的精确度!太不应该了,之前反复测试怎么都没发现这个细微点……”许清瑶的眉头紧紧锁着,刚才因成功答辩而泛起的红晕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苍白的焦灼。这个漏洞就像一颗硌在鞋子里的石子,一旦被觉察,就让人坐立难安。
江韵华的表情也瞬间凝重。他迅速比对两块屏幕的数据流差异,在脑中快速调取着模型的原始算法逻辑。几个呼吸后,他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是拓扑关联设定那里,过度简化了!只处理了表层和浅层关联,忽略了深层的差异化反馈通路……”他的额角也渗出了细微的汗珠。比赛正在进行,评委随时会再次巡回观察或进行二次交流,这时发现逻辑核心设计上的潜在漏洞,无异于晴天霹雳。
就在这时,林雪萍的手机在口袋里嗡嗡震动起来。她抱歉地对正在参观交流的学生点点头,稍微退开几步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江明华的声音,背景音异常嘈杂,带着金属碰撞和焦急的人声:
【雪萍?抱歉这个点打给你……我们工作室这边临时出了点状况,下午市中心主干线路整修施工挖断了电缆,现在整个街区包括我们的写字楼都断电了,至少要到晚上十点以后才可能恢复!我下午约好要签那份海景酒店观景平台设计优化合同的最终稿,图纸和合同副本都在加密的服务器里,我们本地电脑备用电源最多撑了半个小时……客户总监人已经到了我办公室了!现在手忙脚乱……唉!】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的焦灼,背景隐约传来助理的说话声和客户催促的隐约询问。
林雪萍心头一紧。她知道那份合同对江明华新工作室的稳定非常重要。她快速在脑海中盘算着解决方案:“现在几点了……离十点还有好几个小时。客户不可能一直等。你尝试联系物业或者街道协调临时供电了?”
【第一时间联系了,都不行,抢修是市电力统一调度。我们现在只能点蜡烛开手机电筒……别提多狼狈了。我在想,实在不行只能让客户先回去,等明天再来签。但对方老总日程很紧,明天上午飞巴黎开会……过了这村怕找不到店了……】江明华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沮丧。原本信心满满的项目交付硬生生被飞来横祸卡住了脖子。
听着电话里江明华少见的急躁和无措,林雪萍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一份关乎新工作室声誉和资金流的重要合同,因为意外断电而告急。她能想象江明华那边此刻兵荒马乱、却又一筹莫展的景象——电脑黑屏,图纸无法调阅,客户等待签字的关键时刻。而这边,两个得意门生也陷入了突如其来的技术困境,正需要她的支撑。
她飞快地扫了一眼展位中心那两个凑在一起、眉头紧锁、对着控制面板小声而急促争论的身影——那关乎他们竞赛的名次和梦想。然后又想到电话那头江明华焦头烂额的声音——那关乎他事业的稳定和起步的艰难。
一瞬间,仿佛有两股巨大的力量在拉扯着她。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她深切关心的人。林雪萍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焦虑。作为教师,她此刻必须优先解决眼前学生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比赛危机。作为江明华的恋人,她也不愿让他独自承受那份巨大的压力和失落。一个念头瞬间闪过她的脑海:她能做什么?她能同时帮到两边吗?几乎不可能,空间上不允许。
“明华,冷静一点!”她强迫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清晰,虽然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听着,我这边刚好也遇到点小状况,我学生项目在现场发现了关键逻辑疏漏需要紧急修正……我没办法立刻过去帮你。”她能感受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失望与更加浓重的焦虑。
她语速飞快地继续说:“你现在必须做三件事:第一,马上把你的助理派出去,找附近最近的还供电的高档酒店大堂或者高端咖啡馆,要包间或者相对安静的角落,租用他们的场地环境!这种地方通常有稳定电源和网络接口。第二,让你助理立刻带上你个人笔记本过去,那边应该有wIFI或热点,你笔记本上应该有设计草图存档吧?不要管精不精确,先把核心结构和优化亮点画出来!第三,稳住客户,诚实地说明情况,表达最大的歉意,同时诚恳地请求对方能否给你最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重新准备,并直接去你助理找到的新场地详谈!态度一定要好!重点说明你已经在调取备用手稿前往新场地!明白吗?”
她的大脑高速运转,瞬间给出了在当前条件下最可行的应急方案,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电话那头的嘈杂声似乎小了一点,江明华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点尝试抓住救命稻草的急切:
【……酒店包间?租场地?草图……对对!U盘里可能有初稿快照!雪萍,你说得对!我让小王(助理)立刻去办!离我们最近有个四星级酒店……客户黄总……我先去跟他解释……】
“快去!保持联系!”林雪萍果断地说完,甚至顾不上多安抚一句,立刻挂断了电话,转身走向那两个正处于技术风暴中心的少年人。
许清瑶和江韵华显然已经争论了一会儿,情绪都有些激动。许清瑶面颊因为焦急和执拗而涨得通红,手指用力地在展示屏的边缘滑动:“现在发现问题就必须立刻修正!否则后面互动环节或者再次被问到核心模型,我们就彻底暴露了!但…但代码改动需要时间,而且模型结构要动底层函数……”
江韵华眉头紧锁,语速同样飞快:“我知道!但这套系统用的是嵌入式逻辑流,主控核心要动就是大手术!你现在改,现场编译调试环境不够,一旦出bUG瘫痪掉整个系统演示怎么办?不如先想办法在后续的口头说明或者资料附录里打补丁,解释这个潜在局限和后续改进计划?评委可能根本没发现这个细微点!”
“掩耳盗铃吗?万一被发现呢!那就全毁了!”许清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崩溃边缘的尖锐,“评委刚才那个老头就盯细节盯得多死?我们不能冒险!”她看着那反逻辑的曲线,只觉得像是自己精心打磨的宝石内部出现了一道细密的裂痕,瑕疵存在本身就无法忍受,更别提可能造成的信任坍塌。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现场重做整个模型的核心逻辑流?”江韵华的耐心也快告罄,语气中带上了烦躁,“时间根本不够!”
两人的争执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血气方刚和执拗,又因为共同的在乎而加倍地焦虑和互不相让,仿佛一道无形的墙壁在他们中间竖起。
“都停下!”林雪萍清冽的声音如同带着冰碴的泉水,瞬间浇灭了两人争执的火苗。他们像被按了暂停键,同时愕然地转过头。
林雪萍的神情异常严肃,刚才电话里的焦急被她强制压制下去,此刻只剩下身为师长的冷静和决断力。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人,语速清晰而冷静:“现在不是互相埋怨或者讨论风险概率的时候。比赛还在继续,评委和观众随时可能回来。告诉我,你们发现了什么具体问题?需要做什么具体修正?修正预估耗时多久?修正后存在潜在瘫痪风险的具体环节是哪些?一个一个说,简明扼要。”
她直接切入要害的提问方式,瞬间将两人从情绪的漩涡拉回了技术性讨论层面。许清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那个核心函数关联疏漏导致的温层数据流向异常。江韵华补充了代码修改需要调整的底层函数模块名称和可能的连锁影响范围。
林雪萍听完,只思考了不到十秒:“明白了。修正核心在于几个关键的依赖关联定义需要增补限定符。许清瑶,你负责立刻修改核心逻辑流注释文件和预设阈值配置文件,确保系统运行流程在这个点上强制按照正确关联逻辑运行,不用先动底层代码,把错误的关联直接‘闸断’。这只需要改动文本配置,三分钟内能完成。”她的目光转向江韵华,“小江,你立刻检查你所说的那几个底层函数的容错机制!它们原本是应对传感器波动的,检查它们的溢出处理能力和在当前工作负荷下的最大冗余值范围!如果冗余足够大,许清瑶做的强制闸断不会引发连锁崩溃,顶多损失部分数据流的完整展示,但系统本身不会瘫痪!这部分检查五分钟内能做完吗?”
她的决策清晰果断,一针见血地找到了在极度有限条件下最稳妥的“外科手术式”修复方案,既最小化动作,又规避了瘫痪风险。她精确的时间估计更给了两人明确的行动目标。这不是完美的方案,但几乎是唯一能在短时间内且不暴露核心错误的情况下,将漏洞影响降到最低的可执行方案。
许清瑶眼睛骤然一亮:“对!强制配置闸断逻辑优先级!”江韵华也豁然开朗:“底层函数容错墙很厚!冗余度很高!应该能抗住这个级别的定向闸断冲击!林老师你这招太稳了!”两人几乎同时行动起来,许清瑶迅速掏出随身平板,手指在屏幕上飞快点击;江韵华则立刻蹲到控制台后,接入调试端口,快速翻检起日志和函数响应峰值。
时间在紧迫的操作中飞速流逝。五分钟后,两人几乎同时抬头,向林雪萍比了个“oK”的手势。许清瑶眼神恢复了光彩,虽然核心逻辑的隐患没能完美解决,但至少被暂时严密地隐藏起来,不会在比赛中暴雷了。江韵华的脸上也写满了对林雪萍临危决断的佩服。
就在这时,林雪萍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她心口一跳,立刻拿出来看。是江明华发来的信息:
【场地说好了!半岛酒店三号小会议室!我已经带着草图电子快照和小王冲过去了!客户黄总答应给我一个半小时!还有时间!多亏你的点子!爱你!雪萍!】
后面还跟了个紧张兮兮又充满希望的动画表情。
这一瞬间,压在林雪萍心口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挪开了一丝缝隙。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暖意涌上鼻腔。她甚至来不及细想“爱你”这两个字在匆忙中流露出的份量,立刻回了一句:
【加油!稳住阵脚!你行的!】
放下手机,再看向两个松了口气、正重新调试着控制设备、准备迎接后续环节挑战的学生时,林雪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日真正舒心的第一缕笑容。一种极其强烈的疲惫感裹挟着同时处理两场危机后的巨大满足感席卷而来。她悄悄活动了一下因高度紧张而有些发麻的手指。为人师,为人伴侣……这平凡生活里的双重责任,需要时刻紧绷着双线作战的弦,虽然疲惫不堪,但当看到他们闯过难关的光彩,或是收到那一句匆忙但真挚的“多亏你”,所有的付出似乎都值得。
傍晚的斜阳将天际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时,比赛终于圆满落下帷幕。许清瑶和江韵华的项目凭借着突出的创新性、应用价值以及良好的现场表现,成功进入了大赛决赛圈!一中另外两个项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整个团队沉浸在兴奋的庆祝氛围中。
林雪萍婉拒了学生们一起聚餐庆功的提议。“你们好好放松一下,老师还有点事。”她带着鼓励和欣慰的笑容拍了拍许清瑶和江韵华的肩膀,目光掠过江韵华时,那里面还蕴藏着更深沉的、只有身为他的老师和哥哥恋人才懂得的回护。然后,她悄然离开了喧嚣未散的科技馆。
她快步走出科技馆,在暮色笼罩的街道上匆匆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报出的地点,是市中心半岛酒店。车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流如织。她的心依然牵挂着江明华那边,不知他最终是否顶住了压力,成功签下了那份合同?疲惫感如同实质般包裹着她,让她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喝一口热的东西。
半岛酒店明亮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林雪萍按着江明华短信上说的房号,找到三楼那间安静的小型会议室。推开门时,里面的灯光柔和明亮。巨大的会议桌旁,此刻只剩下江明华一个人。
他原本一丝不苟的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椅背上,领带松开了些许,整个人仰靠在舒适的会议椅里,显得异常疲惫。桌面上,两份签署好的合同文件整齐地放在显眼位置。几张他手绘的、标注了密密麻麻修改意见的图纸草稿散在一旁。还有一个喝了一半的咖啡杯。
听到门响,江明华抬起头,看到是林雪萍,那双因忙碌和紧张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瞬间绽放出了巨大的惊喜和如释重负的暖意,如同干涸的河床涌入了清泉。
“雪萍!”他立刻站起身迎上来,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浓重的倦意,但精神却格外振奋,“签了!签了!客户黄总已经拿着签好的合同走了!”他眼中闪烁着后怕与成功的复杂光芒,“太险了……你无法想象我带着几张草图和口头承诺跟对方周旋的半小时有多煎熬……多亏你当时指的那条明路!不然我今天……”他没说下去,只是张开双臂,将刚走到近前的林雪萍紧紧地、深深地拥入怀中。
林雪萍没有丝毫犹豫,抬起手臂环住了他宽阔但此刻显得有些紧绷的后背。他身上带着一点酒店特有的消毒水和纸张油墨的味道,混合着他固有的清爽气息。在这个温暖的拥抱里,她清晰地感受到了他激烈的心跳声,和那份卸下重担后几乎虚脱的疲惫感。刚才在电话里听到的焦虑、此刻他沙哑的嗓音、微微颤抖的手臂、以及桌上那份来之不易的合同,都让她心底涌起一种强烈的心疼和为他骄傲的情绪,更有一丝“我们又一次闯过来了”的复杂感慨。她将脸轻轻埋在他的肩窝,贪婪地汲取着这熟悉而令人心安的体温和气息。
“饿了吗?忙了一天,又帮韵华他们处理麻烦,累坏了吧?”江明华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带着浓重的怜惜和感激,他松开拥抱,却仍紧紧握着她的双肩,近距离地端详着她略显苍白的脸色。
“还好。你比我更累。”林雪萍抬头看着他,目光温柔,“事情圆满解决就好。”她目光落在那份合同上,笑容里带着欣慰。
“走,带你去吃点东西,顺便给你补充点能量。”江明华迅速收拾好自己的图纸和文件,一手拎起公文包,另一只手极其自然地再次牵起林雪萍的手。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带着微热,将她微凉的手指紧紧包裹。那份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坚定,瞬间熨帖了她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
他们没有再去喧嚣的餐厅。江明华带着她,走进酒店安静的一楼咖啡廊。这个时间段,人已不多,暖黄色的壁灯和悠扬的爵士乐营造出放松的氛围。江明华点了两份热腾腾的芝士培根三明治,一杯热可可给林雪萍,自己则要了一杯黑咖啡提神。
餐点很快送上来。金黄诱人的三明治散发着诱人的焦香。林雪萍拿起一个,小口咬下去,被融化的芝士包裹的酥脆培根和柔软面包抚慰着饥肠辘辘的胃。温热的可可顺着喉咙滑下,甜暖的气息直达四肢百骸,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和疲惫。
两人都饿坏了,一时无人说话,餐厅里只剩下餐具轻碰的细微声响和悠闲流淌的音乐。江明华看着林雪萍安静地吃着东西,暖黄的光线柔和她白皙的脸庞轮廓,长睫低垂,神情恬淡而满足。他想起她今日在电话里那份临危不乱、直指要害的果断决策,想起她在学生面临绝境时给出的那份精准而冷静的外科手术方案,再看着她此刻在自己面前毫不设防的疲惫与柔软,心头翻涌的情感复杂而浓烈。
他伸出手,越过小小的方桌,用指尖极其温柔地拂开她额前因低头而落下的一缕发丝。“今天……”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了真诚,“真的很谢谢你,雪萍。不只是帮我度过了难关。还有你替韵华他们稳住的局面。我刚才……很担心你。”
他的指尖很轻,拂过皮肤时带来细微的痒意和难以言喻的亲昵。林雪萍抬起眼,对上他温柔注视的目光。那目光深邃,里面有疲惫,有感激,有庆幸,还有一丝更深沉的、她能够清晰解读却每每让人心尖发烫的情感。
她放下了手中的三明治,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回望着他。窗外是城市的点点灯火与流动的光河。咖啡厅里灯光温暖,音乐柔和,食物的香气氤氲在空气里。一天的惊涛骇浪、两线作战的紧绷神经、学生成功的喜悦、伴侣化险为夷的庆幸……最终都沉淀在这一刻的安宁里。
她微微一笑,笑容在暖色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动人,如同历经风浪停泊后平静的港湾:“只要最后都圆满就好。我们……似乎总是能帮到彼此,对吧?”
她没有说出那些疲惫和忧虑,没有表功,只是轻轻一句“圆满就好”,一句“帮到彼此”。但这简短的话语,却让江明华胸口涌起一阵热潮。他用力回握着她桌下的手,没有再说更多感谢的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都包含在那无声的目光交流里。
他端起那杯深褐色的黑咖啡,没有加糖也没有加奶,任那苦涩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驱散最后的困顿。这味道如同今日经历的所有波折,最终都能在眼前人的陪伴下,沉淀为值得回味的隽永。此刻,科技馆的喧闹和设计室的断电已然远去,在这个小小咖啡厅的温暖角落,只有紧握的双手、温热的食物,以及那份历经风波后更加紧密相系的默契与情意,静静环绕着疲惫却也充盈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