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点点头,在赵老六的搀扶下,回到了山庄内专门为他准备的客房。房间宽敞明亮,窗外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李炫盘腿坐在床上,双手结印,开始运转“周天搬运法”,缓缓恢复体内枯竭的灵力。
四个鬼魂室友也安静地守在幽冥刃里。
李炫闭目调息,体内的灵力如同干涸的河床,正一点点被重新注满。他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恢复了些许血色。
赵老六很是体贴地及时差人将参汤递到他面前:“李道长,喝点参汤补补元气。”
李炫睁开眼,接过碗,一饮而尽。参汤入腹,一股暖流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疲惫感顿时减轻了不少。
“谢谢。”李炫轻声道。
陈老太的声音传来:“小炫子,你这次消耗太大了,明天别急着干活,好好休息一天。”
李炫摇摇头:“不行,柳仙祠还没修复,井水的净化也只是暂时压制,必须尽快处理。”
张明远吐了个烟圈:“那也得等你恢复了再说,你现在这样子,连张符都画不出来。”
李炫苦笑了一下,知道张明远说得没错。他现在的状态,确实不适合再施展任何法术。
“好吧,明天先休息一天。”李炫妥协道,“后天再处理柳仙祠的事情。”
夜深人静,李炫躺在床上,却依旧无法彻底放松。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几天的经历——赤练姬的突袭、井水的异变、赵明体内的血契、佐藤一伙人的突然撤离......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不安。
“佐藤他们到底带走了什么?”李炫低声自语,“那口井里,真的只是龙心的余韵吗?”
幽冥刃微微震动,苏婉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别想太多,先休息。等恢复了,我们再查。”
李炫点点头,闭上眼睛,终于沉沉睡去。
第四天。
清晨,清泉山庄笼罩在薄雾中。李炫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浑身骨骼如同散了架一般酸痛。
“小炫子,你醒了?”陈老太的声音从供桌方向传来。
李炫揉了揉太阳穴,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连续三天高强度施法,昨晚为赵明驱除血契后几乎虚脱。他强撑着坐起身,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药汤。
“赵老六送来的,”张明远叼着烟解释道,“说是山庄老中医配的补气汤。”
李炫端起碗一饮而尽,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的药液滑入喉咙,顿时感到一股暖流从胃部扩散到四肢百骸。他长舒一口气,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又干透了好几回,散发着一股酸臭味。
“得洗个澡...”李炫嘟囔着,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浴室。
热水冲刷着身体,李炫闭目感受着体内灵力的恢复情况,体内的灵力已经恢复了七八成,看来自己修行的《天罡正法》当真神奇。
洗漱完毕,李炫走出房间,发现赵老六早已在门外等候,手里捧着一套崭新的藏青色道袍。
“李道长!”赵老六满脸堆笑,“赵总今早就能下床走动了,特意让我来感谢您。”
李炫接过道袍换上,布料柔软舒适,显然是上等丝绸所制:“赵总恢复得如何?”
“好得很!”赵老六搓着手,“就是身子还有点虚,老中医说调养半个月就没事了。”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问,“那个...李道长,您看咱们山庄那口井...”
李炫明白他的担忧:“井水已经净化完毕,但柳仙祠需要重新修葺开光,否则镇不住井中龙气。”
“这个好办!”赵老六拍着胸脯,“我这就叫工人来,您说要怎么修就怎么修!”
“李道长,早餐已经准备好了,您先吃点东西吧!”
李炫点点头,跟着赵老六来到餐厅。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早点——清粥小菜、包子油条、现磨豆浆,甚至还有一碗特制的药膳汤。
“这是......”李炫有些疑惑。
赵老六笑道:“赵总特意吩咐厨房给您准备的,说是补气养神的。”
李炫心中一暖,没想到赵明还挺细心。他坐下来,慢慢享用早餐。饭毕,他擦了擦嘴,对赵老六说道:“今天我要修复柳仙祠,需要准备一些东西。”
赵老六连忙点头:“您说,我马上去办!”
李炫列了一张清单:“朱砂、黄纸、香烛、五谷杂粮、一块上好的桃木,还有......”他顿了顿,“一只活公鸡。”
赵老六一愣:“公鸡?”
李炫解释道:“柳仙祠为邪祟所污,阴气积聚,需要用公鸡的血来破煞。”
赵老六恍然大悟:“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
赵老六办事效率极高,不到两小时,所有材料便准备齐全。李炫站在柳仙祠前,望着这座被佐藤一伙人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古庙,心中感慨万千。祠堂屋顶的瓦片碎裂大半,门框歪斜,墙壁上还残留着赤练姬留下的蛇形血痕,散发着淡淡的腥臭味。
“李道长,您看从哪儿开始修?”赵老六搓着手问道。
李炫环顾四周,沉声道:“先清理污秽,再重塑金身。”
他取出一张“净秽符”,点燃后绕着祠堂缓步行走,口中念诵《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清净经》。符纸燃烧的青烟所过之处,墙壁上的血痕如同被无形之手擦拭,逐渐褪去。
“工人们可以进来了。”李炫收起符灰,对赵老六说道,“记住,所有被污染的砖瓦必须全部更换,一根钉子都不能留。”
二十多名工人立刻忙碌起来,小心翼翼地拆除破损的屋顶和墙壁。李炫则手持罗盘,在祠堂周围丈量方位,不时在地面插下一根桃木钉作为标记。
“咦?这是......”一名工人突然惊呼。他掀开一块地砖,向下开挖不到一米竟露出一截森森白骨!
李炫快步上前,蹲下身仔细查看。那是一个成年人的手骨,指节粗大,显然属于男性。更诡异的是,骨头上刻满了细密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青光。
“果然如此。”李炫脸色凝重,“佐藤他们在此地布下了‘人骨镇’,用枉死之人的骸骨镇压柳仙灵力。”
赵老六吓得脸色发白:“这、这是谁啊?”
李炫轻轻拾起手骨,沉声道:“至少埋了几十年,应该是当年那群被鬼子杀害的人。”他转头吩咐,“继续挖,但不要用手碰,用桃木铲。”
工人们战战兢兢地继续挖掘,很快又发现了更多骸骨——七具完整的骨架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每具骨头上都刻着不同的邪咒。
李炫取出一叠黄纸,咬破指尖在每张纸上画下“往生符”,轻轻盖在骸骨上。符纸接触骨头的瞬间无火自燃,幽蓝的火焰中隐约传出几声如释重负的叹息。
“尘归尘,土归土......”李炫低声诵念往生咒,直到最后一点蓝焰熄灭。他转向赵老六,“准备七口小棺材,盛敛这些遗骨,择日安葬。”
赵老六连连点头,赶紧派人去办。
李炫站在挖掘出的七具骸骨前,神色凝重。这些白骨上刻满的邪咒已经发黑,显然是被东瀛人用极其阴毒的手法处理过。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具骸骨,发现他们的天灵盖上都钉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钉。
“这是‘锁魂钉’......”李炫声音低沉,“东瀛人不仅杀了他们,还用邪术禁锢他们的魂魄,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
赵老六听得浑身发冷,颤声道:“李、李道长,这......这也太狠毒了吧?”
李炫点点头,目光冷冽:“东瀛九菊一流的手段向来如此,他们用活人祭祀,再以邪术镇压亡魂,借此增强自己的力量。”
他站起身,对赵老六说道:“这些骸骨必须妥善安葬,另外,这件事得报给警方。”
“报警?”赵老六一愣,“这......这都几十年前的事了,警察还能管吗?”
“当然要管。”李炫语气坚定,“这是战争罪行,必须记录在案。东瀛人欠下的血债,迟早要还。”
赵老六咬了咬牙,点头道:“好,我这就联系地方派出所!”
李炫点点头,又取出一叠黄纸,迅速画下七张“镇魂符”,分别贴在七具骸骨上,防止残留的阴气作祟。随后,他指挥工人们小心地将骸骨收敛,暂时安置在祠堂偏殿,等待警方处理。
警方很快赶到,带队的是当地派出所的刘所长。他听完李炫的解释,又查看了那些刻满符文的骸骨,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这......这简直是丧尽天良!”刘所长愤怒地说道,“这些骸骨上的符文,明显是某种邪术!”
李炫点头:“这是东瀛九菊一流的‘锁魂术’,他们用活人祭祀,再以邪术镇压亡魂,借此汲取力量。”
刘所长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李先生,这件事我们会立刻上报市局,甚至省厅!这些骸骨我们会带回去做进一步鉴定,作为东瀛人罪行的证据!”
李炫微微颔首:“麻烦刘所长了。另外,这些亡魂被镇压多年,怨气极重,安葬时最好请道士超度,以免阴气不散。”
刘所长连忙答应:“放心,我们会妥善处理!”
送走警方后,李炫重新回到柳仙祠的修复工作上。工人们已经清理完被污染的砖瓦,新的梁柱也已经架好。李炫亲自在祠堂四角埋下“五帝钱”和“雷击木钉”,确保地基稳固,邪祟不侵。
“李道长,您看这神像怎么处理?”赵老六指着那尊被砸毁的柳仙神像问道。
李炫沉吟片刻,道:“重塑金身,必须用上等香樟木,再请匠人按照古法雕刻。”
赵老六立刻拍胸脯保证:“没问题!我已经联系了省里最好的木雕师傅,三天内就能完工!”
李炫点点头,又取出一张黄纸,用朱砂写下“柳仙归位”四个大字,贴在祠堂正中央的梁上。随后,他让工人们在祠堂周围撒上雄黄和朱砂,彻底清除残留的阴气。
三天后,新的柳仙神像终于完工。这尊神像高约两米,通体由百年香樟木雕刻而成,柳仙面容慈祥,手持柳枝,脚下盘绕一条青蛇,栩栩如生。
李炫亲自检查了神像的每一处细节,确认无误后,对赵老六说道:“今日午时,开光请神。”
午时三刻,阳气最盛之时,李炫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站在柳仙祠前。祠堂内外已经清理一新,香案上摆满了供品——三牲、五谷、鲜果、清酒,还有那只活公鸡。
“吉时已到,请神入位!”李炫高声喝道。
八名壮汉抬着柳仙神像,缓步走入祠堂,将神像安放在正殿中央的莲花座上。李炫取出一枚“辟邪珠”,嵌入神像的眉心,又用朱砂笔在神像双目各点一笔,口中念道:
“开汝天眼,观世间善恶;点汝灵光,镇八方邪祟!”
话音刚落,神像的双目似乎微微一亮,整个祠堂内顿时弥漫着一股清灵之气。
李炫又取出一张“五雷符”,贴在神像背后,继续念咒:“五方雷神,护法真灵,邪魔退散,正气长存!”
咒语念毕,符纸无风自燃,化作一缕青烟融入神像之中。
最后,李炫提起那只活公鸡,用桃木剑轻轻划破鸡冠,取血滴入一碗清水中。他手持血水,缓步绕行祠堂一周,每走七步便洒下一滴,口中念诵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血水洒完,整个祠堂内的气息彻底清明,再无半点阴邪残留。
“礼成!”李炫高声道,“柳仙归位,邪祟退散!”
祠堂外,围观的工人们和山庄员工纷纷跪拜,虔诚上香。赵明也拖着虚弱的身子前来参拜,脸上满是敬畏之色。
柳仙祠修复完毕后,李炫又带着工人们重新调整了山庄的风水格局。他让人在古井周围砌了一圈白玉栏杆,并在井台上刻下“镇龙文”,确保井中龙气不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