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这些利器,或许在他有生之年,能见证老九为大明开疆拓土。
届时,他的功绩,即便不及老九,稳居第二亦非难事吧?
朱标听后,只能苦笑摇头,满心无奈。
他已然明白,老爷子一旦有了某种念头,便是他也难以劝阻!
此刻,蒋瓛带着锦衣卫,携朱松所送的年货及那瓶回清丹前来。
朱元璋瞥向药瓶中的丹药,正如老九所说,共有六颗,十日一粒,足以支撑他两月无忧。
见朱元璋如此珍视回清丹,朱标心中不禁暗笑,好在及时克制。
“这般盯着朕作甚?”
朱元璋见朱标忍俊不禁的模样,瞪大了眼睛。
“父皇,您不是曾说,寻求灵丹妙药的皇帝皆是昏君吗?”
朱标调侃道。
“混账,那些昏君所得之物,怎能与老九所炼丹药相比?”
朱元璋怒目而视,若非顾虑朱标体弱,定要责罚一番。
“儿臣玩笑之言,父皇息怒!”
“九弟还送来诸多物品,不如先看看?”
朱标试图转移话题。
“也好,先看看。”
朱元璋闻言,转而望向锦衣卫抬来的大箱。
一箱满载瓶罐,皆是辣椒酱、豆腐乳等调料。
这些调料,一旦缺了,便觉饭菜无味,即便是偶尔出宫,朱元璋也必让人带上。
朱标亦然。
这些看似平凡的调料,却是父子二人的心头好。
这一箱,足供二人食用半年。
另一箱,则是汉中府所产的奇珍异果。
箱中物品琳琅满目,从常见如草莓、西瓜、葡萄,到罕见之物,一应俱全。
当打开第三个箱子时,朱元璋与朱标不禁瞠目结舌。
这是何物?
满满一箱书籍映入眼帘!父子俩急忙各取一本翻阅,一本详述农业种植之法,另一本则介绍农业生产工具。
内容涵盖科学种植技术与农作物特性,更有一包种子,内含诸多朱元璋闻所未闻的植物品种。
据老九所言,年后春暖花开之时,便可依照书中指导,将这些种子播撒于适宜之地。
此外,箱中还有各式灌溉、耕种工具的制作方法,既有简易之器,也有复杂之作,皆可送交工部研究制造。
最令人父子俩惊奇的是一张世界地图,其疆域竟与“老神仙”所赠大明巅峰版图相仿。
这张地图究竟源自何处?一时之间,二人惊愕不已。
“你等都退下!”朱元璋回过神来,连忙吩咐蒋瓛等人离去。
不久,御书房内仅剩朱元璋父子。
三箱之中,最后一箱价值最高,重逾千金。
这些农业技术与种子,若能推广实施,必将造福大明百姓。
“好!”朱元璋语气激动,“老九这年货送得恰到好处!这一箱皆是珍宝!待来年春暖,书籍与种子得以应用,大明盛世指日可待!”
“儿臣即刻召集工部与户部官员,务必在春耕前将一切安排妥当。”朱标连连点头。
“只是,老九这世界地图究竟是何用意?他又从何而得?”
朱元璋的视线重又落在世界地图上,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朱松慷慨赠予朱元璋诸多物品,实则因汉中农业已步入正轨,他不介意将农业技术推广至大明全境。
然而,工业相关书籍,朱松绝不外流。
相较于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与金融知识才是他真正的底牌。
朱松并非防范何人,而是工业与金融业必须紧握在他自己手中。
他可与任何人合作,但这类核心资源必须由他亲自掌控。
朱松的赠礼,令朱元璋与朱标父子兴奋不已。
夜幕降临,朱元璋用完晚餐,便嘱咐王琛,今晚他要早睡,不许任何人打扰。
因他终得足够推演朱匣焌国运的国运值。
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明日晨起困难,朱元璋决定今晚早睡。
躺在龙榻上,朱元璋痛快地让国运系统扣除了1210点国运值,但仍觉心疼。
这是他十数日签到所得。
为满足好奇,他常受国运系统“摆布”,连续十数日积攒国运值,愈发艰难。
【汉王朱匣焌的人生加载中……】
随着国运系统进入加载页面,朱元璋迅速沉入梦乡。
【汉王朱匣焌模拟时长:八个小时!】
时长提示响起。
推演朱匣焌需八个小时,朱元璋暗自庆幸自己早睡的决定。
汉王朱匣焌究竟何许人也?
莫非老九登基后,封二子朱匣焌为汉王,继承其王爵?连汉中封地也一并赐予?
你于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诞生于汉王府,母亲徐氏,乃中山王徐达之女,祖父为当朝皇帝,身份尊贵无比。
自幼,你受顶级教育熏陶,父亲察觉你身怀灵根,常携你至道观修炼。
朱元璋闻言沉默:灵根?原来如此,修道还需此等天赋悟性。
后皇祖父薨逝,新帝即位削藩,祖母罹难,父亲愤而起兵。
那时年幼无知,只记得父亲最终战胜所有对手,登基为帝,你也随之成为大明二皇子。
朱元璋暗自庆幸,此番以朱匣焌之视角展开,未再赘述朱允炆削藩及燕汉之争,免得他又心生闷气。
你自小便性格顽皮,不受大臣们喜爱。
父亲登基后,立长兄为太子,你则入皇卫学院深造,不到两年便提前毕业,荣获特等,并悟得八奇技之一的炁体源流。
朱元璋目睹朱匣焌施展炁体源流,满心疑惑:此技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与老九的相比甚远,究竟有何妙用?
父亲为你安排亲事,你迎娶杨赫之女杨氏,就藩汉中和西安。
在汉中,你尽享封地繁华,几乎坐享其成。
然而,此举却招致朝廷大臣的不满,频频弹劾你荒废政务,终日无所事事。
朱元璋无奈摇头,汉中因老九治理得当而昌盛,朱匣焌便得以尽情享乐。
此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乎?你堪称最逍遥的藩王,但这对你而言,究竟利弊如何?
朱元璋深恐照此下去,那小子终将荒废!
对于朝臣弹劾,你全然不顾,有大哥在侧,何惧那些文官非议!
天道八年,噩耗降临,西域守将杨赫辞世。
消息传至京城,父亲悲痛万分,赐谥号“谦”,追封杨赫为雍谦王,举行国葬,安息于定军山。
朱元璋惊见,杨赫的法器戒指亦随葬其中,不禁惋惜。
或是老九毫不在意,亦能再炼?
杨赫早逝之事,他早已知晓,但此番首次详细得知病逝细节,皆因他是朱匣焌岳父之故。
闻杨赫亡故,你深知西北恐将不宁。
果然,新任西域守将无法镇服,不足一年,西域为六国:厥膳、池漠、宿原、巴达速、后东察部、古斯。
六国皆趁杨赫逝世、天道皇帝闭关修炼之际迅速崛起。
西域由乱至分,父亲闻讯大怒。
原来如此!异族之心,终难测也。
这些外族人,即便成为大明子民,稍有喘息,便欲反噬。
朱元璋怒火中烧,誓若老九征服西域,断不让番邦舒坦度日!
未及半月,父亲下令,遣你处理西域局势。
你不迟疑,连夜率五十六天魁星奔赴西域,意在外交。
朱元璋愕然,命你平乱,你却带护卫前往,还遵大哥教诲,以德服人,竟成外交使者?
抵西域,你即约厥膳会谈,后东察部闻讯,亦遣使来见。
后东察乃前东察覆灭后逃往帖木儿帝国者,帖木儿借杨赫之死,扶植前东察王室重返西域。
相见之时,你亦明了,现今西域诸小国,皆因东察余孽之挑唆而蠢蠢欲动,表面顺从暗地违抗。
厥膳表面上对朝廷恭敬有加,私下却与东察使团纠缠不清!
你见状,怒火中烧,质问厥膳何以有两面三刀之行?随即起身拔剑,直冲东察使团,一剑便斩下对方使者之首!宴会之上,冲突骤起,你所率的五十六天魁星亦随之奋起,转瞬之间,战斗便已平息!
厥膳目睹此景,立时屈服,即刻归顺朝廷!
哎,这老二朱匣焌身为外交使节,竟是持刀言谈?
朱元璋目睹一切,惊愕不已!
---分割线---
朱匣焌,一路疾驰,五十六人横扫西域六国。
朱元璋心中震惊,却也不得不赞叹朱匣焌之胆魄!
只是他不解,平日里朱匣焌并无异样,养尊处优于王府之中,何以爆发时如此勇猛?
此等武力,岂是安逸王爷所能拥有?
莫非,真与那炁体源流传承有关?
朱匣焌前后反差之大,令朱元璋心生疑惑,王府内的他与西域之行判若两人,令人难以置信!
你随后游历数国,发起舆势,铲除了帖木儿扶持的东察余孽王室。
朱元璋沉默不语。
这小子,竟是乐此不疲!
发动舆论战也就罢了,他竟在谈判桌上,屡屡持刀言谈,一言不合便动手!
哪国使臣如此嚣张?
朱匣焌此举,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三月,你便将原本纷乱的西域,重塑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嘶!
仅三月之期!
未耗巨资,仅凭五十六人与三月时光,这小子竟将整个西域平定?
他一路疾驰,西域之地,所向披靡!
如此传奇,即便是神话亦难描绘!
此刻,朱元璋脑海中回荡起国运系统对朱匣焌的昔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