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承天之都郊外的“翠湖别墅区”,赵老四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景象。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慢点跑,别摔着!”
宽敞的客厅里,赵老四正手忙脚乱地追着一个刚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的胖小子。
这小子是他的大老婆孙丽生的,取名赵兴国。
而在客厅另一边的柔软地毯上,二老婆李娟和三老婆王梅,正一人抱着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小声地聊着天。
这两个,是赵老四的二儿子赵振华和三儿子赵安邦。
曾经连饱饭都吃不上的光棍汉赵老四,如今已经是一位拥有三位妻子、三个儿子、住着上下两层带花园的大别墅的成功人士了。
“你个当爹的,就不能稳当点?看把孩子给吓的。”
孙丽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从厨房走出来,嗔怪地瞪了赵老四一眼。
“嘿嘿,这小子,劲儿大着呢!随我!”赵老四一把将儿子抱起来,在他胖乎乎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他环顾着自己的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满足与感慨。
明亮的落地窗,柔软的沙发,桌上摆着吃不完的水果零食,这一切,在以前,是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当家的,你今天不当值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李娟抱着孩子,柔声问道。
“今天轮休。”
赵老四将儿子放在沙发上,自己也一屁股坐了下来,舒坦地叹了口气,“正好,刚才去后勤处领了这个月的福利,你们猜猜,这个月多了点啥新鲜玩意儿?”
他神秘兮兮地从脚边的一个大帆布袋里,掏出了几个用冰块包裹着的、真空包装的袋子。
“这是什么?鱼吗?”王梅好奇地凑了过来。
“鱼?”赵老四哈哈大笑,“这可不是一般的鱼!你们看这个!”
他拿起一个袋子,只见里面装着一只巨大的、橙红色的蟹钳,几乎有他半个小臂那么长。
“这叫‘巨神蟹’!听后勤处的人说,是咱们王国的探险队,从北边一个叫‘北海’的地方弄回来的!据说那地方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可海里的好东西,多得数都数不清!”赵老四的语气里充满了炫耀和自豪。
“这么大的螃蟹腿?能吃吗?”王梅惊讶问道。这可比帝王蟹还要大五倍。
“当然能吃!后勤处的人说了,这玩意儿,清蒸一下,味道鲜美无比!而且,这还不是最稀奇的。”
赵老四又掏出另一袋东西,里面是几块切好的、呈现出诱人粉白色的鱼肉。“这个,叫‘雪花鱼’,据说生活在几百米深的海底,肉质嫩得跟豆腐一样。还有这个,叫‘蓝壳贝’,煮汤喝,大补!”
他一样一样地往外拿,就像一个献宝的孩子。这些新奇的海产,让三个女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都是发给我们的?”小芳难以置信地问道。
“那当然!”赵老四拍着胸脯说:“这可是‘特级儿童福利’!咱们王国现在有规定,凡是家里有三岁以下婴幼儿的,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高营养生鲜包’。陛下说了,孩子的营养,是王国的未来,绝对不能含糊!咱们家有三个小子,所以能领三份!以后啊,顿顿让你们吃海鲜,吃腻为止!”
“陛下……真是天神下凡啊……”王梅抚摸着那冰冷的包装袋,眼眶有些发红。
“行了行我了,都别愣着了。娟儿,你手艺最好,今晚就你主厨,咱们尝尝这‘巨神蟹’到底是个什么味儿!”赵老四意气风发地一挥手:“我去地下室,把我藏的那瓶‘王国一号’拿出来!今天,咱们家,开个洋荤!”
夜幕降临,赵老四家的餐厅里,灯火通明,香气四溢。
巨大的蟹腿被蒸得通红,摆在盘子中央,旁边是奶白色的鱼汤和几样精致的小菜。
赵老四拧开那瓶贴着简陋标签,却是王国酒厂第一批出产的、用纯粮酿造的白酒,给自己满满地倒上了一杯。
他看着围坐在桌边的三个妻子和三个熟睡的儿子,看着桌上丰盛的、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晚餐,一种滚烫的情绪在胸中激荡。他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我,赵老四,就是个大老粗,不会说什么好听的。”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我知道,咱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能住大房子,吃上海鲜,老婆孩子热炕头,全都是因为谁。”
他朝着皇宫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第一杯酒,我敬陛下!没有陛下,就没有我们一家子!祝陛下万寿无疆!”
他一仰脖,将杯中辛辣的白酒,一饮而尽。
窗外,承天之都的万家灯火,汇成一片璀璨的星河,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
这是一个正在蓬勃生长的王国,一个充满了希望与活力的家园。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那个遥远的,被发现不久的,冰冷而富饶的——北海。
北海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充满了艰辛、牺牲与坚韧的远征。
随着王国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
虽然承天之都周边的区域相对富饶,但林风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片安逸的摇篮。他的办公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由卫星测绘和地面勘探队伍的情报汇总而成的星球地图。
地图的大部分区域,都标注着“辐射区”、“沙漠”、“未知”等字样。只有承天之都所在的这片大陆,被详细地描绘出来。
“我们对这颗星球的了解,依然不足百分之五。”林风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片广袤的、代表着北方的白色区域。
在他的面前,站着王国最高级别的几位官员。建设部长李援朝,农业部长张德厚,以及勘探部队的总司令,陈岩。
“陛下的意思是……我们要向北进军?”陈岩问道,他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军人。
“不是进军,是探索。”林风纠正道:“我们的粮食产量,虽然在张部长的努力下,连年翻番,但未来的挑战依然巨大。我们需要新的蛋白质来源。我们的工业,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北方那片未知的土地,可能蕴藏着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可是陛下,”建设部长李援朝面露难色:“通往北方的道路,异常艰难。我们的勘探队最远只推进到北纬六十度附近,那里的气温在冬季会下降到零下四十度,常年被冰雪覆盖。普通的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建设道路的成本和难度,也是天文数字。”
“那就建造能够适应环境的车辆,那就投入不计成本的资源去修路。”
林风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不要听困难,我只要结果。我要在两年之内,看到一条能够让重型卡车,从承天之都,直达北极圈的公路。我将其命名为——‘破冰者’之路。”
“陈岩。”林风转向他的勘探总司令。
“到!”陈岩立刻立正。
“我给你两个加强的勘探营,最好的装备,最充足的补给。你的任务,就是在‘破冰者’之路修通之前,作为先遣队,率先抵达北方冰盖的边缘,建立一个前进基地,并对那片传说中的海洋,进行初步勘探。”林风的眼神锐利如刀,“我要知道,那片海里,到底有什么。”
“保证完成任务!”陈岩没有任何犹豫,大声回答道。
命令一下,整个王国都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破冰者”之路的修建,成了一项举国工程。数以万计的工人,在魏承业这样的顶尖工程师的带领下,开进了北方的冰原。他们面对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永久冻土带,是第一个拦路虎。
恐怖的暴风雪,是第二个敌人。
但没有什么,能阻挡王国的决心。林风的意志,就是这个国家最高的法律。
无数的资源,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条战线上。特制的耐低温水泥、高强度合金钢材、大马力的工程机械、以及能保证工人们在零下四十度环境下,也能吃上热饭的后勤保障车……
与此同时,陈岩率领的先遣队,则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极地远征”。
他们乘坐的,是王国兵工厂专门为这次任务改装的“远征者”六轮重型越野车。
这种车轮胎比人还高,底盘经过特殊加固,车厢内有完善的供暖和维生系统,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证车内人员连续生存一个月。
车队像一支钢铁的驼队,在茫茫的雪原上,艰难地开辟着道路。
他们每天前进的距离,往往只有几十公里。导航员需要时刻对照卫星地图和地质雷达,避开那些被积雪覆盖的冰裂缝。机械师们则几乎每天都要在刺骨的寒风中,对车辆进行检修和维护。
“司令,我们又有一辆车的发动机缸体被冻裂了。”通讯器里,传来三号车队长的报告,声音因为寒冷而有些发抖。
“让维修组立刻过去!其余车辆,原地组成环形防御阵型,开启一级戒备!”陈岩坐在指挥车里,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眉头紧锁。
在这种地方,任何一点小小的机械故障,都可能是致命的。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还要面对这片冰原上独特的“原住民”。
一种名为“雪爪熊”的生物,是这片土地的霸主。
它们体型比旧时代的北极熊还要大上一圈,浑身覆盖着厚厚的、如同钢针般的白色硬毛,可以抵御常规子弹的射击。它们的爪子锋利如刀,能够轻易撕开薄弱的钢板。
车队第一次遭遇雪爪熊,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头饥饿的雪爪熊,在暴风雪的掩护下,袭击了车队的宿营地。
它掀翻了一辆补给卡车,当场造成了两名士兵的死亡。最后,还是陈岩亲自操作着车载的12.7毫米重机枪,连续打光了半个弹链,才将那头怪物击毙。
从那以后,车队的每一次宿营,都会设置电网和自动哨兵机枪。
而那头雪爪熊的肉,则成了车队一段时间里的重要蛋白质来源。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熊的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后,竟然异常鲜美,而且富含一种能够让人在寒冷中感觉身体发热的特殊脂肪。
就这样,在经历了长达四个月的、充满了艰险的跋涉之后,陈岩的先遣队,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当陈岩从“远征者”车上走下来,站在一块高耸的、黑色的玄武岩悬崖上时,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
在他的脚下,是绵延数千公里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大冰盖,如同神话中巨人遗落的白色盾牌。而在冰盖的尽头,一片深蓝色的、近乎于黑色的广阔水域,出现在天际线上。
那就是北海。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山,形状各异,在惨白色的阳光下,折射出幽冷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咸涩而又清冽的气味。与内陆的死寂不同,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成群的、类似于海鸥却又体型更大的飞鸟,在空中盘旋,发出阵阵嘹亮的鸣叫。远处的冰面上,还能看到一些黑点,那是正在晒太阳的、类似海豹的生物。
“我们……到了。”陈岩摘下护目镜,任由冰冷的风,吹拂着他饱经沧桑的脸。他身后的队员们,也纷纷从车上下来,许多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甚至流下了眼泪。
他们成功了。他们是第一批抵达北海的人类。
根据林风的命令,他们在悬崖之上,建立了一个名为“守望者”的前进基地。
这是一个由十几个预制的、拥有独立供暖和供氧系统的集装箱模块,拼接而成的半永久性营地。营地的中心,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旗杆,群星王国的黑色龙旗,在北极圈凛冽的寒风中,第一次,猎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