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星桓执律使穿过层层由星光与法则构成的屏障,秦墨感觉周围的时空结构变得越来越稳固,法则气息也愈发古老与深邃。
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宇宙的脉络之上,呼吸间吞吐的都是最本源的道理。
最终,他们来到了一片看似无垠的虚空。
虚空中央,悬浮着一座并非由物质构成,而是由无数交织的概念丝线与因果轨迹编织而成的朴素阁楼。
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刻都在微妙地变化,仿佛是所有已知与未知规则的聚合体与具现化。
这便是巡天阁。
并非建筑,而是一种概念实体。
“巡天阁已至,秦道友请自行入内,璇光大人正在其中等候。”
星桓在阁楼外停下脚步,语气恭敬地说道,随后便转身离去。
秦墨定了定神,迈步走向那概念丝线编织的门户。
当他靠近时,门户自动流转,无声地为他敞开。
一步踏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维度。外部的一切景象与声音都消失了,只有无数流淌的法则光辉与静谧到极致的道韵。
这里没有桌椅,没有装饰,只有璇光巡天者那由星光构成的身影,静静地悬浮在中央,仿佛是整个概念空间的定盘星。
“晚辈秦墨,拜见璇光前辈。”秦墨躬身行礼。
璇光巡天者的“目光”落下,带着温和的力量,仿佛能抚平一切躁动。
“不必多礼。你此番在逻辑死域的表现,星桓已详细禀报。以筑涅初期之境,运用悖论之道化解‘自指循环’,挽救一界文明,更是引动秩序本源反馈……你的万象归流,确实未曾令我失望。”
“前辈过誉,晚辈只是侥幸有所领悟,恰逢其会。”秦墨保持谦逊。
“过谦便是虚伪。”璇光巡天者淡然道,“星轨之中,实力与潜力便是最大的资本。我召你前来,是有一事,或许与你之道途有莫大关联,但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秦墨心神一凛,知道正题来了。“请前辈明示。”
“你可知**彦初遗迹**?”璇光巡天者问道。
秦墨搜索记忆,无论是自身传承还是星轨见闻,都未曾听过此名。“晚辈不知。”
“不知也属正常。”璇光巡天者缓缓道,“‘彦初’,并非某个具体存在的名号,而是在涅盘之海某个古老传说中,对‘最初之因’,或者说‘第一推动力’的一种模糊指代。
而‘彦初遗迹’,便是与这个传说相关的、已知最古老也最神秘的遗迹之一。”
“最初之因?第一推动力?”秦墨心中震撼,这涉及到的层次,恐怕远超他目前的认知。
“不错。传闻在一切宇宙、一切法则、一切概念诞生之初,存在过一个不可名状的‘原点’。
‘彦初’便是后世对那个原点及其可能留下的痕迹的统称。
‘彦初遗迹’并非一处固定地点,它会随机在涅盘之海的某些特殊节点显现,每一次显现,都意味着莫大的机缘,也伴随着足以让巡天者陨落的危机。”
璇光巡天者的语气带着一丝凝重:“据古老记载,遗迹之中,可能蕴含着通往‘概念本源’终极奥秘的线索,甚至可能接触到‘有’与‘无’诞生之前的某种‘原始状态’。”
秦墨的心脏猛地一跳!通往概念本源的终极奥秘?有与无诞生之前的原始状态?这与他万象归流大道追求的终极目标,简直不谋而合!他道印核心那“创世源点”与“归墟终点”光点,甚至因此微微发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前辈的意思是……”秦墨强压下心中的激动。
“根据星轨最新监测到的法则涟漪推算,下一次‘彦初遗迹’的显现节点,很可能在‘边荒海’与‘沉寂渊’交界的‘万物归寂之域’附近,时间……大约在三百个星轨标准年后。”
璇光巡天者看向秦墨,“我欲派出一支先遣小队,提前前往‘万物归寂之域’进行勘探与前期准备。这支小队,需要一位对‘存在’与‘虚无’概念有独特理解,且道途包容、善于应对未知变数之人。”
他的意思不言而喻。
“前辈认为,晚辈是合适的人选?”秦墨问道。
“你的万象归流,兼具创生与归墟真意,更初步触碰了时空本源与逻辑悖论,潜力巨大。由你参与此次先遣任务,再合适不过。”璇光巡天者肯定道,“当然,风险我已言明。
‘万物归寂之域’本身就是涅盘之海中有名的险地,充斥着极致的寂灭之力与各种概念残渣。而彦初遗迹的显现,更会引动无法预知的法则风暴,甚至可能吸引其他强大的、乃至敌对的筑涅者乃至巡天级存在。”
“此行,你并非独自前往。小队由星桓带队,另有两位擅长不同领域的执律使同行。你们的任务是勘探环境,建立前哨,收集数据,并尽可能……找到安全接触遗迹显现核心的方法。若事不可为,以保全自身为首要。”
璇光巡天者说着,屈指一弹,三点流光飞向秦墨。
一枚是更加详细的“万物归寂之域”与“彦初遗迹”的相关资料玉简;
一枚是蕴含他一丝力量的保命符箓,可在危急关头激发,相当于巡天者一击之力;
最后一枚,则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灰色石头,散发着奇异的“非存在”波动。
“此乃‘寂虚石’,产自万物归寂之域深处,能一定程度上模拟‘虚无’状态,或可助你在那片区域更好地隐匿与行动。”
秦墨接过三样物品,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信息与力量,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风险与机遇并存。彦初遗迹的诱惑,对他而言实在太大。这关乎他大道根本的未来走向!
“承蒙前辈看重,晚辈愿往!”秦墨斩钉截铁道。
“好!”璇光巡天者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回去好生准备,仔细研读资料。三十年后,于星轨第七传送殿集合出发。”
……
离开巡天阁,回到临时居所,秦墨立刻沉浸在那枚资料玉简之中。
玉简内信息浩瀚如烟。
“万物归寂之域”,被描述为涅盘之海中的一片“法则坟场”。那里是许多宇宙彻底终结后,其残骸与寂灭概念的最终沉淀之地。环境极端恶劣,充斥着能侵蚀存在根基的“归寂之风”、扭曲时空的“记忆回响”、以及各种因概念碰撞而产生的“法则孽物”。寻常筑涅境深入其中,都有陨落之危。
而关于“彦初遗迹”的记载则更加模糊和传奇。它被描述为一个“不断自我定义又自我否定的悖论集合体”,每一次显现的形态都截然不同。有时是一座不断崩塌又重建的宫殿,有时是一棵同时蕴含生机与死意的古树,有时甚至只是一段不断循环、意义不明的古老信息流……但所有记载都提及,接触遗迹者,皆有巨大收获,但也大多付出了惨重代价,甚至有人因此道心崩溃,或彻底迷失于概念乱流之中。
“自我定义又自我否定的悖论集合体……”秦墨喃喃自语,这描述让他对那枚悖论种子的运用,又有了新的想法。
接下来的三十年,秦墨没有再接取其他任务,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他利用剩余的功勋点,在星轨库藏中兑换了一些能稳固心神、抵御概念侵蚀的宝物,以及一些关于高等时空应用、逻辑陷阱布置的典籍。
同时,他不断深化对“有无相生”太极漩涡与时空之道的融合,尝试将“寂虚石”的特性也初步融入自身隐匿手段之中。
他还反复推演那枚悖论种子,尝试开发出更多应对复杂概念环境的应用方式。
三十年准备期,转瞬即逝。
这一日,万法星轨第七传送殿。
星桓执律使一身轻甲,气息沉凝。他身边站着另外两位执律使。
一位是身着翠绿长裙、周身散发着浓郁生命气息的女子,名为**青萝**,擅长生命法则与治愈净化,对抵抗寂灭侵蚀有独到之处。
另一位则是笼罩在阴影中、气息若有若无的男子,名为**幽影**,精于隐匿、侦查与暗杀之道,是探索险境的绝佳斥候。
加上秦墨,这支四人先遣小队便集结完毕。
“诸位,此行目标‘万物归寂之域’,任务危险性想必都已了解。”星桓作为队长,神色严肃,“我等需精诚合作,互为倚仗。一切行动,以安全与任务为优先,个人得失次之。”
“明白。”秦墨、青萝、幽影皆点头应道。
“好,出发!”
星桓激活了超远距离跨域传送阵,强烈的空间波动将四人包裹,下一刻,他们已离开了万法星轨那相对安全的领域,朝着那片被称为“法则坟场”的险恶之地进发。
……
经过一段漫长而颠簸的时空穿梭,当周围的流光稳定下来时,一股难以形容的**死寂与虚无**之意扑面而来。
四人出现在一片昏暗、空旷的虚空之中。
这里没有星辰,没有光芒,甚至连“黑暗”都显得稀薄。放眼望去,只有无数漂浮的、如同灰烬般的宇宙残骸,以及如同背景噪音般无处不在的、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归寂之风”。
空间的质感粘稠而迟滞,时间的流速也似乎变得混乱不堪,时而凝滞,时而飞速流逝。
这便是**万物归寂之域**!
仅仅是置身于此,秦墨就感觉自身的“存在感”都在被慢慢稀释,道印运转都受到了一丝压制。青萝执律使周身生命光华流转,抵御着侵蚀;幽影则几乎与周围的“虚无”融为一体,难以察觉;星桓则撑起一道星轨光幕,为众人提供了一层基础防护。
“按照坐标,前哨基地预设位置在左前方三个‘寂灭刻度’处。”星桓辨认了一下方向,“此地不宜久留,归寂之风会逐渐削弱我等存在根基,尽快抵达预设地点,建立防线。”
众人点头,在星桓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向目标区域飞行。
沿途,他们看到了更多光怪陆离的景象:
一片凝固的、如同琥珀般的星云,其中封印着某个文明最后时刻的绝望呐喊;
一条流淌着黑色液体的“河流”,那液体是由纯粹的“遗忘”概念构成,任何接触它的信息都会被抹除;
甚至远远瞥见了一个巨大的、不断哀嚎的“意识集合体”残影,那是一个宇宙所有生灵死亡后怨念的聚合,在归寂之风中缓缓消散……
危险也无处不在。
一团看似无害的“概念浮游生物”突然爆开,释放出能扭曲认知的精神污染,被青萝以生命光辉净化。
一道无形的“时空断层”悄然出现,险些将幽影吞噬,幸得秦墨及时以时空之道感知并预警。
还有一次,他们遭遇了一群由“腐朽”、“凋零”概念凝聚而成的“寂灭兽”袭击,这些怪物没有理智,只有吞噬一切“存在”的本能,最终被四人合力击退。
经过一番有惊无险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预设地点——一块相对稳定、规模巨大的、如同山脉般的宇宙残骸。
“就是这里了。”星桓停下身形,“以此地为基,布设‘星轨定锚大阵’,可一定程度上抵御归寂之风,并作为我们探索的据点。”
建立前哨基地的过程同样不轻松。需要清理残骸上固有的寂灭气息,刻画复杂的法则阵纹,并注入庞大的能量。四人分工合作,星桓主持大阵核心,青萝净化环境,幽影警戒四周,秦墨则负责以时空之道稳定基地周边的空间结构,并尝试布置一些隐匿与预警的逻辑陷阱。
耗费了数月时间,一座散发着微弱但稳定星光的简易前哨基地,终于在这片死寂的领域中建立起来。虽然简陋,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众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休整与庇护之所。
基地建成后,真正的勘探工作才正式开始。
四人分成两组,轮流外出勘探,收集“万物归寂之域”的环境数据,并搜寻任何可能与“彦初遗迹”显现相关的蛛丝马迹。
秦墨与幽影一组。
幽影的隐匿能力极强,而秦墨的时空之道与对概念波动的敏锐感知,则能很好地互补。
在一次深入“归寂之风”源头的勘探中,他们发现了一条隐藏在扭曲时空褶皱下的**隐秘路径**。这条路径由某种奇异的、不断生灭的“可能性微尘”铺就,指向区域深处一个连寂灭之风都似乎要绕行的地方。
“这里的法则残留……非常古老,而且……矛盾。”秦墨感知着路径尽头传来的微弱波动,眉头紧锁。他感觉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与他道印中的“创世源点”和“归墟终点”都有共鸣,却又截然不同,仿佛更加……原始。
“有发现?”幽影的声音直接在秦墨心神中响起。
“不确定,但值得一探。”秦墨沉声道,“不过,我感觉前方有巨大的风险。这种矛盾感……很像资料中描述的,遗迹显现前的某种‘预兆’。”
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隐秘路径前进,越是深入,周围的环境就越是诡异。物质与能量的界限变得模糊,时间与空间失去了意义,甚至连“存在”与“虚无”的概念都开始摇摆不定。
终于,在路径的尽头,他们看到了一幕令人震撼的景象——
一片绝对“空无”的区域中央,悬浮着一颗不断在“有”与“无”之间闪烁的**光卵**。
它时而凝聚为实体,散发出开天辟地般的创世辉光;时而又彻底消散,化为连“空”都谈不上的绝对虚无。
在这生灭循环中,无数基础法则的碎片如同星环般环绕其流转,但又不断被其生灭的力量撕裂、重组。
而在这光卵的下方,一片由凝固的寂灭概念构成的“礁石”上,赫然盘踞着一头体型庞大、形态不定、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贪婪与吞噬**意蕴的恐怖存在!
它的气息,比秦墨之前遭遇的“虚无之噬”更加古老、更加纯粹、更加可怕!其层次,赫然达到了**筑涅境后期**,甚至可能触摸到了“概念本源”中“吞噬”的一面!
这头“概念孽物”似乎也察觉到了两人的到来,那没有固定形态的躯体上,裂开了无数双充满饥渴的“眼睛”,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它守护着那颗奇异的光卵,仿佛将其视为了自己的禁脔!
“不好!是‘吞界之魇’!快退!”幽影发出一声急促的警告,身形瞬间变得模糊,就要融入阴影撤离。
但已经晚了!
那吞界之魇发出一阵无声的咆哮,一股恐怖的吞噬领域瞬间展开,笼罩了方圆万里!秦墨和幽影感觉自身的道韵、神识、甚至存在概念,都如同陷入泥潭,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拉扯着,投向那张无形的巨口!
秦墨脸色剧变,他终于知道,彦初遗迹的机缘,果然伴随着足以致命的危机!这头守护在遗迹预兆点旁的“吞界之魇”,绝非他们现在能够抗衡的存在!
生死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引动了璇光巡天者赐予的保命符箓,同时全力催动万象归流道印,“有无相生”太极漩涡与时空之道运转到极致,对抗着那恐怖的吞噬之力!
“走!”
符箓爆开,巡天者一击之力化作一道撕裂吞噬领域的星光,暂时开辟出一条生路。秦墨一把拉住几乎要被吞噬之力定住的幽影,施展出极限的时空遁术,沿着来路疯狂逃窜!
身后,传来吞界之魇暴怒的嘶鸣与更加恐怖的吞噬波动……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彦初遗迹”的预兆,便以如此惊险的方式告终。秦墨深知,想要真正接近那神秘的光卵,探索彦初遗迹的奥秘,他们必须想办法,先过了“吞界之魇”这一关。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万物归寂之域的深处,还不知道隐藏着多少未知的危险与挑战。
筑涅境初期的秦墨,在这片法则的终极坟场,迎来了他修行路上迄今为止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