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噢。”
林熙雨顿悟了:“是这样啊,我刚才还在想,政府机关怎么会让人随便进,原来奥妙是在这里。”
“前面是古代的衙门,后面是现代的政府,两栋建筑仅是相隔了几十米,朝代却是相差了几百年。”
“这种感觉,还真是玄妙啊!”
——
“老城区的街巷,都是环绕衙门而建。”
顾彬莞尔,又说:“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就像院前街,县学街,按察司街,运署街,拉马巷,西辕门街,都和古代官差出行有关,还有一些特指泉水,比如涌泉街,平泉胡同,王府池子西街,起凤桥街等等.......”
“哇!”
林熙雨又一次被震撼了:“顾彬,你知道的好多啊。”
“你不知道吗?”
顾彬很享受她的崇拜,笑着反问。
“不知道。”
林熙雨有点郁闷:“没人给我说过。”
“好好记着。”
顾彬敲了下她的脑袋:“有了形象的了解,接下来背台词会容易一些。”
“噢。”
林熙雨聊的正开心,想到还要背台词,小脸一垮,瞬间没了精神。
“呵呵。”
顾彬看着她故意耍宝的小表情,从喉咙里发出愉悦的笑声。
——
“来到济南,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历史悠久,人少景美的超棒景点。”
“Sd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大院,曾是历代官府重地,清巡抚院署大堂建于康熙5年,在这里先后住过110位山东巡抚。”
“珍珠泉泉池长43米,宽29米,泉眼众多,水底涌出一串串水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珍珠一般,由此被命名为珍珠泉。”
“珍珠泉声名在外,自然也少不了历代名士的追捧和赞誉,乾隆皇帝曾在此作诗一首。”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擎,趵突与珍珠。”
“珍珠泉池围绕着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一步一景,让游客们仿佛沉浸在风景优美的江南园林之中。”
“有的游客会好奇,珍珠泉的泉水流到了那里?”
“我们沿着泉池左侧幽静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来到九角泉后,就会发现,泉水由此流入,又由此汇出。”
“泉水的流向,穿过曲水亭街,百花洲,最终汇入大明湖,大明湖湖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来自于珍珠泉。”
——
造型师给林熙雨换了一身装扮,踩着花盆底鞋的清朝格格,带着电视机前的观众穿越时空,回到几百年前的康乾盛世。
在她的讲解下,幽静的泉池平添了一丝旖旎之色,让人更加心生向往。
杜导看的满意至极,没有让她换服装,节目组没有片刻停歇,即刻开车前往下一个拍摄场地。
——
“西更道街和王府池子相邻,是老城区地下水系最丰沛的地段。”
“这里有着名的起凤桥,起凤桥之所以有名,有一个让老济南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清顺治年间,因为这里紧邻古代的科举考场,是考生的必经之地,为图好彩头,起凤桥当时称之为青云桥,起凤桥所在的这条街,称为云路街,取平步青云之意。”
“桥头竖着一个石牌坊,牌坊上的匾额写着腾蛟起凤。”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济南府,在刘墉的陪伴下来到云路街。”
“此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至,刘墉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济南冒雨参加科考的情景。”
“在他和乾隆皇帝讲述当年的往事时,大雨倾盆而下,刘墉慌忙之下躲雨,不小心脚下一滑,撞在了腾蛟起凤的牌坊上,脑袋上起了一个大包。”
“他摸着头苦笑,脱口而出:青云路上多风沙,起凤桥下起疙瘩,热血曾想忧国民,化作冷雨浇傻瓜。”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当场也赋诗一首。”
“腾蛟坊下炼真情,起凤桥上铸英雄,天生我材必有用,莫忘祖宗和百姓。”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自此这座桥就改名为起凤桥。”
——
起凤桥上,林熙雨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千年古桥的经典故事,讲到刘墉脱口而出那句起凤桥下起疙瘩时,诙谐幽默的语调,引来工作人员们一波哄堂大笑。
李艳站在摄像机后面朝她伸出了大拇指,紧接着又指了指西更道街一号院的大门。
林熙雨看到号令,踩着花盆底,小心翼翼的从桥上走下来。
“从起风桥街拐过来,我们就来到了西更道街,进入1号院大门,需得从高升桥上经过。”
“当地百姓戏说,从高升桥上经过的学子,都能心想事成,高中榜首。”
“我也来沾点高升桥的光,希望自己能高考顺利,考入最理想的学校。”
——
“咔!”
杜导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林熙雨麻溜的从造型师手里接过扇子,用力扇了几下。
清朝格格美则美矣,就是太热了些。
“吃冰糕吗?”
顾彬买了冰糕在她眼前晃悠。
“吃。”
林熙雨一把抢了过去,犹豫一秒,都是对冰糕的不尊重。
“呵呵。”
顾彬憋着笑,将余下的冰糕分给其他工作人员。
林熙雨吸溜着冰糕,吸溜的美滋滋。
“你同学在家吗?”
李艳探着头,从门缝里往1号院里瞧。
小院不大,挤了三户人家,院子里挂着不少布料,花红柳绿,煞是好看。
“这么多布料啊?”
李艳颇为新奇:“打眼一瞧,还以为是染坊呢。”
“吴萌的妈妈是裁缝.......”
林熙雨笑着解释:“她的手艺很好,好多人来找她做衣服,也有从她这儿直接选料子做裙子的,挂的布料是样品,吸引顾客进门。”
“裁缝好啊,我也想做条裙子。”
李艳眼眸一亮,笑眯眯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下午的采访是吴家的主场,林熙雨没有跟进去。
“有人在家吗?”
李艳举着话筒四下里打量。
“你找谁?”
吴萌早就听到了门外的动静,见她进来,迅速进入角色,装作不认识,从自家屋里迎了出来。
“你好,我们是济南电视台泉水人家节目组的.......”
李艳自我介绍,和吴萌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噢噢,你们好。”
吴萌配合她接受采访:“我在电视上看过你们的节目。”
“看过呀。”
李艳眉开眼笑:“喜不喜欢?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喜欢,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每周六都等在电视机前,一期没落都看完了。”
吴萌嘴巴甜,刻意的吹捧了一番:“至于建议嘛,能多拍几期就好了,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真的很开心。”
“听到这么高的赞扬,我真是挺高兴的......”
李艳稍显遗憾:“可惜纪录片不能太长,要不然我们真的想一直拍下去。”
“那真是,太遗憾了。”
吴萌也露出遗憾的神情。
“听说你们院子里有一口井是吗?”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艳回归正题。
“是的。”
吴萌指了指自己家窗户下面的位置。
“这口井不大呀?”
李艳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弯下腰,仔细的打量着水井。
水井一尺见方,井水清澈见底,仔细分辨的话,果真见到有类似珍珠泉一般的小气泡从底部冒上来。
“是不大。”
吴萌实话实说:“但是这井很神奇的,从未干涸过,前些年闹旱灾那会儿,王府池子都快干了,这口井里还有水,附近的街坊邻居都来我们院子里打水,上了岁数的人都说,这井有灵,是一口活井。”
“有灵?”
李艳非常默契的露出了夸张的表情:“听你这么一说,这井还真挺神奇的,我看井底有气泡,不会是泉水吧?”
“是不是泉就不知道了。”
吴萌呆萌的摇头:“没人来鉴定过,我们没想这么多,就以为是一口普通的水井。”
“还是让专家来鉴定一下比较好。”
李艳一本正经的说:“咱们老济南的七十二名泉,历史文献记载的不全,很多隐藏在市井里的泉水,没有登记在册,容易被遗漏。”
“市政府特意规划出一片区域,不允许拆迁,就是有着保护泉水的深远意义,有的居民不理解,没能领会上级领导的苦心。”
——
“是有人闹腾,我也听说了。”
吴萌速度的表衷心:“我们家没参与,我爸和我妈都挺支持市政府决定的,特别是我妈,她是裁缝,找她做衣服的都是熟客,真要拆迁了,搬了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生意也不好干。”
“你自己呢?”
李艳为了采访,故意把话题往她上学上扯:“想不想拆迁,住新房子?”
“我已经高中毕业了。”
吴萌积极表态:“马上就要上大学,以后住校,至少在外四年,住不住楼对我来说无所谓,何况有这口井在,我们也不舍的搬走,就冲这井有灵性,住在老房子里也值了。”
“你也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啊?”
李艳佯装惊喜:“考的怎么样?打算去哪里上大学?”
“考的还可以吧,不上不下的,一般般......”
吴萌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失落:“总分543分,过了去年苏州大学的招生分数线,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能去苏州上大学。”
“543分,这么好啊。”
李艳笑着附和:“就这你还说一般般,要考多少你才满足?”
“我们班里的同学,比这成绩高的多了去了。”
“你是哪个高中的?”
“一中。”
“一中啊,怪不得,重点高中。”
李艳眼眸闪了闪,又巧妙的奉承了一把:“这成绩,放在别的高中,已经算是顶尖的了,也就是一中的学生会觉得遗憾。”
“遗憾肯定有。”
吴萌面对摄像镜头展颜一笑:“不过我已经想开了,有得就有失,说不定去了苏州会有更好的发展。”
“你的父母一定很开心吧?”
李艳笑着继续:“女儿这么优秀,有没有想过邀请亲朋好友,聚一聚,庆祝一下?”
“录取通知书拿到了,肯定要庆祝的。”
吴萌明白她的目的,顺着她的心思往下说:“我爸说了,必须摆几桌宴席,他亲自做几道拿手菜。”
“你爸会做饭?”
李艳悄咪咪的松了口气,终于把话题扯到了做菜上。
“我爸是厨师。”
吴萌略带几分骄傲:“他做的菜可好吃了,特别是溜肝尖和糖醋鲤鱼,那味道,绝了。”
“你爸会做糖醋鲤鱼啊?”
李艳眼眸一亮,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惊喜之色。
“会啊。”
吴萌笑着吹捧:“我爸不仅擅长这两样,还有九转大肠,油闷大虾,葱烧海参,糟溜鱼片,四喜丸子,油爆双脆,爆炒腰花,他可是正宗的鲁菜大师呢。”
“这可太巧了!”
李艳趁机提要求:“我们泉水人家节目正想拍一个鲁菜的专辑呢,能不能请你爸爸给我们展示一下他的绝活?”
“没问题。”
吴萌满口答应:“我爸可喜欢看你们的节目了,他一准儿乐意。”
“你爸在家吗?”
吴萌笑眯了眼睛。
“在家,我去叫他。”
吴萌动作很快,没一会儿,一个屯着中年发福的大肚子,心宽体胖的男人,笑呵呵的跟着她走了出来。
“吴师傅。”
李艳笑着恭维:“你这模样,一看就是厨师。”
“哈哈哈。”
吴父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笑得很是开心。
——
做经典鲁菜需要各种配料,吴父和两名工作人员去了菜市场,大肆采购了一番。
吴萌趁着拍摄间隙,溜到了林熙雨身边。
林熙雨已经脱下闷热的格格装,换上了自己的衣服。绵软舒适的t恤衫,穿在身上清爽了不少,让她长吁了一口气。
“熙雨,我好羡慕你?”
吴萌脸颊红扑扑的,很是兴奋:“面对镜头还能那么镇定自若,刚才我紧张的舌头都打卷了,差点说错话。”
“你表现的已经很好了。”
林熙雨予以肯定:“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行,紧张的额头冒虚汗,好几次都说错了,连累大家还得重新拍。”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电视上播。”
吴萌有点担心:“我听说播出之前还会有剪辑,录得不好的都会删掉。”
“我觉得你说的挺好的。”
林熙雨心里有数:“看杜导笑咪咪的样子,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