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滔滔,江夏城头,吴军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自周瑜中箭负伤后,东吴上下对关羽恨之入骨。周瑜卧病在床,胸口的箭伤仍隐隐作痛,但他的心思却一刻未停——如何报这一箭之仇?如何夺回南阳?
这一日,周瑜召鲁肃入内室密议。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苍白的面容,眼中却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子敬,我有一计,可令关羽自投罗网。\"周瑜低声道,声音虽虚弱,却透着狠厉。
鲁肃心中一凛,问道:\"公瑾有何妙计?\"
周瑜缓缓道:\"你亲自去宛城见关羽,就说前番攻打南阳实属误会,吴军愿撤兵回江东,请他来夏口商议换防之事。\"
鲁肃皱眉:\"关羽多疑,岂会轻易中计?\"
周瑜冷笑:\"正因他多疑,才会以为我不敢在重伤之际再动干戈。你且去,言辞务必恳切,就说我周瑜已病重不起,东吴愿与荆州重修旧好。\"
鲁肃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宛城府衙内,关羽正与诸将议事。忽报东吴鲁肃求见。关羽丹凤眼微眯,捋须道:\"子敬此来,必有所图。\"
鲁肃入内,恭敬行礼:\"关将军,前番误会,周都督甚是不安。今都督箭伤未愈,已命吴军撤回江夏,特请将军赴夏口商议换防之事,吴军愿意撤回江东,归还荆州江夏之地,以释前嫌。\"
关羽尚未答话,谋士王甫突然出列:\"主公不可!周瑜诡计多端,此番相邀,恐有诈谋!\"
鲁肃面色不变,叹道:\"王先生多虑了。周都督如今卧病在床,岂会再生事端?都督诚意相邀,只为两家重修盟好。\"
关羽沉吟良久,忽然大笑:\"好!既然子敬亲来相邀,关某岂能不给这个面子?三日后,我当亲赴夏口!\"
鲁肃大喜,告辞而去。
待鲁肃走后,王甫急道:\"主公,周瑜此计分明是要调虎离山!\"
关羽冷笑:\"我岂会不知?周瑜想用调虎离山之计,我偏要来个将计就计!\"
当即下令:\"黄忠、魏延率精兵两万,暗中屯驻章陵;周仓、关平随我赴宴,只带一千精兵。我倒要看看,周瑜能玩出什么花样!\"
夏口吴军大营,周瑜得知关羽答应赴约,苍白的脸上浮现出狰狞的笑容:\"关羽啊关羽,你终究还是上钩了!\"
他立即召集众将:\"韩当、凌统,你二人率三万精兵,趁关羽离城之际,再攻章陵!吕蒙,你在宴席四周埋伏五百刀斧手,待我掷杯为号,立即杀出!\"
吕蒙担忧道:\"都督,您的伤势...\"
周瑜厉声道:\"不必多言!此仇不报,我周瑜誓不为人!\"
三日后,夏口吴军大营张灯结彩,看似一片祥和。关羽仅带关平、周仓及一千精兵赴约。入营时,关羽丹凤眼扫视四周,见吴军士卒虽面带笑容,眼中却暗藏杀机。
酒宴设在临江高台之上,周瑜\"抱病\"出席,面色苍白,不时咳嗽。鲁肃作陪,频频劝酒。
酒过三巡,周瑜忽然举杯:\"关将军,前番误会,皆周瑜之过。今日特备薄酒赔罪,请满饮此杯!\"
关羽大笑:\"周都督客气了!\"举杯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周瑜手中酒杯突然坠地,\"啪\"的一声脆响——
刹那间,四周帷幕后冲出数百刀斧手!吕蒙一马当先,挺枪直取关羽:\"关羽受死!\"
关羽早有防备,青龙偃月刀横扫,将面前桌案劈为两半:\"周瑜小儿,果然奸诈!\"
关平、周仓立即护在左右。那一千精兵虽少,却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顿时与吴军厮杀成一团。
\"父亲快走!\"关平大喊,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连挑数名吴将。
周仓挥舞大刀,如猛虎下山:\"主公随我来!\"
关羽怒发冲冠,青龙刀所向披靡,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吕蒙见拦不住,急令放箭。箭如雨下,关羽肩头中箭,仍咬牙突围。
与此同时,韩当、凌统果然率军再攻章陵。黄忠立于城头,白须飘飘,冷笑道:\"吴狗果然中计!\"
魏延早已埋伏多时,待吴军过半渡河,突然杀出。韩当大惊,急令退兵,却被黄忠一箭射落头盔,狼狈逃窜。
关羽一路血战,终于突围至南郡樊城。检点人马,千名精兵仅剩三百余人,关平、周仓皆负轻伤。
\"周瑜!\"关羽怒发冲冠,一掌拍碎案几,\"此仇不共戴天!\"
夏口大营,周瑜得知关羽逃脱,韩当兵败,气得伤口崩裂,一口鲜血喷出:\"天不助我!\"
鲁肃急忙扶住:\"公瑾保重!来日方长啊!\"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生吴,何生蜀!\"言罢昏厥过去。
自此,吴蜀之仇,再无转圜余地。长江水滔滔,见证着这场惊心动魄的谋略对决,也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