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北京城西直门的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一群穿着破烂铠甲的士兵举着“大顺”的旗帜,小心翼翼地往里走——他们是李自成的先头部队,昨夜攻了一夜城,没想到最后竟是太监王德化带着一群宫女打开了城门。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空荡荡的店铺幌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偶尔有几家窗户悄悄掀开一条缝,露出几张惊恐的脸,看着这些头裹红巾、口音陌生的士兵,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福是祸。
李自成是在中午时分进入北京城的。他骑着一匹乌骓马,穿着件蓝色的箭衣,腰间别着一把短刀,身后跟着刘宗敏、牛金星等心腹。走到承天门(今天安门)下时,他抬头看了看那块写着“承天之门”的匾额,忽然拉弓搭箭,对着匾额射了一箭。
“要是射中‘天’字,就算天命所归!”他对身边的人说。
结果箭偏了,射在了“承”字下面。身边的谋士牛金星赶紧打圆场:“恭喜闯王!箭射在‘承’字下,正是‘承接天命’的意思!”李自成听了,咧嘴笑了,催马进了皇城。
他先去了煤山。崇祯的尸体已经被大顺军发现,和王承恩的尸体一起停放在山脚下的草丛里。李自成围着尸体看了看,这个昔日的皇帝,如今就这么静静地躺着,龙袍上沾满了泥土和血污。
“把他找口棺材收殓了吧,好歹是个皇帝。”李自成丢下这句话,转身往紫禁城去了。他没让人给崇祯上庙号,也没按帝王礼仪安葬,就那么草草埋在了田贵妃的墓里——后来还是南明的弘光帝派人给崇祯迁了坟,才算有了个像样的陵寝。
进了紫禁城,李自成直奔乾清宫。他坐在崇祯曾经坐过的龙椅上,摸了摸扶手,又站起来走了走,忽然对身边的人说:“这皇宫也太大了,住在这里,怕是要忘了咱们当初是怎么起兵的。”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把后宫里没来得及逃走的嫔妃收了房,又让人把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就是被砍断左臂那位)接到宫里养伤。宫里的太监宫女大多留了下来,继续伺候这位新主人,只是称呼从“万岁爷”变成了“大顺王”。
李自成刚进城时,还算规矩。他下了命令:“敢伤人掠财者,杀无赦!”头几天,大顺军确实不敢胡来,街上还有士兵巡逻,看到有小偷小摸的,当场就砍头示众。老百姓见没什么乱子,慢慢也敢开门做生意了,北京城里似乎有了点安稳的样子。
可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大顺军号称有百万之众,光靠进城时抢的那点粮草根本不够吃,军饷更是没着落。刘宗敏——这个铁匠出身的大将,撺掇李自成说:“那些明朝的官儿家里有钱,不如让他们捐出来助饷,既能解决咱们的难处,也算替老百姓出出气!”
李自成觉得有道理,就让刘宗敏负责“追赃助饷”。可这事儿一搞起来,就完全变了味。刘宗敏让人做了五千多副夹棍,放在田弘遇(崇祯的外戚)的宅院里,把明朝的大小官员都抓了来,不管有没有钱,先一顿夹棍伺候。
内阁首辅魏藻德被抓来时,还想凭着自己的口才讨个官做。刘宗敏笑着说:“先把你贪污的钱交出来再说!”魏藻德哭着说自己没多少钱,刘宗敏一挥手,手下人就把他的手指夹断了。最后,这老头熬不住酷刑,交出了几万两银子,还是被活活打死了。
不光是大官,连小官和富户也没能幸免。大顺军挨家挨户搜查,口号是“富者助饷,贫者安堵”,可实际上,只要看着不顺眼,就说你是“贪官”,轻则抢钱,重则杀人。一时间,北京城里哭声震天,原本对大顺军抱有希望的老百姓,心里开始失望了。
有个叫李岩的谋士劝李自成:“大王,咱们要得天下,就得民心。现在这么搞,怕是要失民心啊!”李自成听了,有点犹豫,可刘宗敏在一旁说:“现在军饷要紧,等咱们坐稳了江山,再安抚百姓也不迟!”李自成觉得刘宗敏说得对,就没再管这事儿。
四月初,李自成觉得该登基称帝了。牛金星领着一群明朝的降臣,忙前忙后地准备典礼,又是写祭天文书,又是定礼仪制度,搞得有模有样。可城里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还在山海关,听说他爹吴襄也被刘宗敏抓了,正怒冲冲地往北京赶来。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去山海关打吴三桂。临走前,他让人把宫里的金银财宝都运走,足足装了几千车。四月二十九日,他从山海关打了败仗回来,知道北京待不住了,当天就在武英殿匆匆举行了登基大典。
没有祭天,没有朝贺,只有几个大臣跪在地上磕头。李自成穿上赶制的龙袍,坐了没一会儿,就说:“行了,赶紧收拾东西,连夜出城!”
第二天一早,大顺军放火烧了紫禁城的部分宫殿,带着抢来的财宝,往陕西方向逃去。他们进城的时候浩浩荡荡,出城的时候却像丧家之犬——前后算起来,李自成在紫禁城里待了不过四十二天。
《明季北略》里记载:“自成毡笠缥(piǎo)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伪丞相牛金星,尚书宋企郊等骑而从。”意思就是:李自成戴着毡帽,穿着淡青色的衣服,骑着黑白相间的马,进入承天门。伪丞相牛金星、尚书宋企郊等人骑马跟在后面。
又载:“刘宗敏系(xi)百官于午门外,掠(luè)金帛,捶(chui)杀勋戚(数百人。”这几句是说:刘宗敏把百官捆绑在午门外,抢夺金银绸缎,用棍子打死了几百个皇亲国戚。
这些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李自成进京后的混乱景象。他和他的大顺军,就像一群野马,凭着一股蛮劲推翻了旧王朝,却不知道该如何建立新秩序。他们痛恨贪官污吏,却用了比贪官更狠的手段;他们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却亲手把百姓推向了恐惧和绝望。
有人说,李自成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准备好做皇帝。其实说到底,他和他的团队,始终没能摆脱“流寇”的底色——打天下的时候靠的是“均田免赋”的口号,坐天下的时候却只会用抢劫和杀戮来维持统治。这样的政权,就算进了紫禁城,也注定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