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明堂唤来胜保、苗沛霖、张化雨三人,围着八仙桌坐定,茶盏刚端,他便眉飞色舞开腔。
“胜保大人呐,您瞅瞅这局势——咱傅大帅挥师南下,巴蜀那地界儿的官兵,跟见了虎狼的兔子似的,窜得比箭还快!”
“杜文秀在云南闹腾得欢,贵州苗寨的兄弟也嗷嗷待哺,就等咱们一声号子,保管加入我革命军!”
说罢,还拍了拍腰间空荡荡的刀鞘“就缺您这把‘宝刀’入鞘喽!”
胜保斜眼瞅他,鼻孔哼气:“赫师长这话,听着像叫花子夸元宝——光打雷不下雨!如今我胜某落魄如丧家犬,加入与不加入,有何分别?”
赫明堂一拍大腿,笑得茶沫子溅了满桌:“哎哟,您这可是‘珍珠蒙了尘’!若您主动投来,咱给您摆个‘金交椅’,封个‘镇军大元帅’;若您被迫归顺,顶多算个‘看门老黄狗’——好歹有肉骨头啃!”
苗沛霖噗嗤笑出声,差点呛了茶水。
苗沛霖捻着鼠须接茬:“赫兄这比喻妙极!胜保兄若来,咱这儿‘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您便是那‘云头鹤’;若不来,嘿嘿,待咱们席卷天下时,您可就成‘雨地里淋湿的鹌鹑’啦!”
张化雨点头哈腰附和:“正是!如今局势如棋,胜保兄这步棋走对了,日后青史留名,可比那‘跳梁小丑’强百倍!”
胜保被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逗得哭笑不得,抖袖叹道:“你们这哪儿是招贤,分明是‘诓猪进圈’!”
赫明堂摆手:“哎,非也非也!您这‘猪’可是‘金猪’,浑身是宝!若您真无价值,咱早拿您换十石粮草,哪还费这唾沫星子?”
说罢,还冲苗、张二人挤眉弄眼,“二位仁兄,咱可都指着胜保兄这‘金字招牌’唬人呢——朝廷见他投咱,保管吓得尿湿裤裆!”
苗沛霖立马接戏,拱手作揖:“胜兄若来,咱立马宰三头肥猪庆贺,管叫您吃个‘满嘴流油’!”
张化雨亦笑:“对!再给您配个‘暖被窝的俏丫鬟’,保管比那青楼头牌还水灵!”
胜保老脸一红,啐道:“呸!一群混账,当老子是酒囊饭袋?”
话虽硬,眼角却瞟向赫明堂递来的“诚意”——一匣子黄灿灿的金元宝。
赫明堂见火候到,慢悠悠添柴:“胜保兄,您如今如果回到清营,就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日。”
咱这儿却是‘春日的秧苗’,越长越旺!您若投咱,荣华富贵不说,还能搏个‘反清英雄’的名头,总比日后被朝廷当‘破鞋’扔了强吧?”
“再说了从您关押湖北巡抚严树森,陕西巡抚瑛棨,甘肃提督马德昭,知州濮尧,还有苗沛霖,马升,马百龄等人跟着您反叛,您觉得你还能回到朝廷吗?”
胜保喉头滚了滚,终拍桌应下:“罢了!老子就赌这一把!不过先说好,金元宝得先兑一半,丫鬟……得挑身段好的!”
满堂哄笑中,赫明堂拍掌叫绝:“得嘞!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咱革命军,又添一员‘福将’!”
苗、张二人忙给胜保斟酒,贺声如潮。
窗外风过,似在嘲那“福将”屁股下,早被赫明堂埋了颗“定时雷”
——待胜保和苗沛霖无用之日,自有后招收拾这“墙头草”。
随后赫明堂定了定心神道:“不过我还希望胜保大人您能够劝降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固原提督孔广顺,以及马德昭,瑛棨,严树森等人”
胜保听后,心中暗忖,这赫明堂胃口可真不小。
但自己既已应下加入革命军,也不好推辞。
他轻咳一声道:“此事我尽力而为,不过这几人并非轻易能劝降之辈,还需从长计议。”
赫明堂笑道:“胜大人有此心意便好,若能劝降他们,我革命军实力必将大增。”
“到时候我会上表大帅,您最起码一个中将军衔少不了的!”
苗沛霖,马升二人顿时喜笑颜开。
胜保微微点头,心中却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他深知这些人对朝廷的忠诚,劝降谈何容易,不过这也是自己在革命军阵营站稳脚跟的一个机会。
这边的多隆阿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终于成功收复了西安。
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却是极其惨重的,他的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
尽管如此,多隆阿还是勉强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一部分任务。
可是,如今的关中地区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首先,这里已经没有了人口,百姓们要么逃亡他乡,要么在战火中丧生,要么被革命军迁徙至庆阳等地,导致这片土地变得人烟稀少。
其次,官员们也都纷纷逃离,使得地方行政管理陷入瘫痪状态。
最后,粮食更是极度匮乏,无法满足军队和百姓的基本需求。
面对这样的局面,多隆阿不禁感到忧虑重重。
他原本计划肃清西安东部的敌军,但实际上革命军的主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
相反,多隆阿自己的军队却损失惨重,这无疑给他的下一步军事计划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就在多隆阿苦思冥想之际,雷正绾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请求朝廷支援吧!”
他认为,以目前的状况,仅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恐怕难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多隆阿听后,心中有些犹豫。
他感慨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陕回竟然如此难以对付!”
然而,经过一番思考,还是决定采纳雷正绾的建议。
毕竟,现在最要紧的是将收复西安的捷报传递给朝廷,让朝廷了解他们的战果。
多隆阿沉思片刻,唤来笔墨纸砚,准备给朝廷写信。
他提笔蘸墨,神情凝重。
信中先是详细描述了收复西安的艰难过程,提及麾下将士们如何浴血奋战,虽损失惨重,但终不负朝廷重托。
接着,多隆阿如实汇报了关中当下的困境,人口流失、官员缺失、粮食匮乏,直言这对下一步军事行动极为不利。
对于革命军主力未损一事,他也未隐瞒,分析了局势的严峻性,强调需朝廷尽快给予支援,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
最后,多隆阿表明自己将坚守职责,尽最大努力稳定局面,等待朝廷的指示。
写罢,他吹干墨迹,仔细将信折好,唤来亲信,郑重地将信交予对方,嘱托务必尽快送往京城。
亲信领命而去,多隆阿望着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对局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