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村……”陈志明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滚过地狱的闷雷,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和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1928年……民国时期……河南洛阳邙山脚下……东周王陵区……一场震惊世界的……大规模盗掘!无数国宝级青铜器……被军阀勾结洋人……盗掘一空……流失海外……成为华夏考古史上……最惨痛的伤疤之一!”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燃烧着足以焚毁一切的火焰!那火焰深处,是洞穿一切迷雾的冰冷和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决绝!
“周家!郑国锋!你们这群数典忘祖的畜生!”陈志明的声音如同受伤野兽的咆哮,在死寂的车间里疯狂回荡,“你们不只是走私!你们是在……重演历史!是在刨我们华夏的祖坟!是在喝我们祖宗的血!是在……断我们民族的根!”
他缓缓弯下腰,如同朝圣般,极其郑重地、用沾着沈教授鲜血的手,轻轻拂过那尊冰冷的青铜簋。然后,他猛地直起身,目光如同淬火的利刃,穿透车间的黑暗,仿佛要刺破这厚重的夜幕,直抵那隐藏在权力巅峰的深渊!
“沈教授的血……不会白流!”陈志明的声音如同钢铁般冰冷坚硬,“‘洛阳金村’……就是你们最后的坟场!这尊簋……就是你们的催命符!这‘37’的烙印……就是刻在你们棺材板上的墓志铭!”
他掏出那个加密卫星电话,手指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微微颤抖,却异常稳定地按下了拨号键。电话接通,林悦冷静的声音传来:“陈队?”
“沈教授……走了。”陈志明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临死前……用血写了四个字——‘洛阳金村’。”
电话那头,是瞬间凝固的沉默!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几秒钟后,林悦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声音里所有的情绪都被压缩成一种足以冻结一切的、冰冷的杀意:
“收网!明天!省委礼堂!我要让郑国锋……跪在‘洛阳金村’的耻辱柱上!用他的血……祭奠沈教授!祭奠所有被他们埋葬的英魂!”
省委档案中心地下二层的空气,冷得像千年古墓的墓道。恒温系统低沉的嗡鸣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在死寂中无限放大。林悦独自一人站在那排标注着“重大刑事案件 - 永久封存”的黑色密集架前,幽蓝的应急灯光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冰冷的阴影。她手中紧握着沈默言教授用生命写下的那四个血字——“洛阳金村”。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灼烫着她的神经,也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插入了记忆深处那扇尘封多年的、布满蛛网的门。
洛阳金村。1928年。东周王陵。军阀勾结洋人。国宝流失。华夏之殇。这些关键词如同冰冷的钢针,反复穿刺着她的脑海。但沈教授临死前用血写下的,绝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悲鸣!它一定指向一个更直接、更致命的现实关联!一个能将周家、郑国锋那伙人彻底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现实关联!
她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扫过密集架上那些标注着年份和案号的卷宗盒。指尖在冰冷的金属边缘划过,最终停在一个标注着“豫省洛阳市特大文物盗掘、走私案(1988-1992)”的深蓝色卷宗盒上。1988-1992!时间点……恰好与周正阳在宁州发迹、周氏集团疯狂扩张的时期重叠!而洛阳……正是金村盗案的发生地!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林悦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浓重的灰尘和纸张腐朽的味道。她小心翼翼地抽出卷宗盒。盒子异常沉重,仿佛承载着无数冤魂的呐喊。打开盒盖,里面是厚厚一摞早已泛黄发脆的案卷材料、现场照片、审讯笔录……纸张边缘卷曲,散发着浓重的霉味和一种挥之不去的、如同血腥气般的压抑感。
她戴上白色棉布手套,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瓷器,开始翻阅。发黄的照片上,是触目惊心的盗洞!被炸开的墓室石门!散落一地的陶片和朽木!还有……那些被粗暴撬开、空空如也的青铜器椁箱!照片背景,依稀可见邙山脚下那片熟悉的、如今已被标注为“金村遗址保护区”的荒凉山坡!
案卷记录冰冷而残酷:以当地恶霸王老五为首的犯罪团伙,勾结境外文物贩子,利用炸药和重型机械,在短短四年内,疯狂盗掘邙山区域东周时期大中型墓葬十余座!盗走青铜器、玉器、金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大部分文物通过非法渠道走私出境,至今下落不明!主犯王老五在最后一次抓捕行动中拒捕,被当场击毙!团伙骨干成员或死或逃,案件线索中断,成为悬案……
林悦的眉头越皱越紧。悬案?王老五被击毙?骨干成员下落不明?这看似是一起地方性的、因主犯死亡而被迫结案的盗墓大案。但直觉告诉她,这潭水,深不可测!王老五一个地痞流氓,哪来的资金购买炸药和重型机械?哪来的渠道联系境外买家?哪来的胆子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如此肆无忌惮?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一份审讯笔录的复印件。被审讯者是一个叫“刘瘸子”的团伙外围成员,负责望风和运输。笔录里,刘瘸子提到一个细节:他们盗出的文物,尤其是那些沉重的大型青铜器,并非直接运走,而是先秘密存放在邙山深处一个废弃的采石场里。存放期间,会有“外面来的大车”,在深夜将一些“特别沉、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大木箱”运进采石场,同时将那些青铜器装车运走。刘瘸子说,那些“大车”的车身上,好像印着什么“周”字……
“周”字?!林悦的心脏猛地一缩!血液瞬间冲上头顶!她屏住呼吸,手指颤抖着,飞快地翻动案卷!寻找关于这个“周”字的更多信息!
终于!在一份现场勘查报告的附件里,她找到了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照片是在那个废弃采石场外围偷拍的!画面中,一辆覆盖着厚重篷布的解放牌卡车正驶入采石场入口!卡车侧面篷布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了下面车厢挡板上,一个用白色油漆喷涂的、极其模糊却依稀可辨的标记——“周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