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初霁,玄启城的清晨透出一丝久违的清朗。昨夜那场风波虽已平息,但陆昭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站在议事厅前,望着远处忙碌修复工事的士兵与工匠,眉头紧锁。
“将军。”徐逸缓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刚整理好的名单,“排查仍在继续,但我们也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说。”陆昭没有回头。
“有人自荐,声称能助我们应对当前局势。”徐逸将名单递上,“有谋士、工匠、甚至还有精通机关术的奇人。”
陆昭接过名单,目光扫过几行字,嘴角微微扬起:“看来,我们的风头已经传出去了。”
“他们之中,或许有真心相助之人,但也难保混入别有用心之徒。”徐逸语气谨慎。
“那就让他们自己跳出来。”陆昭转身,眼神坚定,“安排一次会面,我要亲自见一见这些人。”
---
第一拨来访者是一名自称林渊的谋士。他身着青衫,神情淡然,谈吐间却透着一股沉稳的气度。
“在下曾在寒霜国游历多年,对敌方战术有所研究。”林渊开门见山,“影蛇组织擅长隐秘行动,若想彻底剿除,需以智取胜,而非单靠武力。”
“哦?”陆昭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你有何良策?”
“影蛇最怕暴露,但他们也需要情报传递。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设下‘假目标’,诱其现身。”林渊缓缓展开一张地图,“比如,在粮仓周围布下虚线补给路线,再在关键节点埋伏精锐,待其上钩。”
陆昭听完,陷入思索。片刻后,他启动史鉴通灵系统,调取过往战役中类似的战术案例,果然发现此类“诱敌深入”之法屡试不爽。
“好。”他点头,“我会考虑你的建议。但你要明白,我这里不是讲空话的地方,需要的是实效。”
林渊拱手:“在下愿立军令状,若所言不实,甘受军法处置。”
---
第二位来访者是名年轻的工匠,姓赵,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却已名声在外。他带着几张图纸,自信满满地走进议事厅。
“将军,我听说你们最近遭遇了工坊暴乱?”赵匠师一边铺开图纸,一边说道,“这说明现有防御体系存在漏洞,尤其是关键设施缺乏联动预警机制。”
“你说得没错。”陆昭点头,“说下去。”
“我在机关术上有一定造诣,可以设计一套简易的警报装置。”赵匠师指着图纸,“只要有人靠近禁区,便会触发机关,发出声响,提醒守卫。”
“听起来不错。”徐逸插话,“但我们目前资源紧张,不可能大规模部署。”
“不必全面铺设。”赵匠师笑道,“只需在几个重点区域先行试验,一旦见效,便可逐步推广。”
陆昭再次调用系统的军备改良资料库,果然找到类似的设计参考。他当即拍板:“给你三天时间,做出模型。如果可行,立刻投入生产。”
赵匠师眼中闪过一抹喜色,抱拳离去。
---
第三批人则是由一名老兵引荐而来。他们是一群流落边关的江湖豪客,个个身怀绝技,有擅弓箭的、有精于刀法的,甚至还有精通毒术的异人。
“将军,我们虽非正规军,但在暗战中或可一用。”领头者是个满脸胡须的大汉,声音洪亮,“影蛇善于潜伏,而我们,也擅长追踪。”
“你们想加入我的队伍?”陆昭盯着他们,“为何?”
“因为我们在影蛇手上吃过亏。”大汉沉声道,“家人被灭门,兄弟被毒杀。现在,只想找机会报仇。”
陆昭沉默片刻,随即起身走到他们面前:“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但必须通过考验。”
“什么考验?”大汉问。
“三天后,随陈虎出巡,协助侦查可疑人员。”陆昭目光如炬,“若你们能在实战中证明自己,我欢迎你们加入。”
众人齐声应诺。
---
随着这些人才陆续登场,玄启城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谋士献计、工匠革新、异人效力,原本死气沉沉的防御体系开始焕发生机。
陆昭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徐逸。”他低声唤道。
“在。”
“让他们各司其职,尽快发挥作用。”
“是。”徐逸点头,“但我还是担心,他们是否真能胜任。”
“用人不疑。”陆昭淡淡一笑,“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敌人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能否抓住机遇。”
---
夜幕降临,玄启城灯火渐次点亮。议事厅外,一道身影悄然走入阴影中,手中握着一枚刻有奇异纹路的令牌,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陆昭,你以为收拢几个杂鱼就能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