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画面中那片冷蓝色的薄膜微微颤动,如同呼吸。罗铮的手指悬在通讯键上方,声音压得极低:“切断d区电源——现在!”
指令下达的瞬间,主控台红灯急闪。技术员猛地拍下应急断电钮,整片区域的灯光骤然熄灭,连同通风系统一同陷入死寂。监控画面定格在最后一帧:那层贴附于管道内壁的透明物质,边缘锯齿状的纹路似乎收缩了一下。
“断电完成。”技术员喘了口气,“备用照明三秒后启动。”
红光缓缓亮起,恢复局部视野。罗铮盯着屏幕,瞳孔微缩——原本清晰可见的薄膜,消失了。
“不是被气流吹走。”他低声说,“它自己动了。”
花叶萱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夹层已封锁,两组人正在推进。热成像未发现活体反应,金属探测器也无异常。”
“它不是人。”罗铮抓起战术背心,“是装置,或者……诱饵。”
他冲出监控室,脚步踏在金属楼梯上发出沉闷回响。d区走廊一片漆黑,仅靠应急灯投下断续光影。队员手持夜视仪,沿着天花板夹层缓慢排查。罗铮仰头扫视每一处接缝,指尖划过通风口边缘——没有灰尘扰动,也没有工具刮痕。
“这里。”一名队员低声示意,“接口螺丝有拧动痕迹,但方向反了。”
罗铮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粒极小的金属碎屑。在强光笔照射下,表面泛着非自然的哑光黑,像是某种复合涂层剥落。
“不是我们用的材料。”他收进证物袋,“通知银桦,调取过去十二小时所有进出d区的人员名单,重点查维修组和设备搬运记录。”
半小时后,搜索无果。
那层薄膜如同蒸发,未留下任何可追踪的物理痕迹。基地进入一级戒备,所有非必要行动暂停。罗铮站在主控室外的走廊尽头,指尖摩挲着证物袋边缘。他知道,对方已经来过,也留下了信息——只是他还未读懂。
第二天清晨六点十七分,罗铮独自驾车驶离基地外围检查站。
任务是例行巡查信号中继站,路线固定,车程四十五分钟。他没带随行人员,也没启用加密通讯。车载终端显示一切正常,GpS信号稳定,油量充足。
可当他驶过第三个弯道时,后视镜角落闪过一道反光。
不是车灯。
是镜片反光,来自路边废弃加油站顶棚的阴影处。角度精准,只出现不到半秒。
罗铮不动声色,继续前行。三分钟后,他故意压过一段坑洼路面,车身剧烈颠簸。后视镜中,那道反光再次出现——位置变了,但节奏一致,像是在保持固定距离跟踪。
他轻踩刹车,让车速降至限速下限。
五分钟后,他突然右转,驶入一条早已废弃的工业支路。轮胎碾过碎石,扬起尘土。道路尽头是一片坍塌的机械厂,铁门半悬,围墙裂开大口。
车停稳后,罗铮解开安全带,从座椅下抽出一根短棍。他没有立刻下车,而是打开车窗,任风吹入,带走车内温度。随后,他取出随身银针,在掌心轻轻一刺,血珠渗出,滴在脚垫上。
接着,他缓缓推开车门,脚步故意拖沓,像是体力不支。走到厂房入口时,他扶住墙,喘息两声,低声自语:“信号干扰太强……得手动重启。”
他弯腰假装检查设备箱,实则耳朵紧绷,捕捉每一丝动静。
十秒后,屋顶瓦片传来极其轻微的位移声。
不是风。
是负重移动时,金属结构承受压力的微震。
罗铮猛然转身,短棍横扫而出。一道黑影从侧面疾掠而至,速度快得几乎残影。两人在空旷厂房内交错,拳脚碰撞发出闷响。对方动作干净利落,每一击都瞄准神经节点,显然是受过专业格斗训练。
罗铮一记侧踢逼退对方,顺势甩出银针。针尖破空,直取肩井穴。黑影抬臂格挡,针扎入外侧肌肉,却未见迟滞。
“不疼?”罗铮眼神一凛。
对方不答,反手从腰间抽出一条细线,甩向头顶横梁。借力腾空,跃上高台。罗铮追击而上,刚踏上平台,头顶突然洒下一片粉末。
他立刻屏息后撤,落地翻滚。粉末落在地面,竟发出轻微“滋”声,水泥表面出现细小腐蚀痕迹。
毒粉。
罗铮迅速从衣领内抽出另一根银针,刺入鼻下迎香穴,短暂封闭嗅觉神经。他抬头,黑影已消失在厂房另一端的通风管道入口。
“跑得掉?”他抹去额角冷汗,抓起对讲机,“b7区域发现入侵者,身高约一米七五,体态精瘦,使用不明毒粉与高速移动战术。封锁所有出口,调取周边监控。”
十五分钟后,三组队员包围厂房。
通风管道内空无一人,只在拐角处发现一枚脱落的纽扣大小装置,表面刻有极细纹路——与d区天花板夹层发现的薄膜材质一致。
“是追踪器。”银桦赶来分析,“它被激活后会释放微弱信号,但我们之前没察觉,是因为频率嵌套在基地日常通讯波段里。”
罗铮盯着那枚装置,忽然想起什么。
“昨天断电前,d区的温控系统待机……但夹层震动发生时,没有任何设备运行。”
“你是说——”
“它不需要外部供电。”罗铮声音沉下,“它靠体温、震动,甚至呼吸产生的微电流就能工作。杀手不是一个人,是一套系统。”
当晚九点十二分,罗铮带队重返废弃工厂周边。
他们在五百米范围内布设三台信号捕捉仪,配合热成像无人机低空巡航。两小时后,西北方向一处废弃变电站传来异常读数——短暂出现与追踪器同频的脉冲信号,持续不到一秒。
罗铮带队突入。
变电站内部布满锈蚀电缆与断路器,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他们分两组推进,罗铮持战术手电贴墙前行。忽然,前方地面有一道反光。
他蹲下查看——是一小片透明薄膜,边缘呈锯齿状,与d区发现的完全相同。
“他回来了。”罗铮低声道。
就在此时,头顶传来极轻的“咔”声。
他猛地抬头,只见天花板通风口边缘,一片薄膜正缓缓展开,像某种生物苏醒。紧接着,四周墙面的金属接缝处,陆续浮现出更多同类物质,贴附在管道、电线、支架上,形成一张隐形的网。
“散开!”罗铮厉喝。
话音未落,最近的一片薄膜突然弹射而出,直扑一名队员面门。罗铮甩出银针,针尖击中薄膜中央,发出“叮”一声脆响,像是打在金属薄片上。
薄膜落地,蜷缩成团,随即开始缓慢蠕动。
“不是装置。”罗铮盯着它,“是活体复合材料。”
他刚要靠近,身后传来脚步声。
花叶萱带着增援赶到,刚踏进门口,头顶通风口突然喷出一股无色气体。罗铮一把将她拽回,气体接触到地面,水泥表面立刻泛起白烟。
“封门!”他吼道,“这地方被改造成了陷阱!”
队员迅速用防爆板封住出入口,内部陷入黑暗。罗铮靠墙喘息,目光扫过地上那团仍在蠕动的薄膜。它似乎在模仿某种生物行为——感知、移动、攻击。
“他在测试我们。”罗铮低声说,“也在测试这套系统。”
凌晨一点三十七分,所有信号读数归零。
变电站彻底沉寂,仿佛从未有人来过。罗铮站在门外,手中捏着那团已被密封的薄膜样本。它的表面温度比环境高出0.3度,像是体内有微弱代谢。
他抬头望向夜空。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斜照在变电站铁门上。门缝深处,隐约可见一道极细的划痕——是人为留下的标记,方向指向东南。
罗铮掏出战术匕首,在门框另一侧刻下相同符号。
然后他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越野车。
引擎启动,车灯划破黑暗。后视镜中,变电站的轮廓逐渐模糊。可就在车辆驶出五十米时,导航屏幕突然跳动了一下。
原本空白的路线图上,多出一个移动光点。
它正以恒定速度,跟在他们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