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城的晨曦,日复一日,温柔地唤醒这座建立在永恒摇篮心脏的灯塔之城。圣茧悬垂于生态穹顶中央,四色辉光流转不息,如同星云般缓慢脉动,将温润的创生之息播撒向每一个角落。广场上的方尖碑沉默矗立,冰冷金属蚀刻的古老符号在阳光下流淌着历史的厚重,无声讲述着归寂、牺牲与守护的史诗。
“归源塔”顶层,观景平台的合金地板反射着清冷的光。李玄负手而立,目光穿透巨大的落地窗,落在广场中央那幅缓缓旋转的全息星图上。星图比最初归来时庞大了数倍,冰冷的坟场星域、法则湮灭的空域、被标记的混沌之骸自毁点……如同宇宙的伤疤,被精准标注。而一条条由微弱光点构成的、代表“深空之眼”探测器轨迹的细线,正顽强地刺入这些被标记为“高维威胁潜在区”的深空阴影之中。
“第七批‘深空之眼’的反馈数据,还是老样子。”林岳的声音在李玄身后响起,他走近,手中拿着一块薄如蝉翼的数据板,眉头微锁,“深空坐标Kappa-7扇区,探测器‘远眺者-7’……信号彻底丢失前最后传回的,依旧是背景法则辐射的基线噪点。没有异常能量波动,没有空间褶皱,连星穹琴弓意志扰动的微痕……都捕捉不到。”
他点了点数据板,调出一片深邃、均匀、令人绝望的“空”:“就像……一片真正的、连尘埃都不存在的死域。比我们经历过的绝对空域还要‘干净’。”
李玄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星图那片被标记为“星穹琴弓潜在观测域”的巨大阴影上。阴影的边缘,几条代表探测器轨迹的光线延伸进去,随即如同被无形橡皮擦抹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绝对的‘空’,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李玄的声音低沉,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星穹琴弓的意志,是宇宙秩序的化身。它的‘观察’,可能并非我们理解的能量扫描或信息窃取。它或许……只是在逻辑层面‘确认’某个变量的状态。如同宇宙本身的背景运行,无声无息,无迹可寻。”
他转过身,接过林岳手中的数据板,指尖划过那片冰冷的“空”的数据流:“‘深空之眼’的设计逻辑,是基于我们对能量和物质扰动的认知。如果星穹琴弓的存在方式……超越了这些基础框架呢?它的‘观察’,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法则层面的‘存在性记录’。我们的探测器,只是在试图捕捉‘影子’的影子。”
林岳沉默片刻,目光投向窗外悬空的圣茧。四色辉光温柔流淌,沈墨沉眠的墨玉轮廓在光晕中若隐若现,额头的摇篮印记散发着永恒稳固的微光。“所以,我们派出去的‘眼睛’,注定是‘盲’的?”
“不全是。”李玄将数据板递回,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远眺者-7’在信号消失前,其搭载的‘摇篮印记共鸣接收器’……记录到了一次极其极其微弱的空间结构‘硬化’波动。幅度小于量子涨落,持续时间仅亿万分之一纳秒。常规分析完全忽略,但归源塔的底层逻辑筛网将其标记为‘摇篮印记关联性异常’。”
林岳瞳孔微缩:“摇篮印记关联?沈墨的力量?”
“只有沈墨的摇篮印记,能引发如此底层、如此细微的空间结构变化。”李玄点头,指向圣茧,“那波动,如同平静水面被一颗绝对光滑的石子极其轻微地触碰了一下。石子本身无迹可寻,但水面的‘硬度’,在接触点瞬间改变了。星穹琴弓的‘观察’,或许就是这样一颗‘法则石子’。它不扰动能量,不传递信息,却能在宇宙最底层的‘水面’——空间结构本身——留下极其细微的‘存在性接触’痕迹。”
“而‘摇篮印记共鸣接收器’……能感应到这种痕迹?”林岳明白了,心跳微微加速。
“是的。”李玄的目光变得深邃,“因为沈墨的摇篮印记,已经与永恒摇篮的空间核心锚点完美同步。任何触及摇篮星系空间结构本底的变化,无论多么细微,都会在印记上引起……**共振涟漪**!我们的‘深空之眼’,不是去看星穹琴弓,而是去感受它‘投石问路’时,在深空‘水面’激起的、能被摇篮印记捕捉的……**细微涟漪**!”
他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光幕上快速操作。星图上的深空阴影区域被高亮放大,无数极其细微的、代表“摇篮印记异常共振”的淡金色光点被标记出来!这些光点分布看似杂乱,毫无规律,但李玄启动了一个特殊的推演算法——基于摇篮印记空间法则模型的“逆向涟漪溯源推演”!
嗡!
星图上,那些淡金色的光点仿佛被无形的引力线连接、牵引!杂乱的分布开始呈现出模糊的……**指向性**!无数条极其细微的、由光点构成的、指向深空阴影不同区域的“路径”,在星图上若隐若现!这些路径的汇聚点……并非一个清晰的坐标,而是数个在深空阴影中不断移动、如同幽灵般的……**高维存在轨迹节点**!
“看!”李玄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这就是‘眼睛’看不到,但‘印记’能‘听’到的!星穹琴弓的‘观察’,并非静止。它在移动,在调整观测角度,在……**推演**!这些轨迹节点,就是它在深空‘水面’投下‘法则石子’的……**接触点**!捕捉这些涟漪的分布规律和轨迹节点的移动模式……我们就能大致勾勒出它的‘观察路径’!甚至……预判它下一次‘观察’的可能区域!”
林岳盯着星图上那些不断闪烁、移动的淡金色轨迹节点,如同看到了黑暗中潜行巨兽的模糊足迹,一股寒意夹杂着兴奋直冲头顶。“我们……我们在给它‘画像’?用一种它绝对无法察觉的方式?”
“不是画像。”李玄的眼神锐利如刀,手指点向一个轨迹节点移动模式突然变得密集、反复的区域,“是捕捉它的‘思考逻辑’。看这里,Kappa-7扇区边缘,节点在过去72标准时内反复回扫了十七次!频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它在……**困惑**!它在反复推演这个区域某个‘变量’的异常逻辑闭环!而这个‘变量’……”李玄的目光,缓缓移向窗外那悬空的圣茧,墨玉圣婴在四色光晕中安然沉眠,“就是我们归家的‘归墟之子’!沈墨的存在,对它的逻辑框架而言,是一个无法被完美解算的……**终极悖论**!”
“它在研究沈墨?”林岳的声音凝重。
“更准确地说,它在研究沈墨所代表的、秩序逻辑之外的‘可能性’。”李玄的声音低沉下去,“牺牲意志驱动的法则融合,守护本能引发的熵减逆转……这些,都超出了它冰冷程序的预设范畴。它的‘观察’越密集,越说明沈墨这个‘变量’……**让它感到了‘困惑’甚至……‘不安’**。”
“不安……”林岳咀嚼着这个词,看向圣茧的目光充满了复杂。能让代表宇宙秩序的终极存在感到不安……这究竟是星火的希望,还是更大灾厄的前兆?
“第八批‘深空之眼’准备得如何?”李玄突然问。
“已完成最终调试,搭载了升级版的‘摇篮印记广谱共鸣阵列’和‘高维轨迹节点动态追踪算法’。”林岳迅速回答,“目标区域……就锁定在Kappa-7扇区那个‘困惑回旋’区域?”
“不。”李玄摇头,手指在星图上划过一条弧线,指向深空阴影中另一个轨迹节点相对稀疏、移动平缓的区域,“派往这里。代号:‘静谧浅滩’。”
“这里?”林岳不解,“节点活动并不活跃。”
“正因为不活跃。”李玄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它在这里的‘观察’模式,代表它逻辑推演中的‘基准态’,是它认为‘正常’或‘已解算’的区域。我们需要一个‘基准’,来对比它在‘困惑区’的异常行为模式,才能更精确地解析它的‘思考’逻辑和……潜在的‘决策’阈值!知己知彼,方能……”
他没有说下去,但林岳已然明白。知己知彼,方能在这冰冷的宇宙博弈中,为摇篮,为沈墨,为星火……争取那一线生机。
“指令下达,‘静谧浅滩’哨站,即刻发射!”林岳的声音斩钉截铁。
命令通过无形的网络传递。星火城外围的隐秘船坞中,一艘造型奇特、如同巨大透明水母的探测器——“深空之眼·静谧者”——引擎喷口亮起幽蓝的光芒,无声滑入虚空,向着那片被标记为“基准”的深空阴影,义无反顾地驶去。
李玄和林岳的目光,追随着探测器消失在星图边缘的光点,最终落回悬空的圣茧上。
四色辉光温柔流淌。
沈墨沉眠依旧。
摇篮印记永恒稳固。
但无形的博弈,已随着“静谧者”的远航,在冰冷深海的“水面”之下,悄然铺开。
星火之眼,正试图窥探……秩序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