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徐徐,带来丝丝凉意,酒宴的喧嚣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然而,周瑜心中的妒火却如熊熊烈焰一般,愈发猛烈地燃烧着。
周瑜微醺的双眼,借着酒意,在庞统和诸葛亮之间游移不定。他暗自思忖着,如何才能稍稍挫败一下诸葛亮的锐气呢?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突然开口说道:“士元先生,”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含糊,却又在醉意中透露出几分暗藏的锋芒,“既然此计的关键在于那‘药引’,需要有人诈降曹操并献上连环计,我看……这等重任,非士元莫属啊!”
周瑜的话音落下,整个营帐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皆惊愕地看着周瑜,一时间竟无人回应。庞统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忖:“周瑜这家伙,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借曹操之手来除掉我?”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周瑜交汇,只见对方的眼中闪烁着明显的试探与算计之意,庞统见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冷笑。
诸葛亮闻言,羽扇微微一顿,心中已明周瑜之意。他正欲开口,却见庞统淡然一笑,拱手道:“都督既有所托,庞统自当效力。”语气平静,却暗含深意。
周瑜见庞统应下,心中稍安,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够。他目光一转,再次看向诸葛亮,嘴角微扬,故作关切地说道:“孔明先生,先前蜀国慷慨解囊,助我军粮草,才得以进军赤壁。如今大战在即,军中箭矢消耗甚巨,不知丞相能否再助我军十万支箭?”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皆是一惊。鲁肃更是面色微变,心中暗道:“十万支箭,莫说数日之内难以筹集,便是从蜀地调运,也绝非易事!周郎此举,分明是在为难孔明!”
只见诸葛亮双眉微蹙,似有沉思之状,其目光却深邃如潭水一般,令人难以窥视其中深意。须臾,他似是想通了什么,嘴角忽地扬起一抹微笑,手中羽扇轻摇,缓声道:“区区十万支箭而已,实乃小事一桩,何足挂齿?都督既有此需求,亮自当竭尽全力,以应都督之需。”
周瑜闻得此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但他面上却仍故作镇定,追问道:“哦?不知丞相何时能够将这十万支箭备齐呢?”
诸葛亮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不紧不慢地答道:“后日凌晨,都督可遣人前来取箭便是。”
鲁肃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低声道:“孔明,此事非同小可,十万支箭……”
诸葛亮轻轻拍了拍鲁肃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多言。周瑜见状,心中暗喜,生怕诸葛亮反悔,立刻高声道:“好!诸葛丞相一言九鼎,君子之诺,不可虚言!”
诸葛亮微微一笑,拱手道:“都督放心,亮既已承诺,必不食言。”
周瑜大喜,心中暗想:“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终究还是中了我的计!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在短短两日之内,凭空变出十万支箭!”
宴席散后,鲁肃匆匆追上诸葛亮,神色焦急:“孔明,你怎能轻易应下周都督的要求?十万支箭,莫说两日,便是十日也难凑齐!若届时无法交付,岂不有损蜀国颜面?”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子敬勿忧,亮自有妙计。”
鲁肃见他如此从容,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追问:“计将安出?”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低声道:“明日夜间,子敬可愿随我一行?”
鲁肃虽不明其意,但见诸葛亮胸有成竹,只得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