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晨光穿透薄雾,为新村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夏澜站在观景台上,望着脚下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太阳能板在屋顶泛着蓝光;蜿蜒的生态水渠倒映着蓝天,将整个村庄串联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夏总,剪彩仪式还有半小时开始。\"徐明轻声提醒,手里捧着烫金的仪式流程表。
夏澜点点头,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块老砖——这是她从废墟中保存的最后一块旧物。远处,庆典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孩子们手里攥着彩色的气球。
\"先去看看周婶。\"夏澜突然转身,沿着新铺的青石板路向西走去。
周婶家的院墙上爬满了嫩绿的凌霄花藤,晨露在叶片上滚动。老人正对着手机镜头整理衣领,看到夏澜进来,连忙招手:\"丫头快来!这新衣裳的盘扣怎么拍给闺女看?\"
夏澜帮老人调整好镜头,目光扫过堂屋正中的照片墙——地震前的全家福旁,是上周刚拍的新照:周婶站在草药工坊前,身边围着十几个学徒。照片下方的小玻璃瓶里,装着从老屋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几粒种子。
\"滴滴——\"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王老爷子从一辆新能源观光车上探出头:\"快上车!老张头发现了个稀罕物!\"
车子穿过挂满红灯笼的主街,停在村口的文化广场上。张叔的轮椅旁已经围了一圈人,见他来了,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夏澜蹲下身,看到轮椅前摆着个木匣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十个泥塑小人。
\"这是...\"夏澜小心捧起一个。
\"从老地基里挖出来的。\"张叔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太爷爷那辈埋的'镇宅俑',没想到...\"他抚摸着缺失的左臂,\"还能重见天日。\"
王老爷子突然摘下帽子:\"得放回新屋地基里去!\"
\"不。\"夏澜轻轻将泥俑放回木匣,\"放在村史馆正中央,让所有人都记住——我们不仅重建了房子,更延续了血脉。\"
远处传来欢快的锣鼓声,剪彩仪式即将开始。夏澜匆匆告别老人们,走向庆典广场。道路两旁,新栽的梧桐已经抽出嫩芽,树下的铭牌记录着捐赠者的姓名。她在一棵树前驻足——这是用她生日那天收到的匿名捐款栽下的。
广场上,省领导正在致辞。夏澜站在台下,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周婶骄傲地举着新手机录像;王老爷子带着徒弟们展示最新雕刻作品;张叔操控着改装过的无人机航拍;林小雨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记者介绍重建历程...
\"现在,有请重建总设计师夏澜女士!\"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夏澜走上舞台,接过沉甸甸的金剪刀。红绸带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像一条跃动的血脉。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越过人群,看向更远处——文创街上游客如织,医疗站前排队有序,培训中心里传出朗朗读书声...
\"这不是终点。\"夏澜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广场,\"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剪刀合拢,红绸飘落的瞬间,无数气球腾空而起,与无人机组成的凤凰图案在蓝天交相辉映。
午后,夏澜独自来到村后的山坡。从这里俯瞰,新村全景尽收眼底——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群,环绕着波光粼粼的生态湖;更远处,二期工程的塔吊已经开动,为下一个梦想奠基。
手机震动起来,是董事会发来的新项目邀约。夏澜没有立即回复,而是从口袋里掏出那块老砖,轻轻放在脚下的泥土里。砖块上模糊的\"福\"字依然可辨,与周围的新绿形成奇妙的呼应。
微风拂过,送来庆典广场上的欢笑声。夏澜知道,属于她的重建故事即将翻篇,但这座村庄的新篇章,才刚刚写下第一个字。她最后看了一眼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新村,转身走向那条通往未来的青石板路——那里,有更多等待被书写的故事,和等待被温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