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2月11日 星期五 今日最高温度86c
越野车碾过地下城街道的减速带,仪表盘的蓝光映出我紧绷的下颌。小思攥着背包带的手指发白,天虎突然低鸣一声,利爪在真皮座椅上抓出几道浅痕——那道熟悉的紫藤雕花铁门已经出现在视野尽头,爬满藤蔓的门牌上“苏宅”二字,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铜光。
这座地下城的变化比我想象中更剧烈。四年前离开时,街道两侧的全息广告牌还在循环播放抗旱药剂广告,如今已换成了“垂直农场第三期竣工”的立体影像。街道两旁的房子也比四年前更多规划得更整齐了,连路面都发生了改变,原本灰色的水泥涂层被替换成一块块种植地砖,缝隙间整齐生长着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
雕花门无声滑开的瞬间,茉莉混着雪松的香氛扑面而来。小怡倚在门廊的鎏金廊柱旁,珍珠发卡别着的碎发被气流吹起,她腕间的翡翠镯子撞出清响一把抱住我:“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苏伯母也站在一旁连声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话音未落,玄关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苏伯父握着紫砂壶快步走来,壶嘴还冒着热气:“小雨回来了,小怡快带他们去二楼客房,你妈炖的虫草花鸡汤在保温箱里热着呢。”
穿过缀满水晶吊灯的长廊时,记忆突然翻涌。但此刻脚下的波斯地毯触感与四年前不同,变得更加柔软蓬松,原来表面覆盖了一层纳米绒毛,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转角处那幅《千里江山图》电子壁画正在循环播放四季更迭,画质比过去细腻数倍,连山间缭绕的雾气都仿佛触手可及。楼梯扶手上的云纹雕花依旧精致,但指尖抚过时能感觉到细微的震动——内置的健康监测系统正在扫描我的生物特征。
“你的房间还是老样子。”小怡推开柚木门,薰衣草香的加湿器正在工作。床头摆着我上次住在这里时翻过的书,夹在第37页的干枯雏菊书签,是那年和小怡在别墅院子里聊天时随手摘下的。但当我走近窗边,才发现整面落地窗已经换成了全息投影幕墙,轻轻触碰便能切换不同的风景。隔壁传来小思和小雪惊喜的叫声,苏伯母正亲自给他整理床铺,银发间别着的玉簪晃出温润的光。
餐桌转盘上的菜色丰盛得惊人。苏伯父亲自给我斟满米酒:“尝尝这个,你苏伯母新研究的红烧肉,用的是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琥珀色的汤汁裹着晶莹的肉块,入口即化的瞬间,想到这一家人的对我们的关爱,喉头突然发紧。小怡悄悄在桌下握住我的手,她指尖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对她父亲说:“爸爸,先别聊那些,吃饱了再说。”
正当我放下筷子准备开口,小怡已经对着智能管家下达指令:“联系李医生和张兽医,十五分钟后到诊疗室待命。”她转向我时眼神坚定:“你们的伤口必须立刻处理,沙虫黏液的腐蚀性可不会等人。”苏伯母也在一旁附和,不容置疑地把我往楼梯方向推:“什么都不要说,先好好检查检查休息休息。”
会客室临时变成了诊疗室。全息扫描光束在我身上游走,机械臂精准地喷洒着修复药剂。天虎不安地低吼着,直到张兽医启动了安抚声波装置,它才安静下来。透过观察窗,我看到小思和小雪也在隔壁接受检查,全息屏幕上跳动着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
等天虎他们也完成检查,已是晚上。小怡递来温热的安神茶,杯沿浮着几片薄荷叶:“小思和小雪就住二楼西侧的星空房,他刚才盯着全息投影的银河,眼睛都直了。”我望着窗外地下城的人造月光,终于问出憋了一路的问题:\"苏伯父他们知道多少?\"
“该知道的都知道。”小怡转动着茶杯,水面漾开细小的涟漪,她抬头,眼中映着电子月光:\"先好好休息,睡他个十天八天的。”她笑着说。
当我躺在熟悉的檀木大床上,才惊觉自己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这是熟悉的感觉,却又处处透着陌生的新奇。走廊传来小雪清脆的笑声,混着苏伯母叮嘱她和小思早点休息的声音,恍惚间,竟有种回到末世前的错觉。而窗外,地下城的霓虹依旧璀璨,如同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在这个被黄沙吞噬的世界里,守护着最后的温暖港湾。
二十四小时制时钟跳转到凌晨三点。我翻了个身,腕表一闪一闪的提示着有未读消息,打开,“照顾好自己。”是陆海天,在我们分别了二十天后,我第一次收到了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