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
太阳升起,秋天的风吹过,十分清爽。
城外有许多枫树红成了一片。
就在大家等着焦急时,七皇子已经接到了他的亲兵队。
他金色的皇冠高束着红发,披着玄色的风衣,里面穿着镶金色的黑亮色的盔甲,胸前是铮亮的护心镜。
这是秦云特意打造的两个之一,还有一套在秦芝林身上。
此时余海涛背着飞天戟骑着高大威猛的汗血宝马,行在队伍的最前列。
略身后是两个一身镶着银白色盔甲的少年,便是秦芝林和龙翼,秦芝林也是用的秦云特制的护心镜。
两人也骑着汗血宝马,紧紧护着余海涛。
后面的枫叶林中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黑亮亮褐色的新军护卫。
装备都是新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溜的精装强悍之兵,一面金色的“余”字大龙旗在风中翻卷着。
秦云看着那身材极捧,高大威严的余海涛,仿佛是天边走来的战神一般,全身熠熠闪光。
“这便是我的英雄么?”
秦云喃喃自语,这时的张府台也来了,县令跟随其后,龙翼高声叫道:
“七皇子殿下驾到!”
街两边的皂隶手中一溜儿都握有青旗,此时,但听得“哗啦啦”的旗响。
两列甲士“唰”地将长枪顿在青石板上。
七皇子,玄色披风被秋风掀起个角,露出腰间悬着的墨玉麒麟佩,风尘仆仆,这便是皇家贵胄的天然威慑。
张府台早已撩着官袍下摆快步上前,乌纱帽的双翅晃动着,他率众官跪拜大礼:
“臣文昌府知府张洛水,率辖下官员恭迎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也跟着跪下。
“千岁千岁千千岁!”
陶瑞高声道:“下官翰林院侍读陶瑞恭迎殿下,殿下平定西北境,此乃社稷之幸,百姓之幸,早就盼着殿下凯旋归来!”
七皇子手一扬:“大家辛苦了,都起吧!”
陶瑞和张知府起身,一左一右让开大道,身后的闻县令连忙跟上,手中捧着的锦盒里盛着楚地特产的墨色砚台。
他说话有点激动:“臣,文昌府县令闻佐一,恭贺殿下凯旋……这是楚砚,望殿下不要嫌弃!”
余海涛看了下龙傲,龙傲上前接过楚砚,淡淡的道:“闻县令有心了!”
然后大声道:“本宫路过文昌府地,打扰诸位久候,甚是不安,大家不必如此约束!”
“殿下客气了,七殿下能来我文昌府,让我处蓬荜生辉,殿下,请入城!”
此时百姓们大多在小声议论,争相争看皇子风采,熙熙攘攘的人群,余海涛看到秦云和穆子衡与贺夫子待一起。
骑马入三人处,朝贺庶吉士拱一拱手:“贺夫子请了。”
龙行便请三人进来同行。
众人侧目,这三人乍得殿下青睐,三人上了三匹马跟在皇子马旁。
秦芝林得意洋洋冲秦云眨眼,秦云含着笑容看了他一眼:“堂兄这回威风了,想来伯父十分欣慰!”
“那是,办了三天席,七殿下也赴了宴的!”
“得瑟!”
秦云低语一句,对贺夫子道。“老师,这马可好!”
“老夫也不是弱不禁风的,当年学文时也学过骑马的。”
“那就好!”
秦云从未见贺夫子骑过马,这样说,便安心了。
大家进了城。
张府台朝七皇子恭身行礼:
“臣已在府衙备下薄宴,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是拙荆布置做的吃食,还请殿下赏脸。”
“这个不太好吧,我这多将士,要不,还是驿站?”
秦云低声道:“殿下,张府台心意恳切,且将士们一路奔波,这府台有钱,大约有不少好东西吃,不如依了张府台?”
余海涛微微颔首,目光看向秦云,见她笑盈盈,心中动了动,勾了勾唇角,对张府台道:
“既如此,便叨扰张府台了。”
接着吩咐道:“我的亲兵卫人不少,如此便劳知府费心了。不要太铺张便好。”
张府台闻言愣了下,连忙应道:“殿下体恤将士,臣省得!臣这就命人去安排!”
说着便侧身引路,闻县令得张府台的眼色,遂叫些人准备食材,送于知府府邸。
入城内时,经过些客栈酒楼时,便有香包,鲜花,诗赋冲天砸来,场面十分喧闹。
几个人在马上免不得收了不少鲜花,花绢,秦云连连躲避,穆子衡笑成了一朵花,左手右手抓满了小姑娘们,小百姓送的礼物。
余海涛保持着淡淡的笑容,大队伍跟着张府台朝他府地而去。
张府台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叮嘱属官:“都打起精神来,莫要失了我文昌府的体面!”
亲兵卫们肃穆整齐的跟着七皇子,脚步声沉稳有力,顺着城里的街道蔓延开去,十分壮观盛大。
“这便是我的英雄!”
秦云望着前面挺直身材的余海涛,心中随着百姓的欢呼声,也隐隐有些激动。
今天这万众瞩目的人儿,是她的余海涛,她心属的皇子,那么,她还纠结什么?
心只在一瞬间的摇曳中,又想开去。
那只是他的辉煌,并不是我的,这里又想怠惰了。
从来凡尘中的舒适不过是过眼云烟,哪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别人来安排的。
仿佛一切虚幻消失,秦云只在片刻的迷失中又找回了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
“就算是余海涛这个皇子也不是自由的,他受制于皇室,受制于天道,甚至还会受制于某种规则。但我不是。”
张府台早令人将文昌府校场收拾好了,闻县令派府衙兵丁引导亲兵按队伍有序入住。
龙翼和常家保,龚初十三个副指挥指挥着亲兵们守着这些皇子亲兵队。
闻县令又协调城内商户,共二十家粮铺、肉铺,备足糙米、麦饼与腌肉。!
在校场西侧支起三十口大铁锅,雇百名厨役分五组轮值,一组熬煮杂粮粥,一组蒸麦饼,一组炖煮肉菜,确保亲兵随到随食。
在饮食区旁开设了饮水点,方便亲兵取用。
而随七皇子入府的有五十名贴身亲信,知府在府内安排了五桌与右侧厅招待。
而右侧厅是当地的官衙也摆了三桌。
正厅是七皇子,秦芝林,张府台,陶瑞,贺夫子,卜知州,袁通判,秦云,穆子衡。
龙傲,龙行立在皇子身后。
客厅里穿梭着府内丫鬟,她们很快将菜肴送上桌子。
几位大人都用茶漱了口。
“开宴!!!”
“七殿下请!!!”
“众位大人请!!!”