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设在杜子腾的别院中。这位江南商会的巨贾,近年来在江南道的生意可谓如日中天。席间酒过三巡,杜子腾突然露出古怪笑容,把玩着手中的白玉酒杯道:\"林大人可知道,如今沧山县桑基鱼塘的管事是谁?\"
这桑基鱼塘乃是当年林彦秋首创,首任管事是他亲自举荐的赵嫣霓,蔡阳夏以工房师爷身份兼任副管事。
\"怎么?本官离任才一年有余,就换了人?\"林彦秋眉头微蹙。杜子腾撇了撇嘴:\"董知府为了讨好付总督,月前已让付金钗接任此职。\"
林彦秋一时愕然:\"付金钗何时入仕了?\"
杜子腾叹道:\"话虽如此,可人家毕竟是总督千金啊!一直在布政司挂着闲职领俸禄,名下产业也都是他人代持。自大人调离沧山后,这桑基鱼塘的肥差,不知多少人眼红呢。\"
赵彭程此时插话道:\"我记得这桑基鱼塘是朝廷特批的,管事可是享有六品俸禄?\"
林彦秋闻言,原本愉悦的心情顿时蒙上阴霾。这桑基鱼塘如同他亲手抚育的孩子,如今却被付金钗这个阴魂不散的女子轻易摘了桃子。
\"方俊琪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上书力争?沧山县衙就这么听之任之?\"林彦秋愤懑地拍案道。
陈舒窈轻摇团扇,莞尔一笑:\"大人以为他们该如何?与知府对抗?与总督作对?莫说笑了,一道公文就能罢了方俊琪的官。\"
林彦秋默然。确实,时移世易,一朝天子一朝臣。从巡抚衙门到地方州县,多少官员不都在这微妙的平衡中如履薄冰?
宴席散后,杜子腾与赵彭程婉拒了去勾栏听曲的邀约,众人寒暄几句便各自离去。林彦秋登上陈舒窈的青幔马车,行至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
这处三进的小院布置极为简素,虽家具器物一应俱全,却透着几分临时居所的冷清。林彦秋环顾四周,指尖拂过案几上未散的檀香,蹙眉道:\"倒像是客栈雅舍,不似常住之所。\"
\"莫看了,\"陈舒窈的声音自背后传来,藕荷色罗衫下的娇躯已贴上他的脊背,纤纤玉指在他腰间玉带上轻轻缠绕,\"听闻你要回任,我特意置办的别院。\"
林彦秋握住她微凉的柔荑,叹道:\"这一年多书信稀疏,你心里可怨我?\"
陈舒窈将脸颊贴在他织锦官服上,轻声道:\"怎会?年节时的家书从未间断,妾身已是知足。其实...\"她声音渐低,\"多少次想进京寻你,又怕误了你前程。\"
林彦秋转身将她揽入怀中,陈舒窈朱唇已热情地迎上来。在京城这一年,他虽偶有应酬,却始终守着分寸,即便与那位名动京华的梨园才女,也不过是清谈数面之缘。
\"且慢。\"林彦秋忽而蹲下身,从行囊中取出一个褪色的锦盒,\"此物随身携带一年有余,终得亲手相赠。\"
\"是何宝物?\"陈舒窈眼中泛起少女般的雀跃,纤指已迫不及待地抚上盒面。
锦盒开启时,一枚金丝缠翠的玉佩静静躺在绛红绸缎上。那玉佩通体碧透,金丝盘绕成缠枝纹样,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光华。陈舒窈将它贴在颈间,雪肤与翠玉交相辉映:\"可好看?\"
林彦秋的指尖顺着她天鹅般的颈项游走,触到那方温润玉佩时,陈舒窈已在他炙热的目光中轻阖双眸,朱唇间溢出一声婉转娇吟。
......
此番重逢后,陈舒窈为林彦秋诞下一子。林彦秋于岁末携齐芝怡返京完婚,并正式认祖归宗,重入董氏族谱。次年,齐芝怡亦诞下一女。
三年后,林彦秋升任桐城知府,政绩斐然,深得民心。又过两年,朝廷一纸诏书,召其回京述职,旋即擢升为剑南道巡抚,官居二品,执掌一方军政。
至此,这位昔日的沧山县令,终成封疆大吏,开启了他仕途的新篇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