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张明轩从兜里掏出一枚真正的弹子,没错,真正的金属弹子。
钢质外皮,内含机制,底端装配引信,顶端则被封裹着弹芯。
张伟手持这弹体,满心震撼,若非对这位老者的背景有所了解,他几乎要猜测对方是否也是个时空旅者,且能力在他之上。
“比起纸质弹体易受湿气影响,在连绵雨季中作战易失效,钢质外壳的弹体则完全规避了这些困扰。”
赵隐并未留意张伟的神情,浅酌两口酒后继续说道:“再者,纸质弹体发射后会自行燃烧,而钢质弹体则无此虞。”
“弹体在钢壳内被激发,为防炸膛又增添了一重保护。”
赵隐滔滔不绝,全然未觉张伟的惊愕,再饮一碗酒后,见张伟毫无反应,便高声问道:“张兄怎不喝酒?跟我这老头子共饮还藏着心思?”
直至深夜,赵隐终于醉倒,张伟亦是醉得不醒人事。
有时,或许并非酒醉人,而是人心自醉。
一夜安眠后,次日清晨,李明带着晴月踏上归途,留下小吴在吴庄辅助吴伯。
离开吴庄,李明推开车窗,向陈浩下令:“陈浩,你无需伴我同行,前往谭庄调派人手,并彻查我名下所有产业。”
言毕,陈浩扬鞭疾驰而去。
李明则与晴月继续穿梭于西安府管辖的几个城池,原本略感宁静的心境,再度被阴霾笼罩。
---
第六十三章 迎迓盛景
直至锦衣卫通报,大队即将到达,李明便携晴月返程。
相较于大队,李明提前两日返回西安府。此时,谭庄已捧上一叠罪证文书,引得李明当晚怒摔多件茶具。
次日,陈浩归来,面对呈上的报告与探知的消息,李明又怒砸了数样摆设,险些令西安府的摆设价格飙涨。随后,他命王总管开始售卖运抵的精盐。
次日黎明,皇家盐号在鞭炮轰鸣中盛大开业,引来全城百姓蜂拥围观,当日,全城商贩皆露紧张之色。夜幕降临,某宅邸内,对话声起:
“大人,看来秦王已然驾到。”
“唉,这可如何是好?”
“大人,要不……”言者做了个割喉的动作。
“你不想活了别拖我下水,按计划行事,别擅自做主,那可是亲王。”
“是,大人言之有理,我等先去准备。”
言罢,几人退出宅邸。
李明不再遮掩,径直亮出皇家盐号的招牌,宣告全城他的驾临。皇家盐号开业之际,西安府下辖各县县令也先于李明的队伍到达西安府。
因已停留多时,王总管已在西安各城备好店铺。随着西安府内皇家盐号的开业,其他县城也相继开张。
食盐的销售与百姓间的相互传颂,让西安城的每个人都知道了李明的到来。对此消息,有人咒骂,有人期待。
黎明时分,队伍抵达古城,城中喧嚣非凡,街巷整洁,黄土铺就道路,众官员远出城郭十里相迎,鼓乐之声震耳欲聋,场景蔚为壮观。
赵逸与云裳提前离城,与凌云、晨风会合,换上王爷服饰,伴随大军朝古城迈进。
遥见队伍将至,一官员转身对乐队下令:“起乐!”
乐声悠扬响起,伴随赵逸的王爷仪仗缓缓接近,首辅大臣魏明辉及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三位尚书大人在前引领,各地方官员随后,上百名官员身着华服,整齐划一行礼。
“恭迎王爷,恭迎王妃。”
赵渊笑容可掬地走出马车,轻轻扶起前方的领军大将定远侯陆浩与首席执政官。
“此地乃吾之封地,诸位为封地建设不辞辛劳,无需如此大礼。”
“王爷,礼数不可轻忽。”一位身着蓝袍的官员上前言道。
有人发言,但赵渊不识此人,一时语塞。此时,一位红衣官员上前,低声斥责:“退下。”
陆浩,作为开国元勋中少数仍在任的老将,目光如炬,非等闲之辈,见赵渊稍显窘态,连忙上前解围。
“王爷,容老臣为您引荐。”
“好,有劳定远侯了。”赵渊笑容满面,拱手致谢。
陆浩逐一介绍了左右执政官,分别是周文远、赵浩。执政官为一地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传达并执行朝廷旨意。此外,还有统管军马的统兵大将军李威,以及负责司法监督的刑部尚书钱明,以及同级副职官员若干,人数众多,不一一详述。
简单介绍过后,左执政官周文远站了出来:“王爷,王府尚在筹建,现有城中富贾自愿献出府邸一座,城外庄园一处,以供王爷临时栖身与大军驻扎。”
“哦?竟有此善举?周执政官未曾为难人家吧?”赵渊笑道。
周文远闻言,连忙澄清:“王爷请放心,纯属富贾自愿,与下官无关。富贾此刻就在人群中,王爷可召见询问。”
“哈哈哈,”赵渊大笑,“周执政官勿需紧张,本王只是戏言。既然人家慷慨赠宅,本王自当亲自致谢。”
赵渊要求相见,周文远即刻派人传唤。不久,四位身形各异的老者来到面前,恭敬地跪下。
“草民拜见王爷,拜见王妃。”
“起来吧,起来吧。本王初至此地,尚未有所作为,便有百姓慷慨赠宅,心中实感不安。”赵渊故作姿态,心中暗自盘算。
四位富贾相视一笑,其中一人上前禀报:“王爷,王府正在建造,闻王爷暂无居所,我等忧心忡忡。”
“张、刘、韩三家特为王爷备下多座宅邸,连夜打理妥当,只待王爷驾临即可安居。”
首领发言后,一位体态丰腴的老者从衣襟中取出一纸地契:“钱家得知王爷大军城外无宿营地, ** 献庄园一座,以供大军歇息。”
秦王闻此,心生欢喜。昨日还为部众安顿之事忧虑,今朝这些富贾便送来了宅第与庄园,难题瞬间化解。
“哈哈哈,诸位真是体贴入微。但本王身为秦王,怎敢收受百姓如此厚礼?”
“不妥不妥,还是请各位收回吧。”
见秦王推辞,孙家代表急忙劝道:“此乃我等自愿敬献大人,望大人念及我等一片真心,务必笑纳。”
“是啊大人,宅第已打通且打理整洁,即刻便能入住。”
其余三人及随行官员亦纷纷劝解,力促秦王接纳。
“大人,您此行匆忙,官府尚未筹备。既然诸位乡贤已备妥一切,大人不宜再辞。”
一旁的吴忠良亦劝道:“大人,此行仓促,确实难以周全,总不能让大人与老臣居于简陋军帐吧。”
“哈哈,既是百姓的美意,那本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再推辞倒显得做作,秦王示意韩风替自己接下数纸地契,身为高位者,自不会轻易与人亲近。
韩风接过地契后并未离去,摆手示意几位富贾先行退下,
随后对总督军马的郑威说道:“郑总督,大人至此,安全自有我等担当,还请郑总督先将城内兵马撤离,以便我等安排将士入驻。”
“这……”郑威迟疑,偷偷看了陆天逸一眼,这一幕恰巧被秦王尽收眼底,秦王目中闪过一丝寒意。
第六十四章 被设计的吴忠良
不待陆天逸开口,韩风直言道:“我等奉旨护卫大人,有权接管城池防卫。”
见郑威仍站立不动,韩风态度强硬,陆天逸上前打圆场道:“既然这位将军身负皇命,郑总督不妨留下一支队伍维持府衙运转,其余兵马撤离便是。”
陆天逸既已表态,郑威也只得遵从,前去安排兵马撤离。
见郑威去撤军,韩风向秦王行礼道:“大人,待末将稍作部署,即可进城。”秦王点头,韩风随即下令:“雷云。”
雷云出列答道:“末将在。”
“你领一万兵马,接管城池防卫。”
“遵命。”
韩风继续下令:“程山(程林化名)领三千人镇守东门。”
“**(程海化名)领三千人镇守北门。”
两人齐声答道:“末将领命。”
随后韩风向永安侯行礼道:“末将兵力有限,南门有侯爷坐镇,末将只安排千人驻守。”
吴忠良笑道:“韩将军放心,南门有老臣在,定保无恙。”
接着韩风对秦王道:“大人,末将率余下三千将士驻守西门,锦衣卫及大人王府的守卫,末将就不另行调遣了。”
赵昊微笑着站起,轻拍张翔的肩头道:“有张将军在此,我心中甚感踏实。”
随后亲自下令:“齐王府卫,驻扎临时府邸,亲卫队自行安排。”
谈话间,视线转向王侍郎:“王侍郎大人。”王侍郎连忙从队列中走出,“新建的三大官府与皇家卫队营地,就有劳大人费心了。”
“下官遵命。”王侍郎态度恭敬,立刻派人着手准备官府事宜,新建的三大部门(财政、商贸、法务)迅速有专人引导前往。
一切安排就绪后,王侍郎禀告:“王爷,下官已在凤鸣阁备下接风宴,若无其他事宜,咱们先入城再谈?”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应允道,“好,进城!”
凤鸣阁被整个包下,未能外出迎接的小官以及诸多本地名流、富绅巨富均已聚集。
众人等在凤鸣阁前,静候贵客莅临。待仪仗队到达,赵昊携陈夫人步出马车,众人连忙行礼。
“下官、草民等恭迎王爷,恭迎王妃。”
赵昊满面笑容地与众人交谈,众人让开一条路,周都督、王侍郎引领赵昊进入凤鸣阁。同桌之人除周都督外,皆是西州府司法机构的重要官员。
赵昊与陈夫人落座后,众人纷纷呈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赵昊笑容满面地示意陈护卫全部收下。
陈护卫作为赵昊的贴身侍卫,是皇家卫队的一名百户。
此刻,众人的献礼之举无意间让周都督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各地官员与富绅所赠,要么是名家书画,要么是珍稀古董、奇珍异宝,逐一展示,周都督的脸色愈发严肃。
待众人献礼结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王侍郎当众询问:“周都督,我等已献上薄礼,不知周都督准备了何种珍贵之物?不妨展示一二,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王侍郎话音刚落,座下官员纷纷响应。
亲王就藩,地方官员献礼自古便是传统,但多为礼尚往来,不轻赠贵重之物,以示清廉。
此番众人出手阔绰,反令周都督自觉所备之礼黯然失色,但对方已出手,不可不回应。
“王爷,臣一向清廉,征战边疆多年,身无余财。”
说完,取出一剑盒,内藏一柄崭新长剑。
“老臣闲暇时喜欢打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