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无忌想要从东汉入山海关回到辽东,这一打算也被诸葛亮算到,因此李世民特派鱼俱罗,韩擒虎,定彦章领玄甲军两万在入汉边境埋伏!
然而他们这一打算落空了,因为霍无忌在郭嘉的建议下,并未从唐国境内走,而是走燕国边境进入了东岳山来到了崇山城!
来到纵横书院山下,霍无忌感慨万千,几年前自己从书院下山,进入天下权利的纷争牌局,这些年查贪除奸,灭白莲,平内乱,东征五胡,西定长安!燕然勒石,功绩虽比不上父辈,但也没辱没镇东王的威名!
如今的夏国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战火四起。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霍无忌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祸乱天下!”霍无忌喃喃自语道,这是当年袁天罡和李淳风为他所算的半卦。如今,他决定要让这两位当世奇人补全这另一半的卦象,以揭示自己未来的命运走向。
霍无忌命令黑云骑在山下严密戒备,确保上山之路的安全。随后,他带领着郭嘉、李存孝和李元霸一同登上了纵横书院。
进入书院后,他们径直走向仁善堂。堂内,孟夫子的身影显得越发苍老,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见到霍无忌等人的到来,李淳风和袁天罡相视一眼,似乎早已料到今日之事。应霍无忌的要求,他们再次摆开阵势,起卦预测。
卦象在他们的推演下逐渐显现,而霍无忌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那神秘的卦象,心中暗自祈祷着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指引。
李淳风以龟甲起卦轻声说道:“劫火焚世八荒哀,龙战于野血玄黄。黑蛟出渊裂九鼎,白骨堆山铸王庭!祸乱天下,血浪吞八荒!——蛟鳞过处,王朝倾颓,万姓哀嚎!此为王爷上卦之谶言!”
霍无忌闻言并无表情,这些年他确实造了不少杀戮!但他也从未后悔!王权霸业从来都是尸骨堆积的!
孟夫子轻咳一声缓缓道:“祸乱者,非其罪也,实乃天道刍狗!世势使然!”
李淳风面色凝重地站在大殿中央,他双手一挥,只见一只龟甲缓缓地落在地上。龟甲上的纹路错综复杂,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袁天罡见状,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罗盘,他将罗盘放在龟甲旁边,仔细观察着龟甲上的纹路与罗盘上的刻度。片刻之后,袁天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他按照龟甲上的纹路对应着天上的星辰,开始在一张黄纸上写下了下半卦的谶语。
就在这时,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殿中的灯烛被狂风吹得闪烁不定,随时都有可能熄灭。霍无忌站在一旁,手中紧握着一块玉佩,他的目光凝视着天空,仿佛能透过云层看到那隐藏在背后的神秘力量。
在这一刻,霍无忌的双眼突然射出两道金色的光芒,如同两道利剑一般,直冲向那遥远的斗府。那光芒所过之处,风云变色,天地为之震撼。
然而,这奇异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少顷,乌云渐渐散去,风雷也逐渐停歇下来。孟夫子急忙划开火折子,点亮了烛台。当他抬起头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那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竟然口吐鲜血,双双倒在地上,已经没有了气息。
袁天罡的身前还有他写下的谶语:乱世蛟噬九重天,尸山踏碎冕琉悬,莫道煞星无帝座,血洗金銮我登巅,劫火焚世八荒哀,龙战于野血玄黄;忽有金甲裂云出,定鼎九州收天光!
霍无忌惊道:“怎么会这样?他们怎么死了!”
孟夫子叹气道:“泄露天机者,天必谴之!”
霍无忌倒吸一口凉气,真没想到请他们算卦是真要命的!
“那后半卦什么意思?”
孟夫子解说说道:“九鼎归心,玄甲定乾坤!龙旗所指,兵戈永息,四海跪臣!”
霍无忌疑惑道:“什么意思?你直说!”
孟夫子轻轻一笑道:“你的上卦是祸乱天下,下卦则是九鼎归一!直说就是,你!是真命天子!”
“原来如此!”霍无忌点头道:“多谢孟夫子,日后再帮你翻修纵横书院,我还要回辽东,您帮我安葬了两位先生吧!”
孟夫子点了点头,又叮嘱道:九鼎者,非其求也,终是民心所载。望你荡清浑烛,还仁德以安天下!”
霍无忌点头道:“学生谨记于心!”
解了心中困惑,霍无忌连夜离开东岳山,进入东汉境内!
与郭嘉商议后,派人传令给韩信,立即撤兵回辽东!
而在许昌的韩信接到霍无忌的命令后却是犹豫不决,他一路打曹操,连战连胜,连许昌都打下来了,收编的军士多达四十万,这个时候撤兵等于前功尽弃!
同行的贾诩看出了韩信心中所想,劝言道:“王爷此时回辽东必是为了平定内乱,如今陛下与太子皆亡,我们王爷坐拥辽东百万雄师,正是问鼎夏国的大好时机,将军战必胜攻必克,此时正该回去辅助王爷平定内乱啊!”
韩信皱眉道:“可是……我们就差一步就能打下东汉,此时撤兵太过可惜!”
“将军!”贾诩笑道:“即便你打下东汉,杀了曹操又能如何?要长久安治吗?军中将校多来自辽东,夏国不稳则辽东必危,没有王爷的支持你如何治理东汉!还是说……将军别有用心?”
“不不不!”韩信急忙摆手道:“我韩信对王爷之忠心,天地可鉴!绝无二心!军师不要误会!”
贾诩点头道:“将军之心,吾自然知晓,只是如今王爷正是用人之际,将军若不回兵,难免受人非议!再者,只要王爷坐上夏国龙椅,我等才能后顾无忧,到时将军奉皇命,天下哪里不能打?区区一个东汉何必急于一时?”
韩信沉默点头道:“军师言之有理!我们这就回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