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结业的热闹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刘昊瞥了眼陌生号码,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带着浓重川音的男声:“请问是刘昊同志吗?我是西蜀省山梁市美山县组织部,想跟您沟通下工作安排……”
“美山县?” 刘昊握着电话的手顿了顿,记忆里搜索不出任何关于这个地名的信息。他匆匆打开桌上的中国地图,目光顺着西蜀省蜿蜒的山脉一路寻找,当指尖最终落在地图西南角那个用小字标注的县名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 美山县地处三省交界,被层层叠叠的山脉包裹,境内只有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与外界相连,县城距离省会足足有八小时车程。
“刘同志?您还在听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疑惑。
“在的!” 刘昊咽了咽口水,视线扫过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只是没想到会这么…… 偏远。” 他想起在党校时夏振邦说过的 “基层锻炼”,原本以为会是个发展中的区县,却不想直接被 “扔” 到了大山深处。
“条件是艰苦了些。” 对方叹了口气,“但咱们县太缺懂发展、有想法的干部了。您在党校的学习成果,还有参与过的项目经验,正是我们急需的。” 对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比起藏区,交通还算方便,至少不用翻雪山……”
挂掉电话,刘昊盯着地图上美山县的位置久久不语。窗外的阳光洒在摊开的地图上,将那片偏远的山区染成暖黄色,可他却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但很快,他的眼神变得坚定 —— 在深山支教都熬过来了,美山县再难,还能难到哪儿去?他掏出手机,给张莹莹发了条消息:“我可能要去更偏远的地方了,但这次,或许能帮到更多人。”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风卷起几片落叶,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新的挑战即将拉开帷幕。
山城初印象:美山县委的清晨
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整整两天,挡风玻璃上糊满了蚊虫尸体。当刘昊终于看见 \"美山县城欢迎您\" 的褪色牌坊时,油表指针已逼近红线。眼前的 \"县城\" 不过是条两车道的主街,两侧是斑驳的二层小楼,晾晒的辣椒串在电线上晃悠,几只土狗在十字路口懒洋洋地打盹。
县委组织部的牌子钉在一栋青砖楼墙上,油漆剥落得只剩 \"组\" 字清晰。李明科部长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衫,早在门口等候,握手时掌心的老茧硌得刘昊生疼。\"路上辛苦了!全县就这一辆公务车派去省上开会了,委屈你自驾过来。\" 他领着刘昊穿过堆着煤球的走廊,办公室里的算盘和老式热水瓶在晨光中泛着年代感。
\"美山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李明科铺开皱巴巴的行政区划图,红笔圈出 36 个乡镇,像撒在群山里的芝麻,\"21 万人口里,18 万是农民。去年全县 Gdp 刚过 12 亿,还不如沿海一个镇。\" 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绿色等高线,\"36 个乡镇里,28 个没通柏油路,11 个村手机没信号。工业?除了个快倒闭的小煤窑,啥都没有。\"
窗户外传来赶场的喧闹,卖仔猪的农户推着板车从楼下经过。刘昊盯着地图上用红笔画的问号 —— 那是标注 \"待开发\" 的区域,几乎覆盖了全县三分之二的山地。\"李部长,您希望我从哪方面入手?\"
李明科递过搪瓷杯,浓茶里飘着茶梗:\"不瞒你说,上面把你派来,是指望你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可咱们这儿要啥没啥,连条像样的陆都没有...\" 他突然顿住,看着刘昊放在桌上的卫星电话,\"小刘啊,你要是有啥难处,尽管说。这地方苦是苦了点,但老百姓实在,盼着能过好日子。\"
窗外的阳光爬上办公桌,照亮了刘昊面前的笔记本。他想起党校结业时夏振邦的叮嘱,指尖在地图上划过美山与万洋已开发项目的距离。茶水蒸腾的热气里,他忽然笑了:\"李部长,没难处。我老家也是山里的,知道怎么和土地打交道。\"
楼下传来拖拉机的轰鸣,李明科望着窗外掠过的尘土,低声说:\"前两年也派来过年轻干部,待了三个月就打报告调走了。小刘,你... 能待多久?\"
刘昊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着在党校记下的基层治理要点。他拿起笔,在空白处画下美山的轮廓:\"等这里的产品能卖到沿海超市时,我就走。\" 阳光穿过他的指缝,在地图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深山里待点燃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