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从老人那里回来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踏进刘家的院门。这次他带来的不仅是新配制的药方,还有老人慷慨赠送的几味珍贵药材。
“这是百年何首乌,这是野生天麻。”老人颤抖着手将药材递给他,“孩子,你有这份心,比什么都珍贵。”
李明接过药材,心中五味杂陈。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都能如此信任他,而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却处处刁难。
回到刘家,李明重新调配药方。这次他更加谨慎,每一味药材的分量都精确到分毫。刘老太太的儿子刘建国在一旁看着,眼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
“李大夫,您说我娘这病…”
“放心,这次的药效会更好。”李明一边研磨药材一边说道,“老人家身体底子还算不错,只要用对了药,恢复是迟早的事。”
三天后,奇迹出现了。刘老太太不仅能下床走动,连说话都有了力气。整个刘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邻居们也纷纷前来探望,都夸赞李明的医术高超。
然而,令李明意外的是,刘家人对于王家曾经来过的事只字不提,仿佛那件事从未发生过。
“刘叔,王家那天…”李明试探性地问道。
“什么王家?”刘建国装作不解的样子,“我们家就是普通人家,哪认识什么王家。”
李明看出了刘建国眼中的闪躲,心中明白这其中必有隐情。但既然人家不愿意说,他也不好强求。
就在李明以为事情就此平息的时候,城里却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王家暗中联系了几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中医,这些人平日里最看重的就是金钱和名声。王家许以重金,让他们站出来质疑李明的师承。
“各位父老乡亲,我行医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就有这般医术的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中医在茶馆里慷慨激昂地说道,“这李明到底师从何人?有何凭证?”
“就是啊,”另一位中医附和道,“中医讲究师承有序,他一个乡下小子,怎么可能无师自通?”
“我听说王家的医学秘籍最近丢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这些话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对李明的医术产生了怀疑。
李明听到这些传言后,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家有什么秘籍?他们要是真有本事,王老爷子也不会病成那样。”李明对前来告知此事的张大叔说道,“这些人真是可笑,为了打击我,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张大叔担心地说:“明子,你可不能小看了王家。他们在这一带根深蒂固,真要和你过不去,你一个外乡人怎么斗得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明毫不在意,“我行得正坐得直,怕他们作甚?”
然而,李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注意。
在县城的另一端,一栋看似普通的办公楼里,几个西装革履的人正在开会。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李明确实有些本事。”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他治好了几个连当地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病人。”
“田中先生,您的意思是?”旁边一个看起来像是中国人的男子恭敬地问道。
田中放下资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果他真的掌握了什么独特的医术,对我们的研究会很有价值。”
这家名为“华夏医药研究公司”的机构,表面上是中国人开办的医药公司,实际上却是由日本人控制。他们在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中医药方和招揽中医人才,想方设法将这些珍贵的医学资源转移到国外。
“听说这个李明是学了王家的秘籍?”田中继续问道。
“是的,外面都是这么传的。”
田中思考了一会儿,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我们先接触王家。如果能拿到他们的秘籍,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王家就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王先生您好,我是华夏医药研究公司的业务经理陈志华。听说贵府有祖传的医学秘籍,我们公司希望能与您合作。”
王德贵接到电话时正在为如何对付李明而发愁,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来了精神。
“合作?怎么个合作法?”
“我们只需要复印一份您的秘籍用于学术研究,会给您一笔可观的报酬。当然,原件还是归您所有。”
王德贵心中暗喜,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他可以借助这家公司的力量来对付李明。
“这个…我们确实有祖传的秘籍,但是…”王德贵故意停顿了一下。
“但是什么?”
“但是被人偷走了。”王德贵恶狠狠地说道,“就是那个李明,他趁我父亲病重的时候,偷走了我们家的医学秘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陈志华感兴趣的声音:“哦?还有这种事?能详细说说吗?”
王德贵添油加醋地编造着故事,把李明描绘成一个偷盗医术的小人。陈志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王先生,这样吧,我们公司愿意帮您追回秘籍,但需要您提供一些证据。”
“什么证据?”
“比如说,您能证明那些医术确实是您家祖传的吗?有什么历史记录或者传承证明?”
王德贵一时语塞。他们家哪有什么祖传医术,更别提什么历史记录了。但是为了对付李明,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撒谎。
“这个…我们家的记录在战乱中丢失了,但是我可以找人证明。”
“好的,那我们明天派人过去详细了解情况。”
挂断电话后,王德贵兴奋得搓着手。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对付李明的最佳武器。
与此同时,李明正在自己的小诊所里为病人看病。最近来找他的病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
“李大夫,我这腰疼了十几年了,看了多少医生都不见好。”一个中年妇女一瘸一拐地走进诊所。
李明仔细为她把脉,又检查了腰部的情况。“您这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加上长期劳累,气血不通畅。”
“那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